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蒙古气旋影响,沙尘天气周末“返场”!最远将影响鄂豫皖。沙尘暴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御?你得知道这些>>>
撰文/记者 韩继波 陈炫之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3月27日下午开始,源自蒙古国中部区域的沙尘主体开始进入我国境内,内蒙古大部、山西北部及河北北部将率先受到波及,空气质量以重至严重污染为主。
▎受蒙古气旋影响,沙尘天气“返场”
受蒙古气旋影响,本次沙尘天气将“返场”。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青海西北部、内蒙古、宁夏、甘肃中东部、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及辽宁西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其中,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南部、河北北部、北京北部、辽宁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有强沙尘暴。
期间,内蒙古、华北北部、山东半岛、辽宁西部和半岛等地将有4~6级风,阵风风力可达7~9级。
▲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来源:中央气象台)
▎沙尘污染移动偏慢,数值需据临近卫星遥感结果判断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结果,26日8时至27日8时,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宁夏、陕西西北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局地有沙尘暴。
▲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来源:中央气象台)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报,27日白天起,我国内蒙古中东部、宁夏、陕西、山西、京津冀、辽宁及部分地区预计将陆续受到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的沙尘过程传输影响,沙尘气团过境城市可能出现重度或以上污染。
28日,在西北弱高压系统的继续助推下,沙尘污染团将继续东移南下,影响我国汾渭平原、华北中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
29日至30日,在持续弱偏北风及华中地区降水过程的综合影响下,本次沙尘污染过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逐渐趋于结束。
相较本月近期强沙尘天气,本次沙尘污染过程由于后部助推高压系统偏弱,移动速度可能偏慢,起沙量和过境污染物浓度值尚需根据临近卫星遥感结果进行判断。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结果证实,可通过颗粒物中钙离子浓度判断沙尘影响。以北京市为例,本月中旬的高强度沙尘天气过境时,颗粒物浓度增加30倍以上;同期,颗粒物中的钙离子(Ca2+)浓度是非沙尘影响时段的30倍左右,与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的一致性较好。
▎最远止于鄂豫皖,强度较3月18日尘尘略弱
预计本次沙尘主体将经我国东北地区出境,华北地区滞留沙尘受持续弱偏北风作用,继续南下影响山东及河南大部地区。受长江中下游29日区域大范围降水阻隔,本次沙尘传输过程预计最远将止于湖北北部、安徽及江苏中部一带。
与3月18日结束的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相比,此次沙尘天气过程强度略弱,沙尘暴影响位置偏东,强沙尘暴范围偏小,扬沙或浮尘向南传输范围略小。
北京市于27日夜间至28日凌晨开始受到沙尘过境影响,空气质量以严重污染为主;29日沙尘主体过境后,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但是,此次过程影响范围内,也会出现肉眼可见的黄沙天气,公众仍需做好防风、防沙尘措施,最好宅在家里安心度过周末。
▎沙尘暴不仅刺激上呼吸道,还传播某些疾病
在这样的天气中,如果你不做好防护措施,吸入大量的沙尘,将会对健康造成危害。那么具体沙尘暴的危害有哪些?
