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荒野地区,研究者们顶着烈日的暴晒,拿着挖土的铲子,试图挖出澳大利亚百眼巨蜥产卵的地方,结果,挖到怀疑人生……
研究者试图找出巨蜥产卵的地方 | Prue Wright
刚挖到半米深,狭窄的隧道突然就好像见底了。当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百眼巨蜥(Varanus panoptes)能长到一米五,所在的栖息地也炎热干旱,所以它们不可能把蛋产在离地表这么近的地方。研究巨蜥多年的爬行动物学家肖恩·杜迪(Sean Doody)也注意到,隧道底部的土比周围的要软,很可能是巨蜥用土回填了更深处的隧道,于是他换掉铲子,改用勺子继续挖……
挖到一米深,却还是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肖恩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大部分爬行动物都不会把蛋产在很深的地方,半米就够了,可此时,巨蜥隧道前方还是有比周围要软的土堆,而且更奇怪的是,隧道还开始变弯,呈现螺旋下降。
第二天,坑已经挖到可以把一个成年人直接埋没的深度,但仍旧一无所获。肖恩已经开始在脑子里编排向同事道歉的草稿,坑底突然传出同事的一声呐喊——“蛋!”
巨蜥产卵的地方很深,而且隧道是螺旋向下 | 参考资料[6]
挖过螺旋形隧道,正下方就是巨蜥产卵的地方,里面有10枚保存完好的蛋。从那以后,研究团队总共探索了几十个巨蜥隧道,有的里面有完好的蛋,有的里面有孵化过的蛋壳,还有一个甚至埋着一具雌性百眼巨蜥的骨骼……而每一个隧道,都有着相似的复杂结构。
挖这么深,有必要吗?
巨蜥产卵挖出的地下世界,按照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直道、螺旋道、产卵室。
最上方的直道部分经常有一两个转弯,通道下降的角度由此从垂直转为水平。螺旋的部分有2~8个旋,有的螺旋是顺时针向下,有的是逆时针,还有的会中途改变旋转的方向。螺旋隧道的下方是一个小小的房间,巨蜥在此产卵。
研究者发现,产卵室内的氧气含量足够,并没有充斥着太多土壤。在整个结构中,只有在产卵室、以及距离地面半米的入口,巨蜥妈妈才会把挖掉的土转移出去,直道、螺旋道内部则都堆积着挖掉的松土。产卵之后,雌性巨蜥会沿路返回,潜水一般游入隧道内自己辛苦挖掉的松土,破土而出。
中间螺旋的部分,一般有2~8个旋,有的螺旋隧道是左旋,有的是右旋,还有的隧道会在中途改变旋转方向 | 参考资料[5]
百眼巨蜥到底把卵产在哪里?此前人们从没找到过。肖恩研究爬行动物多年,但研究巨蜥时仍不禁多次自我怀疑。这其实情有可原,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爬行动物产卵时挖个25厘米就够了,深的也不过50厘米,而百眼巨蜥的隧道竟多为2.5米深,有的甚至深达快4米。“这个深度太荒谬了,”肖恩感慨道。
而百眼巨蜥的“姐妹”砂巨蜥(Varanus gouldii)挖得还要深,平均深度多达3米。研究者推测,这大概与栖息地的年降雨量有关,百眼巨蜥生活在大草原,而沙巨蜥生活在沙漠,年降水量仅为前者的三分之一。
上:中午温度近50℃,一只可能怀孕的雌性巨蜥从洞口爬出;
下:一只体型更大的雄性巨蜥走近洞口(雄性会挖洞吃蛋)。
| 参考资料[6]
研究团队收集了巨蜥隧道、产卵室不同时期的温度与湿度,发现距离地面较近的隧道温度会随着外面的季节上下波动,但是产卵室的温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研究也发现,地下1米和地下3米的温度差别并不大。既然挖一米就足够保证温度合适、蛋不会被炎热干燥的地表煮熟或烘干了,巨蜥为什么还要费劲挖那么深呢?
因为底下的土壤更湿润。
研究显示,1米深或3米深的温度虽然差不多,但湿度不一样。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的湿度也显著增加——地下3米的湿度比地下1米的多了37%。研究者据此推测,巨蜥妈妈费老劲挖到那么深,或许是因为要到一定的深度,土壤才有适合胚胎安全且健康发育的湿度。
深度与土壤湿度 | 参考资料[5]
对于出生时没有父母照顾的动物来说,产卵地的选择非常重要。在长达8个月的孵化期里,巨蜥蛋要面临澳大利亚残酷的干旱季节。而在距离地表较远的地方,温度稳定,湿度也更适宜,巨蜥蛋的出生率、生存率也就更有保障。
螺旋,又是为了啥?
