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024 篇文章
故事
白班,大约上午11点左右,车组接到命令单:某城中村,主诉刀伤。
我上车后立即拨打电话询问对方情况,接电话的是患者老婆,她焦急地说:“我老公切菜的时候,菜刀从案板上掉落下去,正好落在他的脚背上,现在脚背正在喷血!”
我一听顿时觉得不妙,足背正中正好有一条足背动脉,被切断后是会像对方描述的那样喷血的,而且这种动脉出血,如果不立即止血,两三分钟可能就会致命。
于是我立即对患者老婆说:“你赶紧找一块干净的毛巾,用力压住伤口!”
患者老婆回答:“好的!”
救护车10多分钟赶到现场,看到患者老婆到楼下来接车,手里拎着一个装着鲜血的塑料袋,袋里的鲜血估计有大几百毫升,我顿时感觉不妙,催促护士和担架员动作快一些。
等我们走近一些,患者老婆便举高塑料袋问我:“医生,这是我接的血,我老公的,看看还能不能给他回输?”
护士小李抢先回答:“那得看你老公有没有脚气喽!”
我心里忐忑不安,看着塑料袋里的鲜血,知道患者失血不少,但心想也未必会致命,因为我在电话里教过患者老婆止血方法,猜想患者应该不会有大碍,所以听了护士的调侃,也没有刻意责怪她。
可是,当我们来到患者家里时,只见到患者倒在厨房门口,躺在血泊之中,已然没有了呼吸。
随后的抢救,因为患者失血太多,所以没有丝毫的效果,只能在走完30分钟的流程后宣布死亡。
我的心里非常沮丧,问患者老婆:“我不是在电话里叫你用毛巾压住伤口了吗?怎么还会出那么多血?”
患者老婆回答:“医生,我压了,但是他喊疼!”
我顿时觉得无语,要么疼,要么死,竟然有人选择了后者…
故事讲完了,我们回顾一下“紧急呼叫120”栏目前面所讲的内容:
急救的基本套路是“六问三不”,即突发伤病时,不管现场是什么情况,都问自己六个问题,提醒自己三个不要做。
六个问题分别是
1.有没有安全问题?
2.气道是否通畅?
3.有没有活动性出血?
4.病情是否危重?
5.体位是否合适?
6.要不要拨打120?
六个问题的口诀是“氨气出,病体灵”,“氨”是安全,“气”是气道,“出”是出血,“病”是病情,“体”是体位,“灵”是120。
六问分别是
1. 不要过多处理。
2. 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3. 不要随意喂食喂药。
感兴趣的可以在公众号搜索“紧急呼叫120”查看详情。上一期“急救老司机,一招分高低”我们讲了气道问题,本期我们讲六问的第三条“活动性出血”。
出血我们都知道,但什么是活动性出血呢?
急救培训的时候,有学员曾经回答:“活动性出血就是活动的时候会出血,不动的时候就不出血!”
是这样的吗?答案肯定不是!
假如我们的手巴掌被刀划伤,伤口的出血会不会一直流呢?通常情况是不会的,但凡不是很深的伤口,而且凝血功能正常,伤口会很快停止流血。但如果是动脉被割伤,如同故事里讲的那种喷血的伤口,如果不采取止血措施,伤口不会自己止住出血,而是会流血直到病人死亡为止!
后面这种,就是活动性出血!
那么如何止血呢?想要知道如何止血,先得知道伤口为什么会出血。
如图所示,伤口出血和水管漏水是同样原理,出血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血管有破口,二是血管内的压力高于血管外,而且压力差越大,出血越猛!这就是为什么静脉出血是滴的,动脉出血是喷的原因。
知道了血管流血的原因,那么该如何止血呢?
答案也是两个:一是将血管破口缝起来,二是使血管外的压力高于血管内。前者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说在现场做不了,那么只能做后者了,也就是改变血管内外的压力差,具体原理,大家看下面的动图就会明白。
总之,只要记住一条:想办法使血管外的压力高于血管内,血就能止住!
办法可以是用手压,用手指掐,用绷带扎,用脚踩,用屁股坐…,当然后面这些方法不太文明,不推荐常规使用。
最实用的方法是用手压,哪里出血压哪里,压迫直到血停止,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不会止血了!
压迫止血通常能止住百分之七八十的出血,但如果仍不能止血,可能就得使用止血带了。关于止血带的使用方法,请在大医小护公众号搜索“伤口出血怎么办?送你止血三绝招!”查看详情。
外伤病人最大的死因是出血,同时绝大多数出血都能在现场成功止血,而且止血的知识和方法也并不复杂。
然而,现实中想要救人,仅仅懂得急救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克服恐惧心理。
开篇所讲的这个真实的案例,每当想起来我便会心里隐隐作痛,然而我们又能责怪谁呢?真正遇到喷血的伤口,现场刺鼻的血腥味和血淋淋的场面,胆小者顿时晕死在现场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教人止血如果绕开了克服恐惧心理是不切实际的。
那么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多听一些真实案例,明白失血的严重后果,多看一些血腥的图片和视频也是有必要的,例如下面这三幅图。
作者:昆明医科大学内科学在读博士
周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