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清化大桥其实是一座小桥,但由于成为制导武器的靶标而出名。
1972年4月27日,美军出动战斗机,当飞抵清化大桥上空时,云层妨碍了激光对目标的照射。攻击机不得不改用电视制导炸弹攻击目标,虽然给大桥重创,但没有造成坍塌。
5月13日天气良好,清化大桥难逃厄运。美军用一架战斗机照射清化大桥,之后8架攻击机先后投下26枚激光制导炸弹,其中有几枚是2000磅的。
美国空军的战斗日记中写道:“大桥西段完全和40英尺的混凝土桥台断裂脱落,桥的上部结构完全变形、扭曲,铁路交通在未来几个月内无法通行。”
时间回到朝鲜战争,当时美军感觉到普通炸弹很难对桥梁进行空袭。于是,美国空军用一种名为“拉松”的控制组件来改装炸弹。这种控制组件的尾翼可以活动,接收B-29轰炸机的无线电指令,从而改变航向,以便精确轰炸。
美国还将“拉松”控制组件安装在一种12000磅的炸弹上,这种巨型炸弹又称为“塔松”。美国使用B-29轰炸机,在朝鲜投掷了30枚“塔松”,平均精度为圆概率误差85米。
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灵巧炸弹,是美国海军在1967年研制的 “白星眼”电视制导炸弹,后投入越南战场使用。
实战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这种制导炸弹需要目标与背景具有较强的对比度,而越南的天气状况常常使它失效。
从制导原理我们可以推测,在夜间无法使用这类电视制导炸弹。
美国空军在越战开始时,轰炸的圆概率误差还在125米开外,他们希望能够找到精度达到10米的制导武器。
在技术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工程师沃德。考虑到研制周期、成本等因素,沃德的工程师团队提出的概念是:发展一种成本在10万美元以下的激光制导组件,包括寻的器和控制组件,将其安装在普通航弹上,形成激光制导滑翔炸弹。除导引头外,制导组件的其它部分都可以采用现成的产品。
实践证明,这条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当时,激光制导炸弹的作战方案是: 出动两架飞机,负责目标指示的飞机将激光束对着目标连续照射,使目标的反射光形成一个向外的圆锥体;负责投弹的飞机将激光制导炸弹投入激光反射区中,导引炸弹命中目标。
越南成了美国人试验激光制导炸弹的靶场。
美国早期发展的激光制导炸弹
训练中空投mark84激光制导炸弹
“宝石路”ⅡGBU-10 907公斤炸弹
美国空军最先选定的激光制导炸弹是“宝石路” ,其中一个型号是将激光制导组件安装在2000磅的MK-84炸弹上。
此后,美国又研发了“铺路刀”目标指示器,使得一架飞机就可以完成轰炸任务。
美军继续在实战中不断检验并改进激光制导炸弹,并且积累作战经验。所有这些努力,在1972年对越南清化大桥的轰炸中得到了回报。(来源: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