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专注鱼类保护 心系河湖鱼水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他曾九进青藏高原,通过对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高原环境变化适应性关系的研究,创新性地论证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发展历史,西藏、新疆、青海、四川以及滇西北各地都留下过他野外科研的足迹与汗水;他长期致力于鱼类分类学和生态学的鱼类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从实验室到野外科研,他始终专注于鱼类保护,心系河湖雨水。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

曹文宣自小就和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父亲酷爱园艺,曹家的后花园就是曹文宣和小动物们近距离接触的基地,小兔、松鼠、金鱼等都是他幼时的玩伴。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童年经历,他对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大学期间,曹文宣遇到了影响了他一生的老师——我国著名动物学家、教育学家刘承钊教授。刘承钊提倡学生要到野外去观察和采集生物标本。正是大学的这段求学经历,让曹文宣养成了严谨研究的习惯。他曾经说过,他的野外工作态度和习惯完全是受到刘承钊先生的影响。

以山为被,以地为床,这对于野外考察来说是常态,怀着对知识的无限痴迷和热爱,曹文宣的大多数时间都在野外考察。由于长时间从事野外研究,他患上了血吸虫病,时常感到头昏眼花,浑身乏力。虽然戴着深色墨镜,但长期在高原工作并需要在水边采集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标本,紫外线的强烈辐射让曹文宣的眼睛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然而曹文宣对科研的热情并没有因此减少。

作为科研工作者,他曾这样分享自己从事野外科研工作的感受:搞野外生态确实比较辛苦,但要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结合生产生活,解决有利于我国民生的一些问题,做一些实在的工作,这就离不开野外生态的科研工作。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到野外去接触实际,这样才能有灵感,不能光是在实验室去看别人的文章,这样没有办法创新。

曹文宣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水,作为中国鱼类学会的前理事长,多年来,他一直为“不会说话”的鱼儿奔走呼吁,他说鱼儿也是需要保护的动物。

从青年时期到满头白发,曹文宣院士仍在为鱼儿风雨奔波,只为了保护鱼类,保护我们国家的河湖鱼水。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