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伏天,气温越来越高,有新闻报道,南京一家医院3天就收治了7例中暑患者,而广东的一名男子则因中暑身亡。高温天气,一定要预防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及无风的环境下,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汗液无法正常分泌,水电解质水平严重低于正常值的一类疾病。
按严重程度来划分,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常见的病因包括剧烈活动、高温环境、疾病或药物。其中,药物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增加患者的中暑风险,如产热增加、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排汗困难、外周血管收缩、下丘脑体温调节异常等。
那么,哪些药物能够增加中暑风险呢?
1.抗胆碱药
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胆碱能受体阻断药,通过阻滞神经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使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无法发挥作用。而乙酰胆碱的作用在于促进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所有腺体的分泌,这其中就包括汗腺。因此,抗胆碱药物能够抑制出汗、减少热量的释放,直接导致高热症状的发生,诱发中暑。
2.拟交感神经药
包括可卡因、麻黄碱等药物在内的拟交感神经药物,通过促进体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释放或阻止其重吸收来激活α、β受体,会使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降低热量的散失;同时也会提高肌肉兴奋性,加强肌肉收缩,导致产热的增加。
3.影响电解质平衡药
利尿药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影响电解质平衡的药物,会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降低心脏排血量,减少出汗。同时也会使排泄增多,机体容易出现电解质平衡症状如脱水,亦可增加中暑的发生,所以,服用此类药物时应大量饮水,以免中暑。
4.抗精神障碍药
抗精神失常药如氯丙嗪、奋乃静等,可抑制下丘脑传入神经,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随环境温度变化调节体温的能力受到抑制,既抑制产热又抑制散热,导致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在高温条件下,由于抑制了下丘脑的代偿效应,可引起高热。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类解热镇痛药,会抑制下丘脑的环氧酶,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可使发热者的体温恢复正常,但此类药物不能用于治疗中暑。因为,中暑高热属于非调节性体温,本质上为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失控所致,是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体温的,也不能用解热镇痛药来降低体温。
一般情况下,物理降温是治疗中暑的首选方式。
炎炎夏日,为避免中暑,需要保持足够的水钠摄入量,避免在高温下活动。如需服用上述药物,应尽量选择其他可替代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则应注意环境温度,以免诱发中暑。
作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药师 刘雅娟
审核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王宝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药师 魏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