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血压通常在120/80以下,当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即为高血压。
||||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增高的趋势。高血压的危害有许多,常会引起心脏、血管、脑、肾等器官器质性改变导致全身性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已经明确和高血压存在因果关系[1]。因此一旦发现,应当积极治疗。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药物治疗在高血压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降压药物被广泛应用,且种类繁多。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应用哪种降压药呢?这就要求医生、药师结合患者病情、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来选择,高血压患者也应关注自身情况,及时向医生和药师反映,帮助他们选择,以达到个体化治疗、合理用药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降压药物按作用机制分为五类。不同的作用机制导致不同的不良反应。我们可以根据药物名字来分清药物类别,警惕不同类降压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钙通道阻滞剂(通用名:xxx地平)
常见的药物有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
这一类药物阻止了钙离子进入细胞,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阻力,达到降压效果。但由于其使血管扩张,因此容易 出现面色潮红、肢端水肿、心悸的情况[2]。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偶见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
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用名:xx沙坦)
常见药物有氯沙坦钾片(科索亚)、缬沙坦胶囊(代文)、奥美沙坦酯片(奥坦)、厄贝沙坦片(安博维)、替米沙坦片(美卡素)、阿利沙坦酯(信立坦)。
这一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很低且轻微,偶见皮疹、血钾上升等,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有心悸、眩晕、咳嗽、低血压等。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用名:xx普利)
常见药物有依那普利(依苏)、培哚普利(雅施达)、贝那普利(洛汀新、信达怡)、福辛普利(蒙诺)。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但同时该类药物还抑制了缓激肽的降解,未降解的缓激肽易引起刺激性干咳,是这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3]。其他不良反应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似,偶见瘙痒、皮疹、脱发、低血压等情况。
四、β受体阻滞剂(通用名:xx洛尔)
常见药物有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博苏、康忻)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上的β受体,降低交感神经活性,起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由于抑制了交感神经活性,还会引起心率减慢,服用时患者应注意心率的变化,心动过缓的高血压患者禁止使用。β受体不只存在于血管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也有分布,会引起支气管收缩,因此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不能使用,否则极可能引起疾病发作。
五、利尿剂
临床中主要应用氢氯噻嗪进行降压,很少单独使用,常与其他种类降压药物制成复合制剂联合应用,如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复代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海捷亚)、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安博诺)。
氢氯噻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水、电解质紊乱,容易出现低血钾的情况,长期低血钾可能出现碱中毒、肌肉痉挛、异位心律等改变,一定要警惕。同时氢氯噻嗪还容易引起尿酸升高、血糖升高,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要注意定期进行生化检查,了解自身变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
通过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我们完全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作为医生、药师,应当全面了解降压药物的禁忌症、适应症,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差异化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加强患者指导。作为患者,应当清楚自己服用的是哪种药物,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及时和医生、药师沟通,不要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合理用药,才能更好地守护健康。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 24(01): 第24-56页.
[2]. 曹莉, 高血压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合理应用效果分析. 北方药学, 2018. 15(08): 第157页.
[3]. 陆建方, 谭建华与邹永强, 常用三类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 14(05): 第401-4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