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博物馆日带你走进北京水生野生动物博物馆

京水野救护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治、驯养、繁殖及科普宣传教育
收藏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为了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将每年的5月18日设为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所以,今天就让我带您走进北京水野生生动物博物馆,领略一下展品的特色,分享它们带给我的思考。

在接触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之前,在我眼里,水生动物不就是鱼呀虾呀什么的,经常吃,还用得着保护吗?当我真正融入到工作环境后,没有想到水生动物物种这么丰富,每一个物种都有一个鲜活而凄凉的故事,也让我体会到了保护工作的艰难,理解了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义。

水生野生动物博物馆的展馆面积并不算大,具有培训、实验、展示等几大功能。分上下两层,上层主要是电化教室和实验室,搞活动时为学生上课和做实验。下层主要是展示厅,分活体和标本两个部分,另外还有个罚没品展厅。标本展示的都是水生动物,有400多个种类,在全国水生动物专门展馆中,品种算是比较多的,有些类群可能在全国也是最全的。

展馆正门|作者拍摄

一进大厅,对面墙上是北京地区土著鱼类卡布灯箱,周围是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重点介绍北京地方保护鱼类相关知识。二楼平台上2个硕大的小须鲸和骨架标本映入眼帘。这是我们馆里最大的标本了,活体时体重超过5吨。是十年前在浙江沿岸搁浅死亡的,拉到我们中心制作成了剥制标本和骨骼标本。标本的制作工艺堪称完美。

小须鲸|作者拍摄

珊瑚和贝类主要产自南海,只有到沿海城市才能看得到。我们专门设了一个珊瑚贝类展厅,展示的海洋贝类近400种,就是到盛产贝类的海南省也不见得能一次看到这么多种。贝类的形态千姿百态,有的非常奇特。绝大多数螺类都有个螺旋的塔,有的塔高而尖,有的扁圆。有的螺体表面光滑圆润,有的布满棘突骨刺。唐冠螺厚重的壳长可达30厘米,重达几公斤,外形像唐朝僧人的帽子,因此得名。万宝螺卵圆形的壳体呈紫褐色,翻卷的厚厚唇边泛着橙红色的光泽,被赋予招财进宝的寓意,而成为一些人居家的摆件。有一个螺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看到它很容易让人想起"小螺号"这首歌。古代战场上用作冲锋的号角,寺院和庙宇的僧道用此作为布道昭示的法器。它还是珊瑚礁的守护神,是专吃珊瑚虫的海星的克星。它就是法螺,螺体高有30多厘米。早年间将民间传说拍成了动画片《海螺姑娘》,讲的是仙女变的海螺姑娘和捕鱼穷小伙的爱情故事。唐冠螺和法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鹦鹉螺,它看着像螺,其实是头足类,和鱿鱼、乌贼是近亲。据说它的先祖比现在的大好些,在5亿年前是海洋霸主,故有活化石之称。最奇特的是它的结构,螺壳不是通体的,而是分了几十个气室,由一根管相通,通过调节气室中空气的多少控制上下浮沉。上面说的这4种螺就是中国的四大名螺,在我们展厅聚齐了!

贝类展示|作者拍摄

宝贝科的螺壳圆润,平滑而富有光泽,花纹色彩丰富,螺旋部几乎消失,因为美丽的外形而备受青睐。有的种类在古时被当作货币,因此在一些古代墓葬陪葬品中常能见到它们。虎斑宝贝就是其中的一员,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里还展示了6种砗磲,它们都属于保护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砗磲,是双壳类的贝类之王,外壳一般有5-7条很深的放射肋,壳长可达 1.8 米,重量达 500 多斤,寿命可达百年。世界上最大的一颗6000多克的天然珍珠就产自砗磲,古人常拿砗磲壳当澡盆子用。砗磲的营养方式也很特别,它能和单细胞藻类——虫黄藻实现共生。砗磲的外套膜发达而漂亮,有孔雀蓝、粉红、翠绿、棕红等多种鲜艳的颜色,并具有各式各样的花纹,非常艳丽。这里展示的鲍鱼壳比拳头还大。船蛸的壳薄如纸片。蜘蛛螺长得就非常夸张了,爪状棘伸展开来真像个大蜘蛛。千奇百怪的贝类还有很多,感兴趣您就亲自来看看吧。

大砗磲|作者拍摄

珊瑚大家都不陌生的,形状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根据栖息环境的不同,一般分为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造礁珊瑚绝大多数是群体,生活在水深几十米的浅海区,形成珊瑚礁,色彩鲜艳,五颜六色,故有海底花园的。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摇篮,它为各种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居住地、避难所、育儿场,还能保护海岸线不受海浪侵蚀。非造礁珊瑚生活的海区比较深,也称深水珊瑚,大多是单体,生长速度很慢,一般一年生长不超过1毫米。深水珊瑚质地坚硬,可加工成首饰等,也叫宝石珊瑚,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珊瑚。我们馆里展示有台湾珠宝商会赠送的4株红珊瑚。造礁珊瑚也有很多种,形态各异,我们做成了珊瑚海,很壮观,非常值得一看。

