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东胜部新生儿科大肠埃希菌感染暴发事件引关注,大肠埃希菌是什么?能引发哪些症状?该如何预防?
撰文/记者 宋梦 编辑/刘昭
采访专家:
朱宝利(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教授)
樊平(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教授)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民众生活和经济活动几乎停摆,损失达数万亿美元。一般民众只要谈到传染病,精神就高度紧张。最近因为一则新闻,又激起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在此次事件中,医院新生儿科发生集体感染,导致多名新生儿死亡。不过,目前原因已查明,即由一起肠黏附性致泻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
(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周刊微博截图)
那么,大肠埃希菌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果感染的话,会有哪些表现?日常防范措施又有哪些?
♢♢♢
日常生活中的大肠埃希菌,身份究竟何许?
其实,大肠埃希菌还有一个俗名,即大肠杆菌。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致病性的共生菌;一类是携带有致病基因的大肠杆菌,一般称之为“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是埃舍里希在1885年尝试找出霍乱病原时发现的导致腹泻的病原细菌,所以就被命名为“大肠埃希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教授朱宝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一般情况下,大肠杆菌是正常栖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大多数情况下能与人体和平共处,并且能产生一些有利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大肠埃希菌对人类具有致病性,且能引起感染性腹泻,而这类菌则被称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朱宝利还指出:通常在实验室里,用专属培养基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养出大量的、具有臭鸡蛋和厕所混合气味的大肠杆菌,但一般都不具备致病性。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是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而且,根据携带的致病基因及不同的致病机理可分为肠致病性、肠产毒性、肠侵袭性、肠出血性、肠聚集性等5种类型。
▲培养基中的白色大肠埃希菌(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肠杆菌中做为致病菌,且致病性最强的要属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这个类型的大肠埃希菌也是通过最常见的食源性途径传播的,比如摄入未煮熟的肉类、被粪便污染的其他物品等。而且这个类型的细菌耐酸耐低温,可以在冰箱中长期存活。在PH值为2的酸性溶液中,它可存活几十天。但是其对热较为敏感,在75℃水中1分钟即可死亡。
不过,总体来说,大肠埃希菌在自然界的水中、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甚至更久。而且其对热的抵抗力比其它肠道杆菌强,在55℃ 60min或60℃ 15min的条件下,依然有部分此菌安然无恙。
♢♢♢
除了会导致腹泻,还有啥反应?
大肠埃希菌的某些菌株,还与婴幼儿的持续腹泻有关。因为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婴幼儿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动态的,而且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在这个时期,肠道微生物群若是不良发展,则会在后面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教授樊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在5月、6月,是被此菌感染的高峰。症状较轻的婴幼儿或儿童虽然不发热,但是会出现每天3次至10余次黄色蛋花样便的症状。如果病情较重的话,则可能会有发热、呕吐、腹痛、腹胀等表现。如果呕吐、腹泻严重的话,可能就会有失水、酸中毒表现。
▲形似“毛毛虫”的大肠埃希菌(图片来源于华山感染公众号)
对于成人来说,被感染后,常常急性起病,表现出腹痛、痢疾样大便等症状。甚至在粪便镜检时会发现大量脂肪颗粒。
其实,在去年上半年就曾经出现过学生被集体感染,出现集体腹泻、发烧等反应的事件。在那个时候,国内疫情缓和,多地已长时间没出现本地新增病例。然而,突然出现209人的发热、腹痛、腹泻,让大家刚刚稍微松了的口气又突然提到了嗓子眼儿。好在经过调查分析以后发现,学生出现的症状疑似为水源问题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大肠埃希菌)。
樊平还补充道:不过,一般情况下,多数患者在发病后,在10天内可以康复。但也有少数病情严重的人,可能会出现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等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或避免被此类细菌感染。
♢♢♢
怎样才能对它避而远之?
由于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的肠道菌群,可以随着粪便排入到自然界。所以,家畜、家禽、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而且饮用水、肉类、牛奶、蔬菜、水果等食物,也都容易被污染。值得一提的是牛肉制品,因为在1982年,美国暴发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被大肠埃希菌污染的汉堡牛肉馅。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大肠埃希菌“趁人之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做好一些小事就可以尽量降低我们被大肠埃希菌影响的风险。比如:饭前便后认真洗手;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彻底加热肉、奶等动物性食物;少吃生冷的食品;厨房的刀具和案板应生熟分开等。
另外,在购买食材时,尽量从可靠的地方购买;易腐坏食物,应该封存好,存放在冰柜中。而且冰柜也要定期清理,以免让细菌长眠于此。
参考资料:
1.Caprioli AS, Brugere H, Oswald E. Enteroha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merging issues onvirulence and modes of transmission[J]. Vet. Res, 2005, 36(3): 289 – 311.
2.沈定树.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及其质粒O157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021(006):1589-1592.
3.Martin R, Makino H, Yavuz AC, Ben-Amor K, Roelofs M, Ishikawa E, et al. Early-Life events, including mode of delivery and type of feeding, siblings and gender, shape the developing gut microbiota. PLoS One 2016.
4.熊艳, 朱春晖, 赵莉,等. 大肠埃希菌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 35(06):478-480.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