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经络,相信不少国人都比较熟悉,毕竟无论是中医,还是小说里的武术,都喜欢提这个神奇的东西。不过经络是否存在一直是个争议。尤其是在现代医学里,经过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基本上很少有人认为经络是存在的。
不过,也有不少中医人员对此表示不认可,因此一直以来,也有对经络的解剖学研究。最近,一篇发表在《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上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内容,在该研究中,作者通过荧光显示的办法,观察到了胳膊上的一条非血管的传输线,引发了不少人的兴趣。
在此,我们不探讨这根线是否就是中医上经络,我们只是做一些对论文的解读:
这里先用一句话来总结以上论文:本研究发现了臂上一条可以传递荧光染料的通道,该通道和血管通道不重叠。但是该通道是否全身存在,通道传输的参数,以及是否具有生理意义,本研究未涉及。
具体请阅看下文:
首先,支持用科学手段研究该内容
任何研究都有一个出发点,这项研究的出发点是:
针灸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尽管绝大多数的研究已经证实针灸的解剖学基础是肌间/肌内筋膜或较低的电阻抗相关(inter/intramuscular fascia or lower electrical impedance)。过去一些动物学研究发现通过染料在穴位刺激可以产生沿着经络的线性迁移( linear migrations ),因此作者将该项研究在人体中进行了尝试。
第一:实验部位选择:容易观察的胳膊
第二:实验用试剂选择
由于是皮下显示,而示踪策略常见的有同位素示踪法(isotopic tracer technique)以及光成像的方法。本实验选择的是光成像中的荧光法。
这种方法好处是:检测方法简单,不像同位素那样需要更高级的仪器设备,且相对安全。
第三:实验结果
下图是荧光随着时间在胳膊上的路径
可以看到荧光本身的迁徙。
且迁徙过程中呈现了荧光动态变化。
第四:结论
作者发现荧光染料的确可以沿着一条通道进行迁移,且该通道并不和血管重叠。
到此为止,论文结束了。
可以看到,这是采用现代方法进行的实验和观察。
1,荧光注射
2,荧光观察
3,和血管不重叠。
似乎作者发现了一条新的传递通道
(不要认为现代医学已经走到了尽头,那样太无知了,单细胞测序的近些年来研究进展了解一下?哪怕是很多人认为很均一的结构,目前也发现分为很多种细胞组成)
其次,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但是,到此为止!
为何,因为接下来很多人的过度解读会让本研究蒙羞。
第一,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1,实验样本不足
这一点有人已经论证了
2,作者自己提到了不足
可能很多人没看论文就出来了,事实上人家作者自己也提到了研究不足。
a,局限在心包通道(pericardium channel)和健康人群
因此这种现象可能在其他身体部位或者医学情形下无法复现。
may not be replicated at other body sites or other clinical scenarios.
b,迁徙的参数没有
细心看的同学会发现,似乎这个文章缺乏了一些重要参数。
研究迁移,首先是看到迁移,但是接下来,迁移的一些重要参数呢?
迁徙速度如何?是快速迁移还是缓慢迁移?
迁移深度/广度如何?到底涉及到多大范围?
迁移相关参数,比如迁移是否和含水量,手臂高度,血压等有关。
再次,反对过度解读
本研究未发现生理意义或临床意义
Finally, the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dye pathway and the associated low-electrical impedance points was not explored in this study. Much remains unknown about the physiological or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discovered network.
这句话是作者的原话,就是没发现其生理意义或临床意义,估计作者也担心有人来过度解读。
然而,很多人,连论文都没看,就又开始高呼老祖宗神奇了。
给人一种,每次科学努力哼哧哼哧的爬上了一座山,却发现一些神棍已经站在了山顶。
人体解剖学的确是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尤其是近些年来发现, 即便是我们传统认为是单一的结构,其实内部也包含许多组分,这也是近些年来单细胞测序研究的贡献。
所以面对传统医药,很多人喜欢直接肯定或否定,甚至拿出毫不相干的逻辑去论证,其实很不合理。
真正的做法是,研究,让事实说话,这才是科学的道理。
事实上,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对于传统医学的发掘的确发现了一些内容,比如之前被认为是可以镇痛的冰片,研究发现,的确可以激活人体的冷受体TRPM8。
研究人员发现冰片能够直接激活外周感觉神经元上的一个叫TRPM8的蛋白。TRPM8是一类细胞膜离子通道,之前被认为是生物体能够感受“冷”的关键蛋白分子,因此又被称为“冷受体”,TRPM8的激活会导致部分外周神经元的兴奋和神经信号的传导。
其他像研究植物药物的也有不少类似的成果。这是我非常认可的一种做法,就是用现代科学来研究传统医药,而非贸然的否定或肯定。
最后,不认可的一些理论
1,研究者背景——科学不是宗教
看到有人以研究者单位来直接否认本文,这是我非常不认可的逻辑。科学的研究从来都不是完全看背景的。
否则的话,那还做什么研究,直接按照排资论辈就认定科学结果了,直接变成科学教了。
这也是为何我十分讨厌“如果打败不了他的观点,那就打败他的人”这种理论。
科学讲究的是事实说话,哪怕是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只要他按照科学的方法做科学的研究,那就是科学的。
反过来,如果一个学术泰斗采用非科学的方法做研究(比如ps?),那即便是他声誉显赫,也一样是非科学的。
科学是一种方法,不唯权威,不唯论文,只唯事实研究。所以近些年来,上到诺奖得主,下到普通研究人员,撤稿的不少。
2,过度解读
这是最让我恼火的一个事情,就是有些人总是想搞个大新闻,语不惊人死不休。
3,提前防etc
a,科学不论背景,科学家有背景。
b,发论文讲背景不等于发论文只看背景
c,科学验证中医药不等于支持或者反对中医药
d,科学验证的不只是中医药,还包括西医药也在做。
e,期刊分区不代表论文价值,但是并不代表期刊分区不重要,以及期刊分区还要看小领域。
想了想,大概是防二极管吧。
另外,本研究其实有很多地方未来可以进行研究
1,增加研究样本
比如招募更大的研究群体,性别组,年龄组,甚至族群
2,扩大研究范围
这次研究的是臂,是否可以扩大到其他部位?
3,生理意义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毕竟研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应用上,这些通道,平时是用来传输什么物质的?这些物质有什么作用?是否可以传输其他物质?目前的注射策略是否可以更好地改进?
4,用荧光示踪和同位素示踪是否有区别?
其实要是按照我比较熟悉的生物信息学,我非得抽一下那个通道里的液体,然后去做个代谢组和蛋白组,看看里面究竟是啥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