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连年丰收用水量却不增!种地,中国人是专业的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又是一个丰收年!广袤田野,颗粒归仓。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共存。水,关系着大家的“饭碗”。灌溉面积不断增加,粮食连年丰收,我们的水还够不够用?

近日,在甘肃省酒泉市举行的首届西北节水论坛上,农业节水晒出“成绩单”:近30年来,我国农业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约3400亿立方米,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56%左右。可以说,我们以占全球6%的淡水、9%的耕地,解决了约占全球20%人口的吃饭问题。

上图:甘肃省疏勒河灌区,如同色彩斑斓的画卷。(王亚虎/摄)

农业节水,增产增效不增水

有收无收在于水,连年丰收离不开水利支撑。广大种粮农民对此深有体会。“田里装上了喷灌设备,用水少了,不仅让小麦‘喝饱水’,更能及时降温增墒,防范干热风,小麦每亩增产200多斤。”山东省夏津县的种粮大户赵凯说。

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维持稳定,节水灌溉功不可没。

“我国特殊的自然条件及水资源禀赋,决定了农业对灌溉的依赖性,大力兴修水利、完善灌溉排水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农业节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我国农业节水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底,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7亿亩,其中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面积达到3.5亿亩,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5。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不断推进。都江堰、泾惠渠、河套灌区、青铜峡等一批古老灌溉工程,重新焕发活力;淠史杭、景电、昌马、引大入秦等一大批新的大中小型灌区,陆续兴建。我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目前的10.37亿亩,成为世界上第一灌溉大国。

大中型灌区成为我国粮棉油主要农作物生产的主战场,其中大型灌区年粮食产量超过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可以说,大中型灌区也是农业节水的主阵地。

陈明忠介绍,国家投入大量中央财政资金,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党的十八大以来,灌区改造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灌区严重病险、“卡脖子”工程得到有效改造,骨干工程配套率和设施完好率明显提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由示范推广成功转变为区域规模化推进。

位于疏勒河流域中部的饮马农场,灌溉渠系四通八达,广泛种植啤酒花、大麦、小麦、玉米等。饮马农场副场长赵富强介绍,过去田间渠道跑、冒、渗、漏现象严重,农场先后建设各类高效节水(滴灌)项目12个,完成高效节水(滴灌)建设总面积7.35万亩,实现节水40%以上,亩均增加经济效益30%以上。

划定用水红线,农业节水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水利部门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落实水资源取水许可证源头把控,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陈明忠介绍。

水价改革撬动节水革命。2018—2020年,国家共安排水利发展资金45亿元,统筹推进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用水管理机制建设,巩固扩大改革成效。到2020年年底,全国累计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约4亿亩,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率先完成改革任务,天津、陕西实施改革面积基本覆盖了耕地灌溉面积。

上图:甘肃省疏勒河流域的昌马灌区生机盎然。(王亚虎/摄)

坚持两手发力,挖掘农业节水潜力

农业节水事关粮食安全,如何深挖潜力,让农业这一用水大户变成节水大户?

从区域分布看,黄河流域灌区的节水潜力主要在上游,也就是西北地区。陈明忠表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把生态理念落实到灌区现代化改造的全过程,实现灌区高质量发展。以粮食主产区和黄河流域灌区为重点,开展影响灌区效益发挥、病险严重的骨干灌排工程设施除险加固、配套达标等。此外,在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合理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适当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

推动农业节水,还需要市场发力。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宇说,应健全完善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向市场要钱;依靠市场力量带来技术革新,向市场要技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向市场要效率。

PPP模式可有效解决“钱从哪儿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表示,鼓励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社会资本专业化和创新创造活力,解决农业节水的资金问题。

接下来,水利部门将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按照“两手发力”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运营,多渠道筹集落实工程建设资金。

责编|翟巧红 编辑|张素玲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作者:王浩 李晓晴

评论
pangny
进士级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共存。
2024-10-21
科普5dfc4f1bb909c
太傅级
2024-10-28
老于学科普
庶吉士级
已阅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