珊瑚海|作者拍摄

咱们再去鱼类和龟鳖标本展厅看看。全球有27种鲟鱼,我国有8种,展示的5种国产鲟鱼有:长江里的中华鲟、长江鲟和白鲟,黑龙江里的施氏鲟和鳇。中华鲟是洄游性鱼类,在长江上游产卵,幼鱼到海里生长。由于水利枢纽的建设,切断了洄游通道,而日渐濒危。白鲟已经宣布功能性灭绝,标本是非常珍稀的。长江鲟野外也很少见了。产于黑龙江的鳇有淡水鱼王之称,个体重量可超过1000斤,数量也急剧降低,野生资源不容乐观。新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长江里的三种鲟鱼和野生种群的鳇都列为了一级保护动物,其它种类野生种群的鲟鱼列为二级保护动物。鲟鱼的经济价值非常高,鱼卵加工的鱼子酱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是高档食品,价格昂贵。我国八十年代末开始人工养殖鲟鱼,仅十几年时间,养殖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80%,鱼子酱占全球市场1/3的份额。鲟鱼肉也非常有营养,《本草纲目》都有记载。鲟鱼是软骨,没有肌间刺,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吃。目前还有很多人不会加工鲟鱼,其实非常简单,像肉一样加工就可以了。您可以先尝试一下包饺子,当然,最奢侈和美味的要属酸菜鱼了。需要注意的是,人工饲养、具有合法来源证明的一些鲟鱼是可以食用的,切勿捕食野外种群,以身试法。

功能性灭绝的白鲟|作者拍摄

鱼类标本展还有个特色,建馆初期,四川、陕西、新疆、黑龙江等相关省份捐赠了一些各省特色的珍稀濒危鱼类,在这可以一并欣赏到。还有体型超大的巨骨舌鱼。在鲨鱼展柜前,可以清晰地看到鲨鱼锋利的牙齿和如砂纸般的皮肤。

海龟的祖先早在2亿多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0多年,是动物中当之无愧的老寿星。它们在海洋中生活,性成熟后要到出生地的海滩产卵,洄游的距离很长,幼龟的成活率很低,大约只有1%。海龟是水生动物中濒危程度最高的物种,海洋污染、食捕、误捕、海洋渔业、海岸开发等都不同程度对海龟造成威胁。我国在广东省惠州建有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2021年新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海龟科所有种从二级升到了一级。所有的海龟都被列入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非法猎捕或收购、运输、出售海龟及其制品,都是触犯法律的,即使是从海外带来的任何海龟制品都属违法。目前全球只有7种海龟,我们国家能见到的有5种,有棱皮龟、玳瑁、绿海龟、太平洋丽龟、蠵龟,我们这都全了。海龟中最大的是棱皮龟,背甲长达2米,重可达1吨。只有棱皮龟背甲外有一层很厚的革质皮肤包裹,布满了星星般的斑点,它有7条纵棱,因此得名。知道海龟的种类如何鉴别吗?来了你就知道了。

还展示有20几种淡水龟鳖标本,都很漂亮。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鼋,它是鳖类中个体最大的,体重可百余斤。《西游记》中唐僧师徒4人取经归来,最后八十一难,就是因为没有履行向佛祖问寿命的诺言,被老鼋掀翻到河里了。鼋被列入《》(IUCN )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野外种群濒临灭绝。

还有海狮、海豹、海狗、儒艮以及鲸豚类等海洋哺乳动物,它们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海豚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宽吻海豚、真海豚、中华白海豚,还有一种没有背鳍的海豚,非常少见。中华白海豚是香港回归的吉祥物。白鱀豚和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2种淡水豚。白鱀豚已经灭绝了,全国留下的标本也不多,这是我们的镇馆之宝。白鱀豚有着2000多万年的进化史,是中国的"水中国宝""长江女神"。但拯救白鱀豚的行动与拯救大熊猫相比,资源与关注明显太少。白鱀豚的灭绝是人类的一大悲剧。第一头人工饲养也是最后一头活体白鱀豚——淇淇离开我们也近20年了,一个远逝但不该被遗忘的物种!我们错过了白鱀豚,千万别再错过长江江豚!今年开始,长江实施了史上最严厉的10年禁捕令。新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愿这些措施能使更多的珍稀物种不再因为人类而消失。

功能性灭绝的白鱀豚|作者拍摄

为更好地宣传和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除了标本展示外,近几年新建了执法罚没物品展厅。展品包括执法部门罚没的水生动物及制品,很大一部分是北京海关移交过来的罚没品。提醒大家:外出旅行切勿购买并非法邮寄、携带限制进出口的野生动物及制品,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并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展品今天就介绍到这里,需要保护的水生动物太多,故事也没有讲完,有空您还是亲自来参观一下吧。它们曾经也是这个星球的一份子,是构成多样性世界的成员。色彩斑斓的时空有它们的身影,物质与能量循环的链条有它们一环。参观结束了,在欣赏它们奇异的风采,聆听它们传奇故事的时候,您内心世界是否产生了一丝丝不忍?是否听到了它们微弱的声音:"人类,请善待我们吧,我们愿与人类和谐共生"。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野生动物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这也正是野生动物博物馆建设的初衷。

作者:王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