巨蜥的产卵隧道除了深,螺旋的特点也让人眼前一亮。但目前,巨蜥螺旋隧道背后的原因还未明确,可能的原因有多种。
研究者发现,巨蜥会把挖掉的土往后堆积,因此通道内都堆满着土。这种情况下,若是直直往下深挖的话,通道内就难以堆积前方挖掉的松土。但在螺旋通道里,沙土掉落时能被巨蜥的身体挡住,而与此同时,巨蜥前进时也在不停地转弯。
其次,巨蜥的挖掘行动一般发生于二月至六月之间,也就是当地的雨季快结束、旱季快开始的时候,这期间很有可能遇到暴雨。而螺旋隧道的内部表面积更大,更有利于排水,从而防止底下的蛋长时间被水淹着。
此外,螺旋走向似乎也能增加遇到适宜土壤的机会。其他的猜测还包括阻挡一些体型较大的捕食者吃蛋,减少旁边隧道的相互干扰……虽然尚无定论,但雌性巨蜥这一圈一圈地努力挖掘,应该和繁衍后代紧密相关,因为研究者发现,巨蜥因为其他用途(例如夏眠、觅食)而挖的隧道就不是螺旋的。
生态系统工程师
非洲和北美一些干旱地区的蝎子囊鼠等动物,海洋的一些无脊椎动物也会挖螺旋的地道,但都不会挖得像巨蜥的这么深。从入土挖洞,到产完蛋破土而出,雌性巨蜥通常需要花上7至10天。目前还不知道这期间它们消耗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又会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
然而,对于妈妈含辛茹苦挖下的螺旋隧道,巨蜥宝宝出生后却直接无视,它们选择另辟蹊径,自己冲破上方两三米的硬土,小小年纪就展露出非凡的挖掘技能。
通常情况下,一窝6~8只巨蜥宝宝会齐心协力,一起向上挖出一条笔直的通道。但鉴于出口的宽度狭小,每次只能容许一两只小巨蜥通过,研究者推测巨蜥宝宝们可能实行轮班制,交替挖土。
巨蜥宝宝(V. gouldii)破土而出时挖的地道,通常一窝共用一条隧道(见图右),但是也有例外(见图左) | 参考资料[4]
在地广人稀的荒野地区,巨蜥平时很少见,雌性巨蜥都很谨慎小心,但挖洞产卵时则喜欢扎堆。它们会把产卵的洞穴挖在同一块区域,研究者曾在一个客厅大小的区域发现了100多个巨蜥产卵窝。螺旋隧道之间彼此挨得很近,有新有旧,但并没有打通。这里的地下空间就像密布着盘根错节但又和谐共处的弹簧。
百眼巨蜥的姐妹砂巨蜥(V. gouldii)的地下产卵世界
| 参考资料[7]
挖好了隧道地洞,巨蜥之后每年还会重复利用。不过用久了,有些隧道会出现坍塌、合并等问题,但不管是闲置着还是废弃了,巨蜥的隧道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他种类的蜥蜴、以及蛇、蝎子、蜈蚣、蚂蚁、壁虎、青蛙、蟾蜍、甲虫等其他动物都会来此寻求庇护,或觅食,或筑巢,躲避捕食者与严酷的天气。研究者还曾发现,在一个巨蜥隧道里,住着418只蛙——它们钻入隧道内松弛湿润的土壤,消夏避暑。
这一切意味着,这些巨蜥不但是顶级捕食者,还是了不起的生态系统工程师(ecosystem engineer)。
说起生态系统工程师,我们常会想到修筑水坝的河狸、啄出树洞的啄木鸟等等……一直以来,爬行动物很少被认为是生态系统工程师,目前已知的只有陆龟、海龟。但现在我们知道,巨蜥也以一己之力庇护造福了周围许多动物,影响着自己所在的生态系统。
然而,这些巨蜥正在遭受着生存危机。1930年代,为了控制甘蔗虫害而引入的蔗蟾蜍(Rhinella marina)造成入侵,严重威胁了当地物种,其中百眼巨蜥受到的伤害最大——数量骤降90%。蔗蟾蜍能够分泌毒液,据称,巨蜥吃掉一只蔗蟾蜍不到30秒,就会中毒而死。
一只蔗蟾蜍的旁边,趴着一只死去的巨蜥 | Graeme Sawyer
澳大利亚北部地广人稀,百眼巨蜥也生性警觉,一直较为神秘。如今,人类刚发现其奇特的螺旋隧道、刚惊叹于它们的复杂行为、刚了解其重要的生态意义,却已经不得不开始思考:倘若失去它们,那个多样的地下世界是否也会坍塌。
参考文献
[1]Yong, E. (2021). The Atlantic. Atlanti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21/06/monitor-lizards-australia-dig-incredible-corkscrew-nests/619294
[2]Naish, D. Goannas Dig the Deepest, Twistiest Burrows of All.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tetrapod-zoology/goannas-dig-the-deepest-twistiest-burrows-of-all
[3]Monitor lizards’ huge burrow systems can shelter hundreds of small animals. (2021, January 2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monitor-lizards-huge-burrow-systems-shelter-small-animals
[4]Doody, J. S., McHenry, C., Brown, M., Canning, G., Vas, G., & Clulow, S. (2018). Deep, helical, communal nesting and emergence in the sand monitor: ecology informing paleoecology?. Journal of Zoology, 305(2), 88-95.
[5]Doody, J. S., James, H., Colyvas, K., Mchenry, C. R., & Clulow, S. (2015). Deep nesting in a lizard, déjà vu devil's corkscrews: First helical reptile burrow and deepest vertebrate nest.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16(1), 13-26.
[6]Doody, J. S., James, H., Ellis, R., Gibson, N., Raven, M., Mahony, S., ... & McHenry, C. R. (2014). Cryptic and complex nesting in the yellow-spotted monitor, Varanus panoptes. Journal of Herpetology, 48(3), 363-370.
[7] Doody, J. S., Soennichsen, K. F., James, H., McHenry, C., & Clulow, S. (2020). Ecosystem engineering by deep-nesting monitor lizards. Ecology, e03271-e03271.
作者:Cloud
编辑:游识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