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云端脚下》:“读不懂”又“读得懂”的科学书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科学类书籍往往都对自身的内容和目标人群有着清晰而明确的定位,根据所面对的读者群体的不同,或通俗易懂,或艰深晦涩,书的内容也因此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过现在,一本近日出版上市的科学类书籍正试图打破这一不成文的传统,它既有着家常话般的通俗语言风格,也更具有学术性的严谨和专业,内容跨度之大让人感觉仿佛往返于天地之间,有科学的表述、思想的探究,有珍贵的原始文献评述,也有作者自己的困惑、思考、惊喜与感慨,这就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的新作《云端脚下:从一元二次方程到规范场论》(以下简称《云端脚下》)。

2021071509575822506728523038.jpg

《云端脚下》是一本视界垂直的书,它从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就熟知的一元二次方程出发,沿着数学和物理的藤蔓一直向上延伸——三次方程、四次方程到代数不可解的五次方程,途中经过复数、超复数、群论等数学型的和电磁学、量子力学、相对论、量子场论、规范场论等物理型的著名景点,还会遇到薛定谔、麦克斯韦、杨振宁等一干为我们构筑了神奇数理风景的人物,为我们讲述最终成就了量子力学、相对论和规范场论的伟大历程,再现人类在数学和物理领域里三千余年的智慧结晶。

看到这里的你,可能已经感觉自己与《云端脚下》无缘了吧。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除了一元二次方程在学校里学过一点初步内容以外,相对论、量子力学只是有所耳闻,而对于规范场论、群论等专业词汇更是闻所未闻。曹则贤研究员直言不讳地告诉笔者,规范场论是无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的,“这就好比一个开法拉利的人没法跟一个骑自行车的讲明白,开法拉利是什么感觉。”曹则贤开玩笑似地说。他表示,即使是一般的物理学或者数学的博士,也没办法完全看懂这本书。

这不禁令人感到疑惑,作为一本科学类的书籍,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普通人理解这些高深莫测的数学和物理理论,这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曹则贤认为,现在的书往往都会把自己的内容限制在某一个层面上,读者在试图了解一门学问时,也总是指望学习低配版,总希望有人试图教给他们简化版,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应当有一种书能把一个问题由浅到深讲透彻。“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打破这种出书和阅读的习惯,探索一种新的路径——怎样把一个问题从最浅讲到最深。一方面提倡大家学习应该尽可能往深度去理解,另一方面对我自己而言,也是一个自我挑战和学习的过程,把我知道的一切全都理顺然后讲出来。”曹则贤说,至于读者能看懂多少,这并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就像法国一位作家曾经说过的那样,“当一本书出版以后,它的命运就和作者无关了”。

那么既然预先知道一本书看不懂,是否就应该干脆放弃阅读了呢?曹则贤并不这样认为。他表示,把“能完全读懂”作为读一本书的预设前提是莫名其妙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教益和滋养,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读完和读懂。“如果一本书你都能完全看懂,那还看它做什么呢?而一本1000页的书,哪怕只能看懂3页,能有新的收获就是极好的。”曹则贤说。此外,他还鼓励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尝试去读那些真正的大科学家的著作:“现在我们的教育非常缺乏这方面的引导,青少年们在中学就学过牛顿力学、笛卡尔坐标系,知道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但又有谁真正读过他们的作品?这些创造学问的大师的书,即使看不懂,只要稍微读几页,感受就会完全不同。”

正如曹则贤在《云端脚下》的序中所写的:内容能完全读懂的书是不值得读的,或者说对做学问是没有帮助的。一本书应该含有一些一时读不懂的内容,一时不易弄懂但又有必要弄懂的内容,才是一本书的价值所在。读完一本完全不懂的书,是一个读书人的基本素养,而坚持读完一本打开了的书,也是读书人对自己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