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一色,椰风习习。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每次腾飞前都有一项特殊的“出征仪式”——火箭垂直转运。科技人员深情凝望着火箭活动发射平台上鲜红的国旗和转运动员标语,或挥舞着国旗,或高喊口号……一个个场景,共同勾勒出一幅中国航天的壮美画卷。美丽的文昌航天发射场
“每一次转运,都是一次思想动员。”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介绍,这些转运标语背后的动人故事,深刻诠释着文昌航天人的拳拳初心、铮铮誓言,为腾飞事业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胖五”复飞
精益求精、万无一失长五遥三复飞垂直转运
“胖五!胖五!”在大家的齐声呼唤中,2019年12月,在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走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的一刻,世界为之瞩目。是的!那一天,“胖五”回来了!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运载火箭因发动机故障发射失利后,经过908天的“闭关修炼”,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重振雄风,再问苍穹。908天卧薪尝胆,908天砥砺奋进。发射场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开展模拟演练,把发射的准备工作做得细之又细;火箭进场2个月来,他们按照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健全系统协作协防机制,把质量管控、风险防控贯穿任务全程,把发射程序落实得密之又密……“沉寂的日子里,整个火箭系统重新归零,并走向成功,这条路非常艰难曲折。”文昌发测站副站长胡旭东亲眼见证了长征五号的“重生”。他清楚地记得,当目睹“胖五”在人群的欢呼中顺利升空,一股暖流夺眶而出。正是凭借着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的精神,中华民族迈向航天强国的步履铿锵,再一次踏上了新的伟大征程。
长五B首飞
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长五B首飞前垂直转运
“疫情必须防控,任务不能暂停,决不能让疫情影响国家重大发射任务!”曾经的长五B首飞任务,从2020年1月18日进场到5月5日发射,时间跨度长达109天,全程都在新冠疫情期间实施,发射场面临疫情防控、任务并行实施和航天严峻质量形势等多重压力。为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迎难而上,把疫情防控工作与航天发射任务一体筹划、一体组织、一体实施,全体科技人员叫响了“向疫战、向天行”的战斗口号。实施过程中,党旗在疫情防控和航天发射一线高高飘扬。发射场许多党员主动放弃休假时间,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突击队”,犹如一颗颗螺丝钉紧紧地铆在自己的岗位上,决心用成功报效祖国,用成功为祖国加油……“我宣布,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当时任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的张学宇同志宣布发射捷报后,整个大厅顿时掌声雷鸣,经久不息。这样振奋人心的成功,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取得的不易成就,也让人们再一次看到文昌航天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强大精神力量。
天问一号
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天问一号垂直转运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搭载着天问一号一飞冲天,文昌航天人完美实现了中华儿女逐梦火星的“天问”首秀。那一天,他们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行星探测母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时针回拨,2020年7月21日9时许,地面站科技人员在氢气置换的环节时,发现氢增压管路阀门出现了泄漏。坚决不让火箭带隐患上天!为了保住发射窗口前沿,该站120多名科技人员通宵奋战11个小时,硬是把排故的时间给“追”了回来。经过短暂地休整后,他们再次连续奋战30个小时,成功托举“天问一号”飞向深空。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秉承着这样的初心使命,追梦奋斗的文昌航天人再次创造奇迹,闯出了一条迈向深空的“天路”。
嫦娥五号
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嫦娥五号垂直转运
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托举着嫦娥五号奔月而去。至此,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执行探月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文昌接过西昌的历史接力棒,正式成为中国探月新母港。圆梦奔月、成功绕月、完美落月、再入探路、喜搭“鹊桥”、月背着陆……从2007年起,素有中国“探月港”美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成功发射我国所有探月航天器。“嫦娥”也与中心相守相伴,相互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与以往发射月球探测器不同的是,嫦娥五号重达8.2吨,而长征五号是国内目前运载能力和体量最大的低温火箭,正好与嫦娥五号形成最佳‘搭档’。”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毛万标介绍,相比于之前发射“嫦娥”的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嫦娥五号的保障难度大幅提升。为此,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从无到有建成了国内最大最复杂的低温加注系统、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指挥操作骨干团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管理经验,有力保障了推进剂快速、安全、可靠、精准的加注,确保了嫦娥五号的发射成功。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未来, 更多“嫦娥奔月”的故事还将在这里上演……
长八首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再立新功长八首飞垂直转运
“受到高空风影响,发射任务推迟!”2020年12月20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水文室副主任党建涛紧盯着电脑屏幕上各类高空风数据。此时的他和同事们,已是彻夜未眠,眼里布满了血丝。就在当天,原计划起飞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由于高空风风速过大,超过最低发射气象条件被迫推迟发射。距离地面8000-16000米的高空风,是影响火箭发射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风速太大就会影响火箭的姿态。为了腾飞的那一刻,中心气象系统各岗位都在连续熬夜攻关。在文昌发测站气象台,科技人员不间断地对场区降水、温度、湿度、气压、浅层风、高空风等10多个气象要素进行24小时观探测,为精细化预报提供海量准确的数据支撑。“5、4、3、2、1,点火!”12月22日12时37分,撼天动地的轰鸣声响彻海天,长征八号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在海天之间划出一道绚丽的轨迹,飞向无垠的太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再立新功。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功,也标志着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经具备多型号火箭和航天器并行测试发射的能力,为发射场后续职能拓展和能力提升拉开了帷幕。
长七改发射
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长七改遥二垂直转运
2021年3月,新一代中型高轨火箭“长七改”霸气归来。就在火箭发射的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作为嫦娥五号“奔月”地,发射场参试人员倍感振奋、倍感自豪,他们第一时间学习习主席在接见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广泛开展“大力弘扬探月精神、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大讨论,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全力以赴投身任务,誓夺长七改任务圆满成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3月12日,伴随着火箭腾空时有力、耀眼的尾焰,“长七改”托举着中华民族追寻星辰大海的梦想奋楫星河!文昌航天人再一次创造了中国奇迹!
天和核心舱
向天图强再立新功、航天报国再创奇迹
天和核心舱垂直转运
“今天我们接过党旗,同时接下了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盼和赋予我们的责任!”这是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前的一个生动场景。为了打好这场“硬仗”,发射场科技人员开展向党旗宣誓、任务誓师动员大会等系列活动,不断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发展历程中汲取成功力量,叫响了“向天图强再立新功、航天报国再创奇迹”的口号。2021年4月29日11时22分,伴随着一阵撼天动地般的巨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着天和核心舱一飞冲天,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心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极大鼓舞了民心士气。人群沸腾了,人们热情地鼓掌、握手、拥抱,许多人情不自禁欢呼起来,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一天,中国正式迈向空间站时代。同时,在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5天前,是中国第6个航天日。从51年前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启太空时代,到今天迎来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再次踏上了新“长征”。作为近地空间的一个创举,空间站的建造将为进一步实现载人探月、载人登火甚至更长远的目标铺下基石,成为航天报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一个标志性创新实践。大国重器从这里升空
一次腾飞,一次突破;于无声中,稳步跨越。“一发发火箭的故事共同组成一段珍贵历史,连接起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邓洪勤表示,“未来,这里还将围绕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发射、重型工位等重大工程开展配套设备设施建设,为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伐走得更远更稳更实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