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成熟、海外航线贯通
唐宋以降
中国的航海事业发展蓬勃
与海外的沟通交流日趋繁盛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展览的“海史掠影”板块
重读中国航海的光辉历史
今日主角 —— 佛朗机炮
赏·火器风采
■ 佛朗机炮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的第三单元展示有一尊明代佛朗机炮,铁铸,整体呈长管状,约150厘米,炮管为素面,炮口厚唇呈倒圆锥状,口径约4厘米,后膛为圆角方形,带炮耳用于固定与调整角度。
这是欧洲16-18世纪最为流行的火器之一,当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将其大量运用到海上航行御敌和殖民地扩张中。明中后期,随着葡萄牙人来华,佛朗机开始被引进。
析·优良机能
一般而言,佛朗机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母铳与子铳。子铳通常有四至五个,可以轮流装放。母铳炮管为铁质,长颈,铳腹稍大,上有开口用以安装子铳,主要用于舰船,一般放置在船舷两侧,根据船型不同每侧安置多门。为防止炸膛及湿气、盐分等对炮管的损坏,母铳外用一层木头包裹,并用铁箍三至四通。佛朗机的炮耳支在炮架上,可以上下左右灵活旋转炮身。
后膛装火炮结构示意图
(引自《中国科学技术史》)
作为当时极为先进的火器,佛朗机独特的结构优势大大提升了威力:采用子母铳结构,子铳相当于盛弹丸和火药的匣子,可以轮番换装,提高单位时间发射次数;母铳的“巨腹”和厚管壁,以及子铳对火药爆炸的承压力,双重保障了火炮发射安全;准星、照门等瞄准装置及可调整仰射角的炮耳,便于瞄准射击,提高命中率;长铳身长使得弹丸受火药作用时间长,弹丸初速大,射程长直有力。
佛朗机(引自《纪效新书》)
探·发展流变
明嘉靖年间倭寇猖獗,日本武士、商人、浪人以及中国海盗在东南沿海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给沿海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先后平定浙江、福建、广东倭寇,倭患始平。当时明军作战使用的武器之一就是佛朗机。
由于佛朗机对內膛的技术要求低、工艺简便、不易炸膛,明嘉靖二年(1523年)开始仿制佛朗机。明嘉靖三年至嘉靖十五年(1524-1536年),明朝仅分发给陕西三边的仿制铜佛朗机就达到2500门。辽阳等地出土了许多明嘉靖年间制造的佛朗机;明长城出土的各型佛朗机数量也很大。这都表明,到明朝末期,佛朗机已成为明军的主要火器,广泛用于海防和边防前线。
明代“佛朗机炮” 首都博物馆馆藏
海防方面,俞大猷非常重视佛朗机在海防防卫和对敌作战中的作用,坚持“大铳胜小铳、多铳胜寡铳”的原则。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柘林之战中俞大猷提议改进河船,并将主要武器升级为两门大佛朗机;他认为要迅速彻底解决海寇问题必须大造福船、雇募精兵还要以佛朗机为主要武器。俞大猷如此看重佛朗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朗机已经开始成为边防防御和军队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
俞大猷雕像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的兵书《纪效新书》对佛朗机的技术特点和佛朗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明朝嘉靖二年佛郎机仿制以来,在西方传入的佛朗机技术基础上,经过吸收、推广和改进,制成了多种种类及型号的佛朗机,如大佛朗机和“铅锡铳”的小佛朗机等,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又将手把铜铳、碗口铳改制为小佛朗机。
戚继光像
佛朗机示意图
汤若望口述、焦勖整理的《火攻契要》有相当篇幅提及了佛朗机的新制造技术,还指出了明军在制造和使用火器上的问题,对于制造火器的原料材质、过程、制作尺寸、子母铳配套大小甚至对佛朗机的特殊战术都有详细的说明,据此调整后的佛朗机性能大幅精进。
汤若望像
到了明熹宗天启(162l—1627)年间,随着欧式前膛装红夷大炮流入中国,明代火器技术进入新阶段。自康熙以后,新式佛朗机逐渐以“子母炮”名称出现,并一直延用到清末。
参考文献 |
1、戚继光:《纪效新书》,清刻本
2、杨泓:《古代兵器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3、于元:《古代火器》,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
4、尹晓东:《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5、王兆春:《中国火器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
6、金其桢:《元明抗倭史话》,黄山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