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简菊芳、张宏伟(中国气象报记者)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专家顾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
5月10日以来,南方多地遭遇强对流天气。湖北省武汉市局部遭遇10级及以上大风;受雷雨天气影响,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多地出现树木倒塌、蔬菜大棚受损情况;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上空,闪电划过夜空犹如白昼;贵州省贵阳市城区遭暴雨冰雹袭击,强对流天气导致低洼路段被淹、内涝严重……
为何南方近期强对流天气频发?面对来势汹汹的强对流天气公众应如何防御?
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犹如迁徙的象群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介绍,从5月10日起,一场大范围强对流自西向东“横扫”我国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影响贵州、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上海、江苏等地。预计12日趋于结束,其中,10日午后至11日白天是强度最大时间段。
5月10日下午,浙江省常山县遭强对流袭击。10日14时至11日14时,全县有17个站点出现8级以上大风。图/文姚信丹
影响范围广、强天气分布不均、局地致灾性强是此次强对流过程的特点。其中,贵州黔东南、湖南西南部、江西东北部、湖北武汉等地出现了短时局地强降水,部分区域小时雨量超过100毫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介绍,这次过程几乎涵盖大风、雷电、短时强降雨、冰雹等全部强对流天气“选手”,是一次“混合型”过程。
为什么不同区域的强对流形式不一样?
张涛解释,这样一次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其实是由许多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系统组成,就好像一群迁徙的大象,每一个强对流系统就好比一头象,强降雨、大风、冰雹、雷电等就好比象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果以为强对流只有一种天气现象就好比盲人摸象了。
5月10日晚,受强对流天气影响,贵州省绥阳县郑场镇小关乡杉树坪大树被拦腰吹断 图/文 黄菁
而在整个过程中,就好比一个“超级象群”,自西向东从重庆贵州一路跑到了浙江江苏,影响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但各个地方各类天气和强度的分布不均,就好像象群中有成年象也有幼年象一样,各自的体量有差异。
以武汉为例,10日下午出现很强的雷雨大风,就好比一头成年象的腿;与此同时,江西北部、湖南、安徽等地都出现了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对应其它大象的身体和鼻子等。
为何会出现强对流“超级象群”?
张涛解释,就季节进程而言,4月至5月,尤其是进入5月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本就处于雷雨等强对流多发的时期。就这一次过程而言,就是大气环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有利于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物理条件——
来自南方的强盛暖湿气流和太阳照射的能量使得大气下层有足够的热量和水汽;
与此同时,上层从青藏高原来的西风槽天气系统具有干冷的特点,最终大气形成了上层冷下层暖的不稳定层结。
这样的不稳定条件一旦形成就好比手枪的子弹已经上膛,当遇到合适的触发机制时扳机被扣动,子弹发射,局地强对流随即触发。触发机制很复杂,就本次过程而言,可以简单理解为北方冷空气南下以及局地地形的影响。
5月10日傍晚,安徽省休宁县出现强对流天气,蓝田镇南塘村路边树枝压倒电线杆 图/文 应健 程若虎
何立富表示,副热带高压北侧暖湿气流加强、北抬与中纬度和高原南下冷空气结合导致了温度层结构不稳定。加上长江中下游大部近期温度升高,下垫面增温明显,加剧了上升运动以及和冷空气的碰撞,导致局地强对流明显。
由于局地强对流形式多样、触发机理复杂,其过程生消快、突发性强、时空尺度较难把握,因此,其观测、预报、预警和研究的难度很大。
实际上,对任何国家而言,局地强对流始终是预报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科学研究的重点,而其防范和应对也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庞大体系。
如何防范这群“超级大象”?
强对流天气的应对和防范也需要区别对待。
图为11日早上衢州市气象局“三服务”进社区人员清理被狂风吹落的树叶和掉落的树枝 图/琚玲玲 文/丁兮
总的来说,对于广大公众而言,需要注意:
收到地方气象部门发布的局地强对流预警信息后,最好是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相关户外作业单位及时停止户外尤其是高空作业,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如果已经身处强对流过程中,需要根据所处位置研判强对流天气形式,采取相应的有效应对措施。例如,
防雷击,应该避开空旷的高地,避免在大树、电线杆等地方停留;
而短时强降水等导致的瞬时洪水来袭,则应寻找高地等待救援,避免在地质条件脆弱的区域等待救援。
专家建议,近期雷暴大风天气多发,对公众而言,应及时了解临近天气预报,避免处于临时搭建物、广告牌等危险区域;对相关部门来说,则应及时采取加固等措施,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