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技嘉两次不真诚的道歉,背后是什么?

琥珀消研社
扎根新消费,探索新商业,研究消费者、观察产业链。
收藏

文/琥珀消研社

作者/白露

气死了!

是个中国人,都想骂娘!

短短两句话,意思写得这么露骨,台湾制造最棒,中国大陆制造就是LOW,台湾和中国一样是一个国家。

真的,能把这文案写出来的人,说没有20年的文字功底,我都不信,两句话竟然表达出了三层意思,把话都说死了,说绝了,技嘉就是死台独,一点可以狡辩的空间都没有。

今天我们说说为什么最近台企和外资企业一样放完屁就道歉,不停瞎蹦跶。

技嘉在官网说技嘉“坚持台湾制造,质量严格控管。不同于其他品牌,选择低成本、降低质量的方式请中国代工制造。”

这种做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阵子新疆棉事件,以及特斯拉对中国消费者的傲慢。外资企业这么搞,明显就是有阴谋。但是,究竟是什么给了技嘉这样的台商勇气去站队,抹黑中国制造。共青团点名批评,技嘉火速在微博上发布中国特供版道歉。

做主机板起家的企业,就该好好做产品。强调自己的技术好,不是应该有一千种、一千万种用数据和事实来证明自己好的方式吗?用这一种,说谎、跪舔、拉踩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方式,就是存心来恶心人。

道歉的时候知道瞬间变脸,说自己90%的产能都在中国了?让你一个“一线设计、三线性能”,价格虚高,售后拉胯的“电池鼓包嘉”,吃了二十年的中国饭,是让你来当卧底,把中国的好心当拉踩筹码的吗?还把台湾当国家,碗都不想要了?

“琥珀消研社”觉得能写出这样文案的人是坐井观天久了,真心觉得,技嘉NO1,尽就说些蛙言蛙语。华硕还知道,自己合作的日本主播发表了反华言论,几个小时就宣布和他解约,并发文道歉,靠谁吃饭还是要搞搞清楚。

用过技嘉笔记本的用户,对技嘉的印象压根就不好。正好,京东也下架了技嘉,从今以后技嘉就彻底的从我的采购名单里划掉,早就想喷喷垃圾技嘉了。

首先啊,技嘉不光是名气不行,服务态度还差,和联想、华硕、宏碁这些的售后根本没法比,拒保更是常有的事儿。别人是品牌硬敢拒保,技嘉是要修的太多,只能硬拒,全球拒保嘉不是浪得虚名。

其次呢,台湾业内人士都说,他们的组装线二十年都没有动过,设计得再好有什么用,装都装不好,更没有什么品质可言。风评差到不行。还搞些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真以为自己是台积电啊,技术优势有一大截吗?

IMG_256

技嘉负责人在被采访的时候也是说技嘉注重稳定性,适合给求稳的小白装机用,言外之意不就是,不懂行的人装一装低端电脑用技嘉没有问题,因为没什么技术要求,不复杂才能耐造,复杂一点的就直接烧,毕竟这么多年技嘉就是靠给全国各地入门级用户倾销低端产品来稳着这个牌子的。

从技嘉放的屁里,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台企思想就已经被浸透,也掌握了说谎和拉踩技巧。技嘉虽然道歉,但是一个有30多年历史的企业,能把有强烈态度的说明挂上官网,绝不可能是简单的管理问题。技嘉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拉出来站了队,迫切地想要拉拢一部分人。这也是因为,技嘉这种小丑企业技术下滑得不要太多,只能心急站队,能拉一波人头就拉一波人头,如跳梁小丑。

“琥珀消研社”其实从这里还看到了一个恐怖事实,就是无论中国做得多好,提供多少优质资源和市场,这种吃中国饭砸中国碗的现象只会越来越多。

因为台湾有部分同胞对东西方文明制度的认识有偏差。他们从骨子里就崇尚西方文明,他们不知道这种依仗武力架构起来的话语权背后是各种血腥和阴谋。就比如说以中国文化来讲,绝不会通过贬低另一种制度来凸显自己的优秀,反而是博采众长,互利共赢,不停的提高自己然后再求同存异,但是欧美国家就会通过打压、限制来抑制其他国家的发展。

但是,他们讨好了那边,又舍不得丢掉这边的。这向钱下跪的道歉速度实在是快,滑跪满分,但是技嘉这道歉说明也不过过脑子。写得清清楚楚,台独言论满分作文,还能因为管理不善挂上官网?是全公司上下没有识字的人吗?在微博上道两次欠有什么用,你家只有微博账号吗?官网上还只在中国地区上线这样的道歉信。给你机会让你连夜绣国旗都还绣不好,装样子还装不像,谁会买你的账。

按技嘉这套说辞,我也可以免费给技嘉洗白一波。我都亲眼看到了,是技嘉管理不善,这其实是华硕写的文案,然后让微星连夜盗了号,这种分裂言论和技嘉没有关系。技嘉都给人民币真诚道歉了,还连续道歉两次,这种诚意还不能接受吗?技嘉B站的简介上都写得清清楚楚,全体中国员工,坚决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看好了,我都说明白了是全体中国员工,我也没说台湾员工不是中国员工,你是不识字吗,还不满意吗?

这波免费洗白技嘉也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靠实力争取来得。之前技嘉顶多算是吊车尾公司。不放这个屁,好多人都不知道技嘉是啥。现在也不枉费我给大家解释,只要大家都知道了,你的确是,技不如人,勇气可嘉,一切都好说。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琥珀消研社

ID:hupoxys,新消费新媒体

扎根新消费,探索新商业,研究消费者、观察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