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文昌市航天科普馆
以文昌航天科普馆为依托主要从事航天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等
收藏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 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与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与《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运行28天后(设计寿命为20天),电池耗尽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结束了其工作寿命。不过,卫星的轨道寿命并没有结束,至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然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成功发射。随后美国、法国、日本相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 "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们也要搞一点,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1964年,中国相继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弹道式导弹、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一系列进展为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奠定了基础,卫星计划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建议中国暂停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应该重新上马并列入国家任务,并且得到了聂荣臻副总理的赞同。同年5月,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拿出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具体方案。负责卫星总体组的钱骥带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很快便拿出了初步方案。该方案由钱骥等直接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

1965年9月,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取得一定进展的情况下,中国科学院开始组建了由赵九章任院长、代号叫“651”的卫星设计院(公开名称为“科学仪器设计院”),并且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从此,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开始。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召开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最后确定东方红一号卫星属于科学探测性质。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时间定在1970年,成功的标志,即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要求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所谓“上得去”就是首先要保证卫星飞上天;"抓得住"就是卫星上天以后地面设备能对卫星实施测控;"听得到"就是卫星要播送音乐,并且可以被地面接收与听到;"看得见"就是卫星在轨飞行时能让地面上的人用肉眼直接看得见,以便鼓舞人心。

1967年初,中央正式确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送《东方红》乐曲,以便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1967年底,中央最后审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方案,规定该卫星不小于150千克(最终确定为173千克),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并切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该卫星上天后要"上得去、抓得住、测得准、看得见、听得到"。为此,后来想了不少办法,攻克了不少技术难关。

1970年4月1日,装载着2颗东方红一号卫星和1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专列抵达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场。4月2日下午,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听取即将发射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情况的汇报。4月24日凌晨,毛泽东主席批准实施发射。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