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葛玉修老师将在2021年的五一劳动节举办新书《嗨!中华对角羚》的发布会时,我脑子最先冒出一句话是:终于等到了!紧接着冒出的第二句话则是:果然很有葛老师风格:不是在拍摄中华对角羚等野生动物保护的路上,就是在为这些动物们做“品宣”的路上……因此新书定在劳动节这天发布,很切合他一贯忙碌奔波的形象,很“葛老师”。
和我一样,很多人都习惯称葛玉修为老师,不仅是因为他较为年长、性格活泼又可爱、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知识、或者摄影技术高超等,更重要的是他内在的那种精气神儿——连续20多年风雪无阻从不动摇不断为野生动物发声的精神——为人师表,毫不为过。
今年的四五月,葛老师“双喜临门”,一方面,参与录制的《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三集纪录片备受好评(拓展阅读:葛玉修:建党100周年,我有幸成了“男一号”),另一方面,就是这部新书的发布。
如果非要为葛老师准备这本书定一个时间界限的话,我想应该从1995年开始说起。那时主要拍摄鸟类的葛老师,初听说中华对角羚的名字,那时候这个全球仅存于青海湖周边的野生羚羊还被广泛的称为普氏原羚,数量稀少,公众鲜少有知。
中华对角羚的珍稀、濒危并且缺乏影像纪录,成功引起了葛老师的好奇心和作为摄影人的挑战欲。结缘,自此开始。
虽然有心拍摄,但将这群警惕机敏、胆小易惊且善奔跑和跳跃的高原精灵清晰的纳入取景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葛老师有心寻觅,但拍下来的往往是芝麻粒大小的远景,根本辨识不出来。即便在高海拔青海的严寒下提前埋伏数小时蹲守等候,终于近距离发现了中华对角羚的身影,但却因为当时的摄影器材不堪天寒地冻,无法快速完成聚焦,机会稍纵即逝。
吃了很多苦,但当葛老师第一次清晰拍下中华对角羚身影那刻,却感到一种说不清的哀伤。“那是一只孤独衰老、丧失求偶竞争力的雄性羚羊,快门的咔嚓声,就像扣动了枪的扳机。这只首次被人类摄像机清晰拍摄下来的羚羊,眼神茫然,似乎看不到它们种群的未来。”
这次拍摄,让葛老师从爱好摄影,开始更多的转向野生动物保护。不断的走访牧民以了解中华对角羚的生活习性,为挂死在铁丝网上的它们呐喊呼吁希望降低网围栏高度不要带尖刺,请教林科院动物专家采用中华对角羚这一具有民族和文化情结且更加形象的名称,不要使用100多年前以俄国情报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姓氏的名字,携带摄影作品或图片课件到香港、北京等全国各地展示,到大学、到论坛、到企业,甚至到监狱,宣传.演讲,给各方各面的人介绍中华对角羚,告诉大家为什么要保护,怎样保护……为了宣传中华对角羚,葛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摄影反倒仅是他做野生动物保护的一种辅助手段。
野生动物保护是一条漫长的路,葛老师已经走了25年。曾经在野外遭遇过狼群、大冬天掉进过青海湖的冰窟窿、遭到过“不务正业”的质疑……现在,葛老师把这些故事,点点滴滴都写进了书里,用真实和朴素的语言,讲述给每一位读者。恰如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在收到葛老师赠予的新书时的感慨:真好。
葛老师说:我幸运很多朋友一直不断的帮助我、鼓励我。有我的领导、同事,有普通的牧民和藏族同胞,还有中国绿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我会和中华对角羚一起,继续走下去。“书是小开本,携带方便,费用由出版社负责,书内有我多年拍下来的中华对角羚美丽影像,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喜欢,通过喜欢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中来。”
最重要的是,葛老师强调,青海的网围栏在大家不懈的努力和呼吁下,高度已经从1.5米下降到1.2米,上面的刺丝也已经拆除了50多万米,现在中华对角羚数量已经从原来的不足300只,恢复到现在的3000余只。
“看到未来”是葛老师在书中单独设立的一个章节。
后记:我也有幸收到葛老师寄来新书,并远程围观了葛老师的新书发布会,现场很热闹,老中青读者、朋友来了一大堆,还有现场为葛老师赠送书法作品致敬并勉励的,也有读者好奇葛老师如何平衡摄影、野生动物保护和家庭之间关系的……场面温馨友爱,葛老师乐呵呵的和大家互动,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收看回放。
文/tammy 审/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