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世界气象日——海洋与气候的复杂关系”活动线上直播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今年气象日的主题为“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由科普中国、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新华科普举办的“世界气象日——海洋与气候的复杂关系”活动进行了线上直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成里京在线带网友探索海洋与气候的奥秘。

由于海洋对温室气体的响应,海洋正在加速变暖。对于海洋变暖的影响,成里京表示,首先,海洋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这对低洼地区会造成严重影响;其次,海洋变暖会带来更多极端天气,如更强的台风;海洋变暖还会造成海洋热浪等高温天气,对海洋生物带来影响,也会冲击海洋养殖业和渔业。

为了降低海洋变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成里京介绍了两种途径,一是减排,另一个是适应。“现在很多工业、生活依赖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会由于使用而越来越少,清洁能源包括光能、风能等则会用得越来越多,就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排放减少就会直接控制温度上升。”成里京说,适应就是准备好面对未来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用更精准的模型去预报好天气、气候及与之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并做好防护措施,如修建堤坝、重视填海问题、保护和种植红树林等。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下“热词”,对于海洋对碳中和的贡献,成里京表示海洋范围广且吸收了人类排放出的大约30%的二氧化碳,如果没有海洋,这些二氧化碳储存在大气中会加剧地表的升温,这是海洋对全球变暖的缓冲作用。但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洋中会造成海洋的酸化现象,这是全球变暖对海水性质的影响之一。其次,海里的众多植物、微生物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其作用也不容小觑。

对于气候模型能否准确反映出过去的气候变化并对未来做出合理预估方面,成里京表示,气候模型是我们理解自然界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现在的气候模型其实是能够比较合理地模拟出过去一百多年的气候变化,因为其实现在气候变化的驱动力是比较清楚的。”成里京解释,当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是过去百余年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模型考虑了温室气体以及其余因素后模拟出的过去和未来的气候变化是相对可靠的。

此外,成里京还就海洋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海洋温度变化趋势、如何测量海洋温度、海洋变暖原因、如何保护海洋等方面对公众进行了科普,活动受到广泛关注。

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联合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