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
『 海博荐书』栏目
围绕
“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
推出『 特展荐书』专题
用阅读的方式,体验特展中的航海历史之美
01
中外海上交往史中的那些人和事
海道漫漫,舟楫致远。中外海上交往历史绵延千年。其中,位于南海之滨、珠江河口的广州是中外海上交往史卷中的重要坐标。
广州海事的重要史迹:南海神庙
广州,古称番禺,秦时属南海郡治,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其海上贸易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明清时期远及欧美。作为影响深远的千年大港,广州以贸易为基础,拓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为中外接触的据点、东西汇流的通道,被誉为“中华大地得风气之先的‘南风窗’”。
清代广州黄埔港的航道与船只
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于2018年出版的《广州海事录:从市舶时代到洋舶时代》是在“以人为本”的视野下对广州海事历史与文化做细做深的研究力作。该书以“海事”为主题,贯穿“海事即人事”的研究理念,收录了与广州古代海事相关的研究论文22篇。时间跨度从唐宋至明清,探讨在世界历史格局发展和跨文化贸易的视野下,广州口岸从中古到近代的海事变迁,揭示了数千年海外交往历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
十三行商馆(水彩画)
全书紧扣广州海上交往史上的“人”之要素,通过对散失史料的考证“还原”与碎片信息的深度“修复”,使那些长期隐没在历史宏大叙事背后的涉海人物一一出场。全书收录的研究论文涉及包括昆仑奴、广舶海商、蕃坊人家、蕃长、和香人、解犀人、译人、波斯僧、舶牙、贡使、洋商、行商等在内的涉海人群,展示了一幅由官、商、民等不同身份人士所组成的千年广州海事图卷。
广州蕃坊遗址:怀圣寺光塔
作者由“人”及“事”,聚焦“市舶时代”广州因为海外贸易催生的新生事物,包括新官制“市舶使”、新族群“昆仑奴”、新社区“蕃坊”、新舶货“琉璃瓶”以及新行业、新礼仪等,也分析“洋舶时代”与西洋贸易息息相关的洋人商馆、行商花园、海幢寺等口岸建筑空间,阐述了基于海上交往“人”的流动对于城市结构和社会变迁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昆仑奴画像
更重要的是,作者尤为关注涉海人群的生活形态与伦理价值。比如《古代海舶的生活形态》一文通过引用唐宋笔记、佛书典籍、典章制度等史料,从舶人分工、海粮储备、淡水供应、海难救护、疾病防治、祈仪式、舶上通讯和娱乐休闲等方面,探讨了古代海船生活空间中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海洋史学界所忽视的内容,却是切实体现海事史中人事本质的重要议题。蔡鸿生先生还说过“海事即人事,人事就要考察人心。”例如,广舶海商对垂危病者的临终关怀,粤东旧俗以养子代替亲生儿子出海,作者对广舶海商的伦理价值展开了探讨。再如,在现存关于十三行的商业性史料之外,作者通过对极具个人书写特征的资料——行商潘有度写下的竹枝词《西洋杂咏》组诗进行解读,对当时处于中西交汇前沿行商的西洋观念展开探究,从而引领读者走进古代海上人的内心世界。
十三行行商画像
《广州海事录:从市舶时代到洋舶时代》行文精炼,新意迭出,方法论上也有极高的示范作用,是蔡鸿生先生在海洋史和广州口岸史研究领域数十年研究心得的集中呈现,极大地推动相关领域研究。在“以人为本”的理念贯通下,跨越千年的海上交往显得更为真切。以广州为核心的东西汇流不仅停留于抽象的概念、夺目的珍宝,许多尘封在散佚史料中的涉海人物得以复苏、活化,一些遥远模糊的中外交往场景变得清晰可见。中外文化的磨合相融悄然改变着城市肌理,历史上的“海丝之城”从概念具化为一篇篇耐人寻味的故事……
02
作者简介
蔡鸿生 教授
蔡鸿生(1933-2021),广东澄海外砂人,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是中外关系史和宗教文化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其成果累累,蜚声学界;已刊论著多围绕唐代粟特、突厥文化,俄罗斯馆与中俄关系、广州与海洋文明等。对于口岸史、中外海上交往史研究,蔡鸿生教授始终强调“应当是经济史和文化史的综合研究。既不能见物不见人,更不能见‘器’(物质文化)不见‘道’(精神文化)”。在他看来,无论人口、物资流动,还是风俗传播、文化交融,都离不开人的活动,海洋史中脱离了对人的研究,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