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产品认证的八种模式,你知道吗?

封崇崇
高级工程师,山东省科技专家,国家注册审核员、服务认证审查员。
收藏

产品认证制度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随着时代的变迁,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用于产品安全、质量、环保等特性评价、监督和管理的有效手段。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的《认证的原则与实践》一书,将国际上通用的认证模式归纳为八种。

国际上通用的认证模式为八种,具体可归纳为下表:

第一种认证模式——型式试验。按规定的方法对产品的样品进行试验,以证明样品是否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全部要求;

第二种认证模式——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这是一种带有监督措施的认证制度,监督的方法是从市场上购买样品或从批发商、零售商的仓库中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证明认证产品的质量持续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第三种认证模式——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这种认证制度与第二种相类似,这是监督的方式有所不同,不是从市场上抽样,而是从生产厂发货前的产品中随机抽样进行检验;

第四种认证模式——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督(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这种认证制度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的综合;

第五种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工厂质量体系评定+认证后监督(质量体系复查+工厂和/或市场抽样),此种认证制度的显著特点是在批准认证的条件中增加了对产品生产厂质量体系的检查评定,在批准认证后的监督措施中也增加了对生产厂质量体系的复查;

第六种认证模式——工厂质量体系评定+认证后的质量体系复查,这种认证制度是对生产厂按所要求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品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评定,常称为质量体系认证;

第七种认证模式——批量检验。根据规定的抽样方案,对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据此对该批产品是否符合认证标准要求进行判断;

第八种认证模式——100%检验。对每个产品在出厂前都要依据标准经认可独立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检验检测。检验检测一直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科研等活动。随着生产和交易活动对商品质量控制的需要,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的检验检测活动日益增多。到了工业革命后期,检验检测技术及仪器设备已经高度集成和复杂,逐渐产生了专业从事测试、校准、检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行业也得到蓬勃发展。随着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专门向社会提供产品安全测试、货物鉴定等质量服务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比如1894年成立的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在贸易交往和市场监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认证。1903年,英国开始依据英国工程标准协会(BSI)制定的标准,对经检验合格的铁轨产品实施认证并加注“风筝”标识,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产品认证制度。到了20世纪30年代,欧美日等工业国家都相继建立了本国的认证认可制度,特别是针对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特定产品,纷纷推行强制性认证制度。

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发展,为避免重复认证,便利贸易,客观上需要各国对认证活动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则程序,以此为基础实现认证结果的相互承认。到了20世纪70年代,欧美各国除了在本国范围内推行认证制度,开始进行国与国之间认证制度的互认,进而发展到以区域标准和法规为依据的区域认证制度。最典型的区域认证制度是欧盟的CENELEC(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电工产品认证,随后发展的欧盟CE指令。

随着国际贸易日益全球化,建立世界范围内普遍通行的认证制度成为大势所趋。到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在多种产品上实施以国际标准和规则为依据的国际认证制度,比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建立的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制度(IECEE)。此后逐渐由产品认证领域扩展到管理体系、人员认证等认证领域,比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动建立的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依此标准开展的认证活动。

认可。随着检验检测、认证等合格评定活动的开展,各类从事检验检测、认证活动的合格评定机构纷纷出现,并且良莠不齐,使得用户无从选择,甚至有些机构还损害了相关方利益,引发了要求政府规范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行为的呼声。为了保证认证、检验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公正性,认可活动应运而生。1947年,第一个国家认可机构——澳大利亚NATA成立,首先对实验室进行认可。到了20世纪8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本国认可机构。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新兴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认可机构。

认证制度随着起源和发展,逐渐从产品认证发展到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认证、人员认证等;认可制度随着起源和发展,逐渐从实验室认可发展到认证机构认可、检验机构认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