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饮酒及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肝病医生谢艳迪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主治医师,擅长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的科普宣教
收藏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酒类消费急剧增加,过度饮酒所致的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也与日俱增。有害饮酒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列入全球过早死亡和致残的第五大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发展中国家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同时WHO已将有害饮酒现象相对减少至少10%作为自愿性全球目标,并把酒精使用的监测作为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综合监测框架的指标之一[2]。为了提高民众对饮酒问题的认识,本文将介绍中国人群的饮酒及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一、我国的饮酒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饮酒人群的队伍越来越壮大。1991年北京市16个区县调查发现嗜酒者在一般人群中占14.3%[3]。2000年浙江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嗜酒者占调查人群的14.8%[4]。2004年湖南省流行病学研究中37.8%的人群有习惯性饮酒史[5]。2007年在全国31个省份对49527位居民进行的饮酒行为调查结果表明,人群饮酒率男性为55.6%,女性为15.0%,其中过度饮酒在男性饮酒人群中占 62.7%,在女性饮酒人群中占51.0%[6]。

同时人群平均饮酒量也增速显著,据统计15岁以上人群的年均饮酒量在1952年为0.4L,1978年为2.5L,2009年达到4.9L[7],2010 年攀升至6.7L[8]。

二、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

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330万人因饮酒致死,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9%;造成1.39亿伤残调整寿命年损失,占全球疾病和伤残负担的5.1%[9]。饮酒人群的车祸、外伤、家庭暴力、婚姻不和、旷工等发生率升高。向小军等[10]对多个城市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就诊的外伤患者的调查显示,伤害前6小时饮酒增加了故意伤害和非故意的交通伤害风险。过去1年中饮酒频率≥1次者发生故意伤害和非故意的交通伤害的风险增加。

据WHO统计,超过200种疾病或损伤与饮酒相关[11]。多项研究显示,长期大量饮酒者的头颈部、口腔、肺部、消化道、乳腺、膀胱等部位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加[12-14]。过度的酒精摄入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酒精性肝损伤等实质脏器的疾病。饮酒者的精神疾病发病率较高。饮酒人群的流调结果显示焦虑、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较高[15]。因此,应该加强对人群的饮酒情况筛查,加强对饮酒人群的健康筛查。

三、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的筛查

酒精相关疾病调查表(Alcohol Use Disorders Inventory Test, AUDIT)是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筛查的“金标准”。1982年由WHO制定,在不同国家均被证明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6]。AUDIT有包括饮酒量(问题1-3)、酒精依赖(问题4-6)和酒精相关疾病(问题7-10)在内的10个问题。共两个界值点,分别用于界定酒精依赖和酒精滥用。后来制定了较简短的表格(AUDIT C)。AUDIT C只包含了AUDIT的前三个问题,对于酒精滥用的筛查更可信[17]。

四、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及定义

通过胃肠道吸收的酒精,90%以上会进入肝脏,在肝脏中主要通过乙醇脱氢酶转换成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转换为乙酸。肝脏代谢酒精能力有限,当摄入的酒精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导致肝损伤,即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发生。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其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5种形式: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AFL)、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 AH)、酒精性肝纤维化(alcoholic hepatitis fibrosis, AHF)、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 A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ncer, HCC)。这几种病变往往部分重叠,可单独也可同时混存于病变的肝组织中[18]。

我国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提出,导致ALD发生的危险饮酒量[19]是指: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80g/d。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公式计算乙醇量(g)=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因此,40g乙醇相当于50度白酒100ml或40度白酒125ml或啤酒1250ml或葡萄酒333ml。

