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黑科技护佑 万尾中华鲟放流“归家”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1.4亿年前的地球正处于白垩纪,那是属于恐龙称霸的时代。如今,恐龙只能以化石的形式存在于博物馆中,但还有一个曾与它为邻的物种,穿越了时间的长河,顽强地生存到了现在。它就是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

4月10日上午,位于宜昌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人头攒动。共计一万尾,总重量超过一万千克的“子二代”中华鲟在这里被放归长江。

伴随着主持人倒计时的结束和围观群众的欢呼声,现场三个中华鲟放流池的阀门同步打开,大大小小的中华鲟们像坐滑梯一样投入了长江的怀抱。

上演“少小离家老大回” “活化石”面临生存危机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等价值。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受过度捕捞、水质污染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华鲟自然种群规模持续衰退,1988年中华鲟被中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这一见证了地球沧海桑田的“活化石”物种,正面临着空前绝后的生存危机。

“在野外,中华鲟产卵一次能达到几十万颗,但由于种种原因,能存活下来的大约只有1%。”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介绍,因此,人工增殖放流就成了阻止中华鲟这一物种坠入深渊的重要措施。

中华鲟是海河洄游性鱼类,在江里出生,于海中长大。每年春夏之交,成熟的中华鲟寻找到长江口,然后逆流而上,洄游至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孵化的鱼苗会沿着父辈的足迹漂流入海。多年以后,这些成年的中华鲟又会“寻根”上游,繁衍后代,完成生命的循环,可谓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神奇的是,在耗时两年的洄游过程期间,中华鲟滴食不进,全靠消耗自身营养储备维持畅游长江的体力,并供给自己的性腺发育成熟。中华鲟为何会选择这样忍饥挨饿,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

“中、青、幼”结合 累计放流超504万尾

此次中华鲟放流延续了“中、青、幼”相结合的科学放流策略。姜伟表示,这有助于丰富野生中华鲟年龄梯队、提升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调整自然条件下中华鲟性别比例失调等。本次放流包含了2009年至2020年间的5个年龄段,重量从0.1公斤到60公斤不等的“子二代”中华鲟1万尾,放流总体规格在2020年的基础上再创新高,为促进中华鲟自然种群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自1984年首次放流中华鲟以来,这是三峡集团至今已连续实施的第64次中华鲟放流活动,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504万尾,其中放流“子二代”中华鲟4万余尾,为补充中华鲟种群资源、实现中华鲟可持续繁衍生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专业的工作人员,这次活动也邀请了当地的中小学生来到现场亲身体验中华鲟放流。来自湖北宜昌市宝塔河小学的李方晖说:“今天我和伙伴们亲手把中华鲟送回长江,我既激动又紧张。中华鲟是一种很顽强的动物,有上亿年的历史,可是现在它的数量却很少了。我希望大家都能保护长江,不往江里扔垃圾,保护中华鲟的家园,让中华鲟们平安、健康地成长。”

活动临近尾声,江面上不时有刚刚“获得自由”的中华鲟探出水面,仿佛是在向岸上放归它们的人们离别致意。

戴上卫星标记等“身份证” 黑科技保驾护航

作为长江的旗舰物种,中华鲟的存续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长江的水生态环境状况。中华鲟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摸清中华鲟海洋生活规律,对于中华鲟自然种群的保护及恢复至关重要。由于中华鲟海洋分布分散,范围广阔,其海洋生活史研究一直是专业研究的难点。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将中华鲟顺利放流只是开始,如何为它们漫长的旅程保驾护航呢?这里就要有各种“黑科技”登场亮相了。本次放流的中华鲟当中,有来自2009年和2011年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各8尾,它们不仅佩戴了常规的“身份证”——声呐标、PIT标和T型标,还首次成批量地打上了卫星标记,其体长均超过1.5米,重量均超过50公斤,年龄均在10岁以上,都是接近性成熟的雄性个体。卫星标记可以连续系统地记录中华鲟海洋生活环境及近海活动方位,为科研人员进一步揭示中华鲟海洋生境及其适应性提供可靠数据,从而开启中华鲟野外全生命周期的调查与研究,为合理评估中华鲟自然繁殖下降、科学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寻求路径。

“将中华鲟的海洋生活史研究作为中华鲟自然种群保护的突破口之一,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中华鲟神秘的海洋分布范围,了解中华鲟的全生命周期,对指导野生资源保护和种群复壮具有重要的意义。”姜伟说,“近两年,科研人员在DNA分子标记筛选和验证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使我们只需要获取洄游中华鲟身体上的少量组织如一小片鳍条,便可将测序后的结果与数据库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为我们放流的中华鲟。这是伴随中华鲟终生的遗传身份证,为科研人员评估长期放流效果留存了必要的遗传样本资源。”

经过30多年人工繁育与技术攻关,三峡集团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中华鲟人工种群梯队,开展了包括亲鱼培育、催产繁殖、梯队建设等全生命周期保护研究,掌握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等技术。在姜伟看来,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实现尤为关键,“这意味着即使野外的中华鲟完全消失,我们也可以通过人工繁殖的手段保证这一物种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