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幻研究新星专访(6)| 孙可佳:偶然的机会撞到了科幻研究这

科幻空间
最前沿的科幻消息,最新锐的科幻作家,最精彩的科幻活动
收藏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于2021年4月18日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共选拔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海内外的30位高校学子及青年学者进行主旨汇报发言。论坛同时受到了中国科技网、中华网、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作家网、中国科普作家网、中国资讯网、新华访谈网、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深圳商报、大学生网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重要反响。为进一步展现青年科幻研究新星的风采与面貌,凸显科幻研究的青春力量,论坛组委会对30位参会研究者进行了专访并集中推送,号召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加入其中。

2021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专访

VO.6

孙可佳

清华大学中文系本硕毕业,现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曾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最高荣誉。编剧,代表作话剧《万岁,少女》,《丹青难画》。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播与叙事艺术,电影史,文艺批评。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您如何定义“科幻”?

孙可佳:

严格来说,我并不是一个科幻迷或者科幻的研究者。我主要做影视研究,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就接触到了科幻电影,比如经典的《黑客帝国》、《源代码》、《感官游戏》,特别是诺兰的经典作品《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等。

我对科幻的定义就是,顾名思义,科+幻——有科学依据、有幻想性的文艺作品,既有现实的依托,又有幻想的空间。

科幻在您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孙可佳:

对于我这么一个并非科幻迷的人来说,接触科幻可能时间比较晚,但给我的电影研究,包括文艺创作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虽然我迄今为止还无法去写一部科幻小说,但是在研究及创作中,打开了一些新的视角,拓展了我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什么机缘下开始研究科幻?与最初接触科幻相比,现在您对科幻的认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孙可佳:

其实参加本届论坛的这篇文章,是我研究科幻的第一篇文章,所以的的确确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这次研究中,我深化了对科幻的很多认识,因为这项研究,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流浪地球》,也去翻阅了中国在晚清近代的一些早期科幻作品,才知道我们中国其实那么早就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科幻文艺作品。

参加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有何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孙可佳:

非常喜欢我们的论坛,也有特别多的收获。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老师的点评,老师给我提的建议、指出的问题都非常的准确啊,也讲到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流浪地球》原作品背后的一些故事。

您觉得本次论坛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下一届论坛将会在线下举办,您能同时给一些建议吗?

孙可佳:

其实也不算是问题,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们的论坛是在线上。我特别期待线下的形式,我想还是线下能有更加充分的交流,和大家面对面去聊一聊科幻。真的非常期待线下论坛的举办,希望到时候能有一些读书会或者是观影活动,如果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特别希望继续参加。

我们之前招募了一些热爱科幻研究的同学,让他们自选研究课题,以“协同创新合作”和“师带徒”的小组模式进行线上培养,您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行吗?您会不会愿意参与?

孙可佳:

这个方式也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我如果时间允许还是很愿意参加的,但是可能我做不了“师傅”——对于科幻的研究经验比较有限。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学术爱好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您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可以分享一下。

孙可佳:

面临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是学术爱好者,这在我们当下这个后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下,是大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比如说经验的同质化,很多文学创作者都在面临这个问题。我想,去超越时代给予我们的局限性是比较困难的,倒不如用另一种方式去开拓,既然缺乏现实感和历史感,那么也许这种匮乏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的存在。

您关注同代人的科幻学术研究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孙可佳:

认识一些师友在从事科幻学术研究,并且非常非常的优秀。我所涉猎的还比较有限,但是我觉得大家的学术做得相当优秀,虽然看起来是比较新兴的领域,但是深度、广度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并且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同时扎实地立足于文本。

感谢您对中国科幻发展研究及传播做出的贡献,希望继续为之努力,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

孙可佳:

我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撞到了科幻研究这么一个大领域里面,刚刚打开了一个视角,希望有机会继续做一些研究,有更好的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