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五号线10名遇难者信息得到确认,她们中有学生、有职员、有退休职工,然而更让人不解的是,10名遇难者中9名为女性。很多网友发出了“为何遇难者女性居多”这样的疑问,是巧合还是必然?自然灾害中难道真的存在性别差异吗?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
自然灾害存在性别差异吗?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2004年东南亚海啸,女性与男性遇难者的比例接近4:1;
2007年非洲暴雨洪灾,女性遇到这超过60%;
2011年311海啸女性遇难者约占55%;
从这些自然灾害后的数据可以看出,当面对自然灾害时似乎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所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高于男性。
为何会出现女性更容易受灾?此次郑州暴雨导致的地铁五号线被淹,10名遇难者9名是女性,很多网友将其归于女性身材较男性矮小,当水位上涨时会率先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从而推断身体是女性容易受灾的主要原因。
现实中,女性体质的确不如男性健壮,逃生速度往往较慢,但是仅仅用身体来解释自然灾害中男女遇难者的差异似乎有些牵强,特别在某些方面女性比男性更有优势,比如女性脂肪含量更高,在饥荒及干旱中生存具有优势,那么为何女性在自然灾害时(尤其是洪水及海啸)遇难者人数众多呢?
相比于男性,较少的女性具备游泳的求生技能,特别是在洪水、海啸这样的灾害面前,如果能掌握游泳这些技能会大大提高自己的生存率。
然而,与男性相比,现实中具备游泳这项技能的女生要少很多,造成这种局面有很多原因,主要有三点:
●传统观念:游泳过于暴露,不适合女生
游泳时泳衣往往较为暴露,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认为是一项不适合女生的进行的运动,所以很多家庭以此剥夺了女生学习游泳的机会。特别是在一些亚洲地区,由于信仰的原因,女生需要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着装相对暴露的游泳衣并不适合她们。
●地域观点:游泳无用论
很多地方认为女生平时在家呆着就好,可以学学针织刺绣女工,像游泳类似的技能这辈子也不会用到,特别是某些内陆地区,由于平时很少见到海,更不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学习游泳。
●消费观点:游泳性价比极低
孩子们学习游泳需要到游泳馆或健身房学习,很多家长认为性价比低,不仅浪费钱财还会耽误学习,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家庭愿意让孩子花钱去学习游泳。
这三种观点使男性掌握游泳技能的人数远远多于女性,当海啸、洪水、暴雨来临之时,虽然会游泳不代表一定会顺利逃生,但是不会游泳者发生溺水的概率大大增加。
游泳是一项必备的逃生技能与心肺复苏、地震逃生、火灾逃生一样,游泳也是一项必备的逃生技能。我们应该打破传统观念中女孩从小被要举止优雅,男孩则被鼓励蹦蹦跳跳、注重运动的观点,让更多人学会游泳,掌握这项必备的技能,这样灾难来临时,才可以完成自救,这也是我们应该过往那些悲剧中吸取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