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大名,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这位伟人离开我们已经六十多年了,但他的相对论已成为我们现代物理的一大支柱。就在几年前,2015年,他的相对论预言的最后一块拼图——引力波被探测到。探测到它的科学组织LIGO因此荣获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让我们对相对论更加地肃然起敬,不禁要问:“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究竟发明了多少东西,他又获得了多少次诺贝尔奖?”
首先,爱因斯坦是理论物理学家,最擅长思维实验,没有实际的发明。他不像爱迪生是一位电器发明家。
其次,爱因斯坦只获得过一次诺贝尔奖,而且这个诺奖还不是因为相对论,而是因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为什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如此成功,一个预言在百年之后都可以轻易获得诺贝尔奖,在当时却连一个诺奖都没有呢?
我们还得从1916年广义相对论发布说起。爱因斯坦在1916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描述了非惯性系运动,弥补了狭义相对论的不足。它们大大地拓展了牛顿的时空观,把我们的宇宙描述成三维的空间加上一维的时间,所构成的四维时空。相对论对时空与物质的诠释更是堪称经典——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
可是相对论刚问世之时,学界并不看好。许多物理学家表示根本看不懂这一超前的理论。当时有一个段子,说是懂得相对论的只有两个半人,第一个当然是它的缔造者爱因斯坦,第二个是爱丁顿,至于最后半个则是全世界略懂相对论皮毛的人的总和。这虽然是个玩笑,但也反映出相对论的高深和世人对相对论的认知程度。真正使相对论为世人所追捧,使爱因斯坦走上神坛的,还是那另一个懂它的人。
1919年,在爱丁顿倡导下,英国皇家天文组织对巴西热带地区和非洲西海岸的普林西比岛将出现的日食,进行了实地观测。这次日全食将持续6分钟,是检测广义相对论预言,太阳强大的引力使光线偏折的绝佳机会。经过众人不懈的努力,最后得出的数据与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完美吻合。至此,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从小有名气跃升为彻底名扬四海。
诺贝尔奖委员会在获奖人选上,应该会优先考虑爱因斯坦的,可是委员会的成员过于保守、谨慎,认为相对论太超前,晦涩难懂,而且许多预言都没得到实际观测的证据。其实,以当时的科技水平也根本没有能力去检验这些不可思议的预言。其中,引力波的探测就是在一个世纪后才成功的。为了探测到引力波,LIGO不断提高探测灵敏度,光是探测臂就加长到了4公里。
诺贝尔奖委员会不愿意把诺奖颁给爱因斯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爱因斯坦是犹太人。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欧洲各国排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诺奖委员会之中,肯定不乏有这种思想的人。在社会上,甚至还有所谓的专家集会、演讲专门针对相对论。
随后几年,爱因斯坦也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科普演讲。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但是物理学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始终与他无缘。学界泰斗普朗克都看不过去了,直接敦促委员会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否则诺奖权威性将大打折扣。在各方压力下,诺奖委员会想到一个折中、保险的方法,决定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只字不提相对论,而是因为他在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虽然爱因斯坦只获得过一次诺贝尔奖,但他不是因为诺贝尔奖才光荣。相反,诺贝尔奖因为爱因斯坦才更熠熠生辉。
(转载请取得授权,否则必究;本文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