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记者 李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市东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紧扣庆祝建党100周年主线,组织各委办局、街道、学校、医院及驻区科普基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结合“科普发布”系列线上讲座与“科普云讲座”活动,策划组织实施了2021年东城区科技周活动。
线下活动充分满足居民和青少年的需求,请院士专家进校园给中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普及航天、人工智能等知识,请名医大家引导社区居民如何健康生活,请专业人士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线上活动通过10场“科普云讲座”涵盖数字经济、虚拟现实、古代建筑、中医中药、环境保护、新冠疫苗接种等科技领域,在“数字东城”首发,在北京东城App推出科技周专题。同步在新华网、百度、腾讯、科学加微信平台联合推广,科技周期间逾百万市民观看。
▼▼▼
“科普发布”系列线上讲座
攒成丰盛科普大餐
本次东城区科技周活动,经过精心筹备,推出了“科普发布”系列线上讲座。其内容既有信息技术最新发展,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同时还涵盖了环境保护、新冠疫苗接种等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给广大社会公众带来了一顿顿丰盛的科普大餐。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VR是一种新的技术,也是一种新的媒介,它改变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拓展人们的想象空间,酝酿新的艺术手法和观念。北京大学理学博士、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北京科普作协理事张宇识以《虚拟走向现实,玩转现代科技》为题,重点讲述了以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聆听技术“交响”,畅“谈”数字经济》专题片中,则请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刘世平,讲述离人们最近的数字经济时代,与大家分享大数据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守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至关重要,本次科技周,东城区也专门制作了三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题内容,其一是《穿越中医古今,促进中西结合》用通俗有趣的故事讲述中医的历史和文化,邀请权威专家讲解中医现在在疾病中的治疗、能够与西医紧密结合的急救措施,让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地看到中医在我们现代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其二是在《探寻东城古迹,讲述古建里的科技》中,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侯兆年,讲述了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建筑,解读其分类、外形特征、结构原理以及斗拱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等,带领大家触摸和感受古建筑中的智慧与魅力。“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是新形势下首都乃至东城区文博事业发展的新目标,《赋能美好生活,打造博物馆之城》专题片则以科技改变生活为主线,通过视频呈现科普博物馆百年风华。
▲“科普发布”系列线上讲座部分海报
自2020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北京市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垃圾分类看似是民生小事,实际上蕴藏着大学问。垃圾是什么?垃圾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如何做好垃圾分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传斌以《守护环境底线,垃圾分类在行动》为主题进行了极为生动的诠释。
我们身边的小环境需要关注,大的气候环境更不容忽视。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底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我国的碳中和实现途径与内涵外延又是什么呢?在《共创绿色奇迹,关注碳中和》专题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正研级高工程师吴林进行了生动的讲解,期望广大社会公众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为了应对新冠病毒,现在我国加快了新冠疫苗注射的进程。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从传染病谈新冠,疫苗接种背后的科学》专题片中,权威解读新冠疫苗接种有关问题,解惑公众对疫苗接种的忧虑,对进一步推动疫苗接种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 ▼ ▼
“科普云讲座”活动备受师生欢迎
本次科技周活动,东城区还开展了两场别开生面的校园“科普云讲座”活动,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5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进行的以《从诺贝尔奖谈创新思维》为主题的讲座,5月17日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教授于欣波在北京市第五十中学进行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主题讲座,都给师生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诺贝尔奖作为国际上最知名的奖项,很多科学家为之奋斗一生。我们能从这些诺奖得主身上学到什么?很多伟大的发明是如何诞生的?金涌院士在本次讲座中面向师生讲述了多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背后的故事,也向大家传授了创新思维养成的方法。金涌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乃至综合实力取决于科技水平,科技水平取决于人才的素质,而人才素质的表现就是他的创新能力。现在同学们处在一个中国最需要创新的时代,希望大家永远保持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去探索未知,也多角度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2021年东城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活动首场线下活动
当今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推动世界从互联信息时代进入智能信息时代,人工智能给大家的生活生产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可以说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时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更是让人充满了憧憬与向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人工智能是如何推动机器人发展的?现在机器人都应用到了哪些场景和领域?于新波副教授的讲座备受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师生们的青睐,通过该讲座,师生们不仅了解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历史,相关关系与最新发展进展,也让自己的教学或者学习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
▲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教授于欣波在北京市第五十中学进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主题讲座
两场线下讲座也同时制作成线上专题上传至云端,让更多不能参与线下活动的师生们受益。
▼ ▼ ▼
打造“不落幕的东城区云端系列科普活动”
在本次科技周活动中,东城区充分发挥信息化科普以及科技传媒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云端展示的科普手段,结合视频、H5等技术,突出互动,打造“不落幕的东城区云端系列科普活动”,大幅提升了科普活动内容的转化能力。同时,其围绕社会热点、公众焦点、前沿重点等进行深度策划,让社会公众足不出户也能收看了解最权威的科普知识和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这种双管齐下的创新方式让科技传播活动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有助于推动科普工作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东城区本次制作的专题科普视频将陆续在数字东城、科学加、百度、一点资讯等平台播放,科技周期间点击量逾百万人次。这将帮助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辖区内各类特定人群的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