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辛世民: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广东科技报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系列报道

★建党100周年·党员科技工作者风采

深圳有这么一个科普人,他叫辛世民,他是中共党员,是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的发起人,还是深圳市梦想家科普教育中心主任,科目朗玛博物学院的创办者。1月25日,广东省全国科普工作先进表彰大会暨第十四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广东科学馆举行。辛世民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深圳科普“新冠科普知识”系列宣传片荣获第十四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二等奖。

▲辛世民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甘当科普工作的“拓荒牛”

在2014年,辛世民就开始从事科普教育方面的工作了,时至今日已有6年时光,可以说科普这个词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深地扎根于心底。

科普,就是科学普及,很多人误认为科学普及是科协或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其实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有涉及科普,只是没有太过于在意而已。

“你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做科普?”很多认识辛世民的人都问过他这句话。但是很少人知道,在从事科普教育工作之初,他就已经是深圳五星义工了。深圳义工服务时间超过500小时的才可以评为五星级义工,拥有一套印有自己姓名的义工马甲。

在深圳这样一个工作生活都是快节奏的城市里,一个青年创业者能挤出那么多的义工服务时长成为五星义工,这是一件很让人钦佩的事情。

让辛世民全身心投入科普教育行业的最初动力,主要还是为了目前刚刚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贝贝。相信每个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都十分重视,亲子家庭参与科普活动则是非常有效的儿童启蒙教育。辛世民陪伴孩子参加过几次亲子教育活动之后,就想到“我为什么不能自己组织大家,通过科普活动来启蒙孩子呢?”

于是,在2017年辛世民成立深圳市梦想家科普教育中心(简称:深圳科普),甘当科普工作的“拓荒牛”。

他成为一名专职科普老师,为深圳的亲子家庭开启了深圳科普行之旅。

辛世民还专门为科普行活动树立了两句口号:“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深圳科普行,没你真不行!”寓意就是科普教育需要大家一起来参与,才能调动社会活力,让科普人人受益。

▲辛世民在进行科普讲解。

勇当科普工作的“孺子牛”

科普教育,可以说是新时代下新型综合教育领域。

某个夏天的夜晚,位于福田区上步中路1003号深圳科学馆7楼,灯火通明,照如白昼。几个年轻人怀揣对科普教育的热爱和美好的憧憬,从各行各业中走出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最忙的时候,上午写活动策划,下午开会研究实施方案,项目小组在凌晨还在忙碌着,第二天现场组织活动。

深圳科普从只有不到十个人的小团队,发展到如今近50人的专业科普创业机构。从当初拾遗补阙的小角色,成为深圳市及周边地区科普教育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从业人士中最重要的交流、学习、研究平台。由最初的每周组织举办两次科普行教育活动,发展到现在包含深圳科普行、科普进社区/校园/企业(科普三进)、深圳科普网、深圳科普摄影大赛、科普嘉年华、科普小讲师和博物学院等科普教育平台项目。

辛世民是深圳科普行、科普小讲师、博物学院等系列科普活动的首创人之一。

深圳科普还连续举两年办深港澳人工智能大赛、深港澳大学生创客大赛和深圳市科普摄影大赛等赛事活动。

深圳科普行活动,以实地参访、讲座、论坛、分享会等多种形式构成,还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嘉年华等活动,为市民普及科学生活知识。

科普小讲师旨在搭建青少年锻炼和成长的平台,通过博物学院系列课程及活动,锻炼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以及科学逻辑思维能力。

科普小讲师影响了数以千计的儿童,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科普兴趣,更增强了孩子们的自我表达能力。

现今已有500多名儿童成为正式“科普小讲师”,为市民讲解科普教育基地的展品和内容。

打造科目朗玛博物学院,课程包含天文气象、地理地质、海洋科学、地球家园、户外运动等等,对标小学科学课,延伸场景式实践学习,将小学科学课搬到大自然,去真实地观察、记录、实验、研讨、探究……

三年间,深圳科普以鲜明的科普教育理念,独特的授课风格,赢得了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的肯定和高度赞扬,使得深圳数万市民从中受益。

愿当科普工作的“老黄牛”

要做好全民素质教育科学普及工作,不是靠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可以达成的。

2019年初,辛世民开始发起号召深圳市各个科普教育基地或企业,成立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简称:深科教联合会)。

深科教联合会致力成为深港澳大湾区科普教育产业策源地,实现科普产业化,打造深港澳大湾区科普服务平台。

逐渐成为科普工作“老黄牛”的辛世民,在2020年,通过深科教联合会开始联合全国多家科普教育、科普基地、科普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科普联盟。希望通过有效的联盟机制, 汇聚高端科普研学资源,整合精品科普研学课程,培育专业科普研学导师,搭建科普研学共建共享服务平台。

科学普及,任重道远,之前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

学习交流促提升,党建引领共发展。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学文化,是全社会特别是科技界的历史使命。

将中国科普联盟全域科普专家的智力资源赋能科普产业发展做出有益尝试和引领示范,立志于打造成全球科普典范和科普产业高地。

正如辛世民那句深圳科普口号所言:“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本报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孙雪峰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评论
科普6131785b
庶吉士级
阅读
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