五、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状况

我国尚缺乏全国性大规模ALD流行病学调查,但各地的流行病学调查也为全国ALD状况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附图1)。2000年浙江省的ALD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人群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4.34%,其中酒精性肝硬化为0.68%,酒精性肝炎1.51%,酒精性脂肪肝0.94%,轻症酒精性肝损伤1.21%[4]。上海市2002年的ALD患病率为1.94%[20]。2002年西安的ALD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调查人群中ALD患病率为2.2%,饮酒人群ALD患病率为6.5%[21]。2002年来自于成都地区687名体检者的调查发现,ALD占16.2%,ALD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混合型占10.2%[22]。2005年湖南省的ALD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人群ALD的患病率为4.36%,其中酒精性肝硬化为0.68%、酒精性肝炎为1.50%、酒精性脂肪肝为0.97%、轻症酒精性肝损伤为1.21%[5]。2007年陈士林等[23]对辽宁省部分城市的流行现状调查发现 ALD 的患病率为 6.1%。贵阳市2009年ALD的患病率为10.99%[24]。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山东省2011年 ALD 的患病率为8.55%[25],而2011年延华等[26]对西北地区(陕西、甘肃、新疆)18 岁以上的职业人群进行现况调查发现 ALD 的患病率为8.7%。

随着ALD 患病率的增高,因 ALD就诊的患者比例也不断增加。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37例酒精性肝硬化临床分析显示,酒精性肝硬化占肝硬化发病总数的比例已从1999年的10.8%上升至2003年24.0%[27]。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三〇二医院肝病中心数据统计,因 ALD 住院的患者占该医院肝病住院患者的比例从2002年的1.7%增加到 2013年的4.6%[28],酒精已经成为继肝炎病毒之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同时研究显示,就诊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大多病情较重。全国7家医院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2000年-2004年就诊的134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中,轻症酒精性肝病占11.2%,酒精性脂肪肝占22.6%,酒精性肝炎占28.8%,酒精性肝硬化占37.4%[29]。ALD 疾病谱中肝硬化和肝衰竭的比例也不断增多,朱冰等[30]对2003-2012年收治的4132 例ALD患者分析发现酒精性肝衰竭占同期收治肝衰竭患者的比例从 2003年的0.3%上升到2012年的10.1%,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六、慢性肝病患者的饮酒情况

肝炎病毒与酒精对肝脏损害起协同作用,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饮酒,或在ALD基础上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都可加速肝病的发生和发展[31]。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多发国家,ALD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很常见。湘雅医院调查的935例门诊男性HBV携带者,近1年有饮酒经历者544人,占58.18%。在所有饮酒者中,危险及有害饮酒者占17.97%,酒精依赖者占2.35%[32]。范建高等[20]报道ALD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和抗HCV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未发生肝损伤的嗜酒者,提示HBV、HCV感染增加嗜酒者肝脏损伤的概率。浙江省ALD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酒精性肝病患者中有8.83%合并HBV感染,其中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HBsAg阳性率达13.7%,酒精性肝炎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为9.82 %,提示酒精性肝损害可能增加对肝炎病毒的易感性[4]。

慢性肝病患者本身肝脏功能受损,酒精代谢减慢。乙醇在肝内转化为乙醛,会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加重肝损伤[33]。而且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饮酒除了会加重肝损伤,还会促进病毒复制,减少抗病毒治疗反应机制,削弱免疫反应[34]。因此,慢性肝病患者更应重视酒精性肝损伤,需严格戒酒。

ALD 重在预防,戒酒仍是治疗和预防ALD的关键。ALD的预防和控制还需要政府、医院和民众的三方努力。在政府层面上应出台政策规范管理酒精产量及销售量,加强健康教育,增强民众对过量饮酒行为危害的认识;在医院层面上,加强对人群的饮酒筛查,加强对饮酒人群的健康筛查,以早期发现相关性疾病。在民众层面上,应该有及时就医的认识,及早戒酒是重要的行为治疗手段。

图1 全国部分地区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数据

参考文献

[1] WHO.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alcohol and health 2014[EB/OL].[2016-07-26].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112736/1/9789240692763_eng.pdf?ua=1.

[2] WHO. Global action pla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CDs 2013-2020[EB/OL].[2016-07-26]. http://apps.who.int/ iris/bitstream/10665/94384/1/9789241506236_eng.pdf?ua=1.

[3] 酒依赖与肝病问题调查协作组. 中国9个城市4种职业人群酒依赖协作研究(一) (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2; 6:112.

[4] 厉有名,陈卫星,虞朝辉,等. 浙江省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概况[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11(11): 647-649.

