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一直为临床治疗和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给药方式,药物会通过静脉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起效快,避免了口服吸收不完全的问题,剂量相对准确,也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在药物作用迅速的同时,一旦发生输液反应、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往往也是十分严重和紧急,甚至还会危及生命。输液过程中,除了要确保药物浓度稳定外,也应控制好滴速。通常情况下,成年人静脉输液速度一般为40~60滴/分,但最佳滴速应该由医护人员根据用药者的年龄、疾病状态和药物性质来决定。滴速过快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若抢救不及时可能会致命。由此看来,合理控制滴速不容小觑。
那我们就来好好扒一扒关于滴速的那些事:
▲需要缓慢静滴的药物
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需要缓慢静脉滴注的药物主要有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有机硝酸酯类(滴注过快易致血压下降)、部分抗菌药物、含钾的制剂等。而且,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和心肾功能较差的患者滴速也必须缓慢,否则会因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而使心脏负担过重,甚至导致心力衰竭。
|| ||
▲需要快速静滴的药物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半衰期短,为了达到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通常要在1h内滴完,而且,青霉素的水溶液不太稳定,快速滴完也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甘露醇在用于降低颅压时要快速静滴,通常在30min内滴完,否则不能达到降颅压的效果;
吉西他滨应该在30分钟内快速静滴,延长滴注时间会增加药物毒性;腹泻、呕吐、出血、烧伤等引起人体严重脱水而出现休克者,静脉滴注的速度要快。如有必要甚至可在手、足同时静脉滴注(多通道输液),以尽快增加血容量,促使病情好转;阿托品等抗胆碱药在用于治疗有机磷酸酯农药中毒时,为了迅速发挥作用,尽快实现阿托品化,需要加快滴速。
在实际静脉药物输注的过程中,有些药物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滴速不能太慢或太快。例如抗心律失常药、肝素、钾、血管活性物质等药物,当速度太慢时,患者不但不能获得有效的药物浓度或液体的量,还可能导致输液针管被血凝块堵塞,而速度过快也有很大危险。静脉输液速度的控制除了与药物性质有关外,还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特殊人群和特殊疾病状态的患者调节合适的给药速度,另外,对于患者及家属的用药教育也非常重要,不能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应该做好温馨提示。
参考文献
[1] 朱萍, 蒋正立, 赖海丹. 药物静脉滴速的合理控制[J]. 海峡药学, 2011, 23(009):174-176.
[2] 许艳. 合理控制不同药物的静脉滴速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36).
(河北省儿童医院 贾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