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辽海大地的人们自古以来就为中国航海文化书写了灿烂的篇章,留下了丰富的航海遗迹与遗物。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重器,就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
今天的“大海就在那”探展日志,让我们走进『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展厅,品读辽宁省博物馆带来的航海文物,追寻辽海地区的遥远帆影。
新石器时代·有段石锛
辽宁大连小珠山遗址出土
新石器时代
长8、宽3.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 藏
早期,人们只能使用葫芦、筏子等原始工具渡水。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木材加工技术的进步和火的使用,古人具备了以木材制作舟船的技术条件。
用来剖凿木头的有段石锛就是造船的重要工具之一。
小珠山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是典型的北方史前时代贝丘遗址,遗址中就出土了适用于深挖作业的有段石锛。
金·达摩渡海镜
金(1115-1234)
直径17.7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 藏
佛教传入中国有陆路和海路两种途径。这面达摩渡海镜刻画的就是南朝时佛教禅宗鼻祖达摩渡海传经的故事,是宋金时期颇为流行的一种人物故事镜。
铜镜为八出葵花边形,圆钮。镜背饰海水纹间以波浪纹,镜钮右侧刻画一位身披袈裟、手持笠帽的僧人,即为达摩。钮左侧的海水中浮有一神兽,上方一缕祥云冉冉腾起,祥云中托有一庙宇式建筑。
明·《两仪玄览图》复制件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
纵200、通宽44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 藏
明末清初,大批耶稣会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华传教,他们以科学技术与各类“西洋奇器”为传教的敲门砖,将天文历法、数理、火炮制造、医学理论等西方近代科学介绍给中国,掀起一股“西学东渐”的潮流。
地理与地图测绘就是随西人东来而传入中国的西学之一。其中,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多幅世界地图首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全貌,而《两仪玄览图》是他最后一次绘制、也是最大和最详备的世界地图。
《两仪玄览图》原件为李应试(字宝禄)摹绘利玛窦的原作而刻印的世界地图。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年)于明永乐年间来华传教,在华二十八年,与徐光启、李之藻等士大夫交游,介绍学习西方科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
《两仪玄览图》以西式等积圆锥形投影法、经纬绘图法绘制,集西方天文、地理学之精华,将地圆学说、西方经纬度体系、世界五大洲介绍给中国,传播了欧洲地理大发现后的新知识。
清·洋金壳怀表
辽宁喀左县清代官僚丹巴多尔济墓出土
清(1644-1912)
直径5.9、高7.5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 藏
西洋传教士将自鸣钟、望远镜、天体仪等西洋精巧仪器带入中国,开阔了时人的视野。其中,自鸣钟受到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的喜爱,很快在中国流行开来,其技术也为国内工匠学习和吸收。
这件洋金壳怀表1967年出土于辽宁喀左县南公营子乡清代官僚丹巴多尔济墓中,为金属制、圆形表,表背饰西洋画珐琅母子图,画面外装饰卷草纹,周缘镶嵌珠宝。怀表做工精致,纹饰艳丽细腻,可能出自法国。
到清朝前期,中国的北京及东南沿海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仿制西洋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钟表行业。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及广州等地均有相当数量的手工作坊,出现了苏钟、广钟等融入中国本土特色的仿制钟表,部分“御造钟”和“广造钟”的精品已完全达到与欧洲钟表相当的水平。
六朝时期的礼佛圣地
郑和下西洋的“大本营”
下一期探展日志
一同品读南京市博物总馆精品文物
探寻六朝古都与航海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