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医师程洋指出,沙尘暴主要有以下七大危害:
危害一
沙尘暴除大风外,混杂有大量颗粒物,可以沉积在人体的各个器官。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与其粒径和形态有关:组成雾霾的颗粒物以PM2.5为主(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PM2.5能够直接进入、附着在气管、支气管,甚至直达肺泡,诱发感染、炎症或者免疫反应,甚至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尘肺等疾病的发生。而沙尘暴颗粒物要大一些,一般直径在PM10以上。PM10吸入后,沉积在上呼吸道,同时通过纤毛运动,随着咳嗽、打喷嚏排出体外,这些颗粒物会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破坏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引起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事实上,沙尘暴也有PM2.5,因此会对上、下呼吸道产生双重打击。另外,沙尘颗粒物沉积在皮肤上,使皮肤腺和汗腺阻塞,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皮疹;颗粒物进入眼部,引起眼部异物感、流泪,甚至发展为结膜炎等眼部疾患。
危害二
沙尘暴混杂有大量花粉等过敏原,从远方传至本地,有些在本地不曾有过敏史的人,沙尘天气时可能会出现许多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危害三
沙尘暴还混杂有大量细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随沙尘进入机体可导致相应部位感染。如进入上呼吸道可以导致细菌或病毒性鼻炎、咽喉炎,进入下呼吸道则可以导致支气管炎、肺炎,进入胃肠道、眼睛分别可以导致胃肠炎、结膜炎等,同时感染会引发原有慢性疾病的加重。因此,沙尘暴被认为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曾经有报道,受沙尘暴影响,一地市民感染“链球菌”数量激增。
危害四
紫外线有消菌杀菌作用,沙尘暴会影响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使致病菌随空气进行传播。同时,紫外线波长在290~315nm范围内,可促使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能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所以,经常发生沙尘暴的地区,会导致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上升。
危害五
吸附在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机物,具有很强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危害六
也有研究报道认为,沙尘暴天气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频发,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危害七
沙尘暴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当沙尘暴出现时,空气及沙尘的冲撞摩擦噪音,会使人们心理产生不适感;特别是大风音频过低,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感到头痛、恶心、烦躁。其次,沙尘暴来袭时能见度较低,光线阴暗,使人产生压抑感、恐惧感。
▎防护沙尘暴需在家闭好门窗,出门戴防护口罩
1.沙尘天气发生时,居民应尽量留在室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①及时关闭好门窗,必要时可以用胶条密封住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
②采用湿墩布拖地、湿抹布擦拭等湿式清理灰尘的方法,保持室内清洁干净,避免室内尘土的再悬浮。
③可使用加湿器、洒水等方法保持空气湿度适宜。
④有条件的室内开启空气净化器。
2.如若需要外出,应注意个人防护
①佩戴口罩,减少风沙对呼吸道造成损伤。沙尘天气会同时存在浮尘、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宜佩戴N95及以上防护口罩。
②可佩戴防风的眼镜,避免风沙对眼睛造成损伤,如若风沙进入眼睛切忌用手搓揉,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眼药水,如仍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③佩戴帽子、纱巾等防尘用具,用纱巾包围头部,避免风沙对皮肤、头发、耳朵等造成损伤。
④外出回来应立即洗手、洗脸,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有条件的应该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此外,沙尘天气时,空气干燥,易出现唇裂、鼻子、咽喉干痒等情况,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湿润,缓解咽喉的不适症状。
▎沙尘暴只能预防,不可能消失
那么,沙尘暴未来有可能通过人为治理,彻底消失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只要满足沙源、大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这三个基础条件,沙尘天气便会出现。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常干旱少雨,这三个条件比其他季节更易满足,也因此最常出现沙尘天气。
沙尘暴不可能消失的原因在于:
一来,大风和大气层结状态不稳定,是大气运动的正常现象,不能以人力消灭。
二来,作为沙源地的沙漠同样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以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科学治沙为要义。治沙并不是“消灭”沙漠,而是治理人为造成的沙化土地。三个条件都不能消除,根除沙尘暴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此外,沙尘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环境和人来说有利有弊,以现在的科学认知,总体看是弊大于利。弊主要是沙尘污染空气、伤害人和动物健康;沙尘暴狂风和低能见度易造成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毁等气象灾害和次生衍生灾害。有研究者认为,沙尘也有诸如缓解酸雨、有助海洋生物生长等益处,这些观点是有道理的,只是利的量级远远低于弊,或不在同一个时间尺度上。
还应该认识到,防沙治沙和植树造林确实能减少和缓解沙尘暴天气,但幻想消灭沙尘暴这种自然现象,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相反,正确认识沙尘天气发生的规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减少损失,打“有准备之仗”,才是我们面对沙尘的正确态度。
(部分内容综合自光明日报、新华社、光明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科普、中国天气网、天津科普说等)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