[5] 黄顺玲,戴水奇,张雪红,等. 湖南省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概况[J]. 中国医师杂志, 2005, 7(3): 426-427.

[6] Li Y, Jiang Y, Zhang M, et al. Drinking behaviour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the 2007 China Chronic Disease and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J]. Addiction, 2011, 106(11): 1946-1956.

[7] Tang Y, Xiang X, Wang X, et al. Alcohol and alcohol-related harm in China: policy changes needed[J].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91(4): 270-276.

[8] Liangpunsakul S, Haber P, Mccaughan G W.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in Asia,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J]. Gastroenterology, 2016, 150(8): 1786-1797.

[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status report on alcohol and health[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4.

[10] 向小军,罗涛,李荣国,等. 国内3个城市综合医院急诊饮酒模式和伤害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1(9): 992-997.

[11] www.DrugAbuse.com

[12] Ratna A, Mandrekar P. Alcohol and Cancer: Mechanisms and Therapies[J]. Biomolecules, 2017, 7(3).

[13] Matejcic M, Gunter M J, Ferrari P. Alcohol metabolism and oesophage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J]. Carcinogenesis, 2017, 38(9): 859-872.

[14] Kawakita D, Matsuo K. Alcohol and head and neck cancer[J]. Cancer Metastasis Rev, 2017.

[15] Narrow W E, Rae D S, Robins L N, et al. Revised prevalence estimates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using a clinical significance criterion to reconcile 2 surveys' estimates[J]. Arch Gen Psychiatry, 2002, 59(2): 115-123.

[16] Saunders JB, Aasland OG, Babor TF,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 (AUDIT): WHO Collaborative Project on Early Detection of Persons with Harmful Alcohol Consumption. Addiction 1993;88:791–804.

[17] Gual A, Segura L, Contel M, et al. Audit-3 and audit-4: effectiveness of two short forms of the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J]. Alcohol Alcohol, 2002, 37(6): 591-596.

[18] Purohit V, Gao B, Song B J.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lcoholic fatty liver[J]. Alcohol Clin Exp Res, 2009, 33(2): 191-205.

[1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0, 18(3): 167-170.

[20] 范建高,朱军,李新建,等. 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 13(2): 83-88.

[21] 彭燕,李昌平,陈果,等. 川南地区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分析[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 (06): 9-13.

[22] 江红接,张金元. 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因量化标准探讨[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3, 21(5): 327-330.

[23] 陈士林,孟晓丹,王炳元,等. 辽宁省部分城市酒精性肝病流行现状调查[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0, 13(6): 428-430, 435.

[24] 崔雷,洪阳,周力,等. 贵阳市成年体检人群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 贵州医药, 2010, 34(7): 645-647.

[25] Wang H, Ma L, Yin Q, et al. Prevalence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North-Eastern China[J]. 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2014, 38(4): 1035-1041.

[26] 延华,张粉利,高艳琼,等. 饮酒与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15, (7): 917-918, 920.

[27] 刘阳,迟宝荣. 酒精性肝硬化237例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综合版), 2004, 25(2): 40-42.

[28] Huang A, Chang B, Sun Y, et al. Disease spectrum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in Beijing 302 Hospital from 2002 to 2013[J]. Medicine, 2017, 96(7): e6163.

[29] 全国酒精性肝病调查协作组. 全国酒精性肝病的多中心调查分析[J]. 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4): 231-234.

[30] 朱冰,刘鸿凌,刘利敏,等. 4132例酒精性肝病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5, 23(9): 680-683.

[31] Cao D, Cai C, Ye M, et al. Differential metabonomic profiles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umors from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HBV-infected, and HCV-infected cirrhotic patients[J]. Oncotarget, 2017, 8(32): 53313-53325.

[32] 邹艳波,蒋冬梅,曾烂漫. 门诊男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饮酒情况的调查[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7(12): 1274-1278.

[33] 陈兰羽,吕文良. 慢性肝病患者调摄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J]. 肝博士, 2013, (5): 56-57.

[34] 桑玉尔,范建高. 饮酒与病毒性肝炎的微型综述[C]. 上海: 2009. 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