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特展细品 | 大海就在那,代表东方古文明的紫砂壶就在这!

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官方账号,一起去航海!
收藏

海上丝绸之路帆影幢幢

因其快捷性与安全性

逐渐赶超陆上丝绸之路

一时千帆竞渡、商旅不绝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展览的“海贸物语”板块

重走畅达繁盛的海上丝绸之路

今日主角 —— 清代紫砂壶

赏·壶光砂色

■ 清代紫砂壶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沉船出水的所有紫砂茶壶都具有传统古朴典雅的器型美。此次展出的两件紫砂壶为出水器物,征集自海南藏家手中,其中一件稍大,口径8.9厘米、底径9.2厘米、高15.6厘米。另一件略小,口径6.3厘米、底径6.8厘米、高8.4厘米,属于“孟臣壶”之类,壶身均光素无纹,器底钤印“荆溪美中”款。两件紫砂壶和“泰兴”号出水的紫砂壶类同,推测应为清代制品。

紫砂壶伴随沏泡散茶而生。明代以后,功夫茶在闽南文化圈内十分流行,“功夫茶四宝”(孟臣壶、若琛瓯、潮汕炉、玉书罛)随之出现。所谓“孟臣壶”,就是梨形或扁圆形的紫砂壶,因陶人“惠孟臣”而得名,以小为尚,适合一、二人以至四人冲泡功夫茶。随着闽粤人经商或移民东南亚,功夫茶和孟臣壶亦在彼邦盛行开来,此情从清道光年间的几艘沉船中可窥一斑。

析·从泥到壶的蜕变

从紫砂泥料到最终蜕变为精致的茶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泥料处理——首先精选紫砂矿土,经过纯手工打磨成泥,此时的紫砂泥颗粒丰富、分布致密、可塑性强,利于细薄泥条泥片的竖立拍打。手工打制的紫砂泥胎体气孔多、热导性降低、透气性增强,更适合冲泡茶叶。

打制泥条泥片——经过手工捶打的泥料,层层叠加,再手工捶打为2.5毫米左右厚度的泥条泥片,如千百泥层的延伸。这道工序是影响壶胎体及壶身造型的关键因素。

打身筒——用木拍均匀有力地拍打泥条,使得上下两端因压缩而增厚,细小的泥粒泛出表面,形成有机断面结构,为壶体表面包浆的形成打下基础。

蓖身筒——拍打完成的壶身用“篦子”(一种利用竹子内部的弧度经加工后以符合壶身的仰合工具)对壶身进行均匀挤压,使壶身胎体致密度提高,形体均整。

明针工——以水牛角制成的薄片是为明针。用它来压光坯体,是整个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又称为“了坯”。

以上只是整个紫砂壶制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紫砂工艺核心在于坯体颗粒构成改变,加之紫砂泥天然特性,经高温烧成后断面呈海绵状的气孔,这也就是紫砂壶能够泡茶不变味,比其他材质更适合冲泡茶叶的原因。

紫砂壶出现以后,随着文人雅士对茶事活动氛围的重视,紫砂壶造型越来越多样化,诗词、书画、印鉴、篆刻等逐渐成为紫砂壶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陶工们精益求精,不断打磨制壶工艺。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形成了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紫砂工艺。

探·紫砂壶贸易

中国与东南亚之间,宋元以来即有贸易往来,明清尤盛。自明末清初以来,宜兴紫砂壶外销东南亚;清中叶以后,紫砂壶的东南亚销量随着华人移居当地而大幅上升。随着东西方航路的开辟,东南亚成为中国与欧洲贸易之间的桥梁,外销茶壶连同茶叶经由东南亚远销欧洲各国。据荷兰东印度公司记载:“1679年,由漳浦运抵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有七箱朱泥茶壶;1680年,约1635件茶壶(宜兴产品)运抵阿姆斯特丹。”万里重洋,不少船只往往就在惊涛骇浪中沉没海底。已知的“万历”号、冬古湾沉船、“头顿”号沉船、“哥德马尔森”号、“泰兴”号、“迪沙如”号和“小白礁1号”等沉船,都载有宜兴紫砂壶及茶叶等商货,由此可见宜兴紫砂的外销盛况。

清乾隆紫砂壶 “哥德马尔森”号沉船出水

紫砂壶 “小白礁1号”出水

道光二年(1822年)沉没的“泰兴”号出水了数百件宜兴紫砂壶,除一些大壶之外,多为圆形或梨形小壶,壶底刻划孟臣(或邵元祥、旭茂、思亭、清德堂等)署款或连同诗句。

紫砂壶 “泰兴”号出水

另一艘道光年间沉没的“迪沙如”号货船上,也装有一千多件紫砂壶,它们被放置在不同大小的宜兴陶缸内,特征类同“泰兴”号,以光素扁圆或梨形壶居多,底铭或钤印或刻划,皆属于“孟臣壶”之类。据推测,这些茶壶应该是为了供应印尼岛上闽粤华侨日常饮用功夫茶的器具。在当地,这些茶壶在某些阶层中很受欢迎,也反映了华人在东南亚的饮茶文化。

紫砂壶 “迪沙如”号出水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的外销紫砂器,一度成为欧洲陶瓷业的“启蒙老师”,促成了欧洲瓷器的创制。

闽南紫砂壶底部的各种“孟臣”款

“宜兴紫砂器”不仅代表着东方的古文明,也为欧洲陶瓷史谱写了精彩的篇章!

参考文献 |

1、黎淑仪:《宜兴紫砂之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东南文化》2009年第02期

2、史俊棠:《紫砂研究(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