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博物》编辑部去西沙群岛赶海的事情,大家还记得吗?今年,我们去海南快乐赶海啦!!!
海边的生物虽然多,但还是抓螃蟹最好玩!老唐号称“抓蟹专家”,但是没想到,这次老唐竟然……总之,场面一度非常焦灼!
来看看老唐回顾这次抓蟹事件。
抓沙蟹,不过如此嘛
如果你去海边,问当地人:“哪儿有沙蟹?”
他会告诉你:“到处都是啊!”
很多人习惯把沙地或滩涂上离水生活的蟹类,统统叫作“沙蟹”。比如在沙滩上搓小沙球的股窗蟹,在泥滩或者红树林里打洞的招潮蟹,还有生活在泥沙混和地带的短指和尚蟹等等。上面这三种小螃蟹,在动物分类学中也的确都隶属于“沙蟹总科”。
要说沙蟹,你肯定会想起来《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沙蟹汁”,这里的沙蟹汁是用短指和尚蟹制作的,因此很多人可能把短指和尚蟹当作“正牌”沙蟹。
气呼呼的短指和尚蟹
图片来源:《舌尖上的中国》
短指和尚蟹也实在好看,身体不是扁平的,而是像个小窝头,圆鼓鼓的。蟹壳淡蓝,白色步足基部鲜红,色彩搭配格外清新。
短指和尚蟹:你说谁手短!
短指和尚蟹性格温和,跑得也不快,实在跑不掉,就用大螯快速挖沙,扭转身体钻进浅沙中躲藏。人拿手指轻轻一抠就能抓到它,简直毫无难度。
到了繁殖期,它们更是会成千上万地聚集在海滩,赶海者可以不用任何工具,一捧一捧地捡拾,一会儿就抓得盆满钵满。
多到捡不过来的沙蟹
图片来源:《舌尖上的中国》
然后,就变成沙蟹汁了
图片来源:《舌尖上的中国》
短指和尚蟹好捉,股窗蟹也基本没难度:它们经常会沉迷于用沙球摆出精巧的图案,忘乎所以,所以只要在这些“海滩艺术家”远离洞穴的时候下手,就十拿九稳。
中型股窗蟹:你是一只成熟的螃蟹了,不要老玩沙子
招潮蟹稍微难一点,但只要你有耐心,安静地守在洞口,等它完全出洞之后封住洞口就可以了,因为招潮蟹跑起来也不太快。
弧边管招潮蟹
三种“沙蟹”我都抓过,感觉抓“沙蟹”也就不过如此嘛。
这次来万宁赶海,朋友说有一处海滩晚上沙蟹超级多,问我要不要去试试,我便得意洋洋地分享了之前轻松抓“沙蟹”的经验。朋友闻言神秘一笑,说:“这可是大名鼎鼎的角眼沙蟹,也叫‘沙马’‘跑马蟹’,跑得超快,一般人根本追不上它。” 而且这种沙蟹成年后能长到小孩拳头那么大,煲粥特别鲜美,有一种其他蟹类没有的味道——嘿,说到吃的,我就来劲儿了啊!
我快速一查,角眼沙蟹隶属于沙蟹总科-沙蟹科-沙蟹亚科-沙蟹属,好家伙,这才是根正苗红的“沙蟹”!沙蟹属在国内一共5种,角眼沙蟹是其中个头最大、奔跑速度最快的。既然这么有难度,号称抓沙蟹专家的我必须试试看!
角眼沙蟹,因为眼睛上方“长角”而得名。
角眼沙蟹也太难抓了吧!
吃过晚饭,我们带上强光手电和抄网出发了。刚到海滩,就看到一对父子正在沙滩上挖着什么。过去一问,果然也是抓沙蟹的。
沙滩上密密麻麻的圆洞口,是沙蟹给自己挖的庇护所。挖开洞穴,便有可能在里头抓到沙蟹。这些洞看着都不大,也就两根手指粗细。听他们说,如果洞穴走向看起来比较倾斜,最好先插一根有韧性的枝条进去,这样在挖的过程中,始终能找到洞穴的位置。
如果洞穴比较垂直,则可以抓一把干沙子灌进洞,直到把洞口灌满,在潮湿的沙层里,干沙子也能始终引导你找到洞口的方向。通常挖个30厘米左右,就能捉到沙蟹了,不过都是中小型的。
这是角眼沙蟹小时候,身上布满花斑,想要在碎砂砾中找到它可不容易。
图为雄性角眼沙蟹钻出洞穴。雄性角眼沙蟹的“眼角”会比雌性更长一些。
朋友说他知道一个好地方,沙蟹都是大块头!赶到那里,我很快发现了一些有小拳头粗细的洞口,找到宝了,这里面肯定有大家伙!
我试着挖了一下,但只带了一个小铁铲,于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了快半米,铲子断了,洞口也消失不见,也没看到沙蟹的影子……
抓个沙蟹,我容易吗我!
拍摄:吴海峰
朋友走过来问:“你挖之前看到螃蟹了吗?”我摇了摇头。原来,挖之前要先观察一下洞口周围的沙子:
如果这洞有沙蟹居住,它反复进出,会留下新鲜足迹;如果洞周围平平的,很可能就是废弃洞穴。而且,即使是有足迹的洞,沙蟹也可能出门觅食,不在家……
所以要亲眼看到沙蟹回到洞里,再下手挖,这样才能避免挖半天只挖了个寂寞。
这么挖太累了,再说我的铲子也坏了,干脆还是直接抓吧!我用强光手电沿着海滩向前一照,本来正在潮线上滤食的沙蟹,被光柱扫到,顿时拔腿狂奔。远远望去,大大小小、数量惊人的一片灰白色颗粒突然运动,快得像被风吹散的一把沙。
海边的沙蟹
图片来源:纪录片《蔚蓝之境》
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朋友说,他们小时候抓沙蟹,会几个人手拉手成排在海滩上走,用力踩出深深的脚印。然后安静地等一会儿,待沙蟹们集体出洞觅食时,再狂奔驱赶。
有些沙蟹慌乱中找不到自家洞口,就会躲进凹陷的脚印坑,过去把它抓起来就行。我们也试了试,但今晚的沙蟹格外聪明,要么只在洞口周围活动,要么直接飞奔入海,没几个青睐我们的脚印。
看来我得自己摸索方法。我观察到,小个儿的沙蟹更喜欢往岸上跑,大个儿却爱“下海”,往洁白的浪花里一钻,身影就消失了。浪花退去,只剩一片平平整整的沙子。
飞奔的角眼沙蟹
拍摄:吴海峰
奇怪了,生活在陆地上的沙蟹,本来不擅长游泳,也不能长时间待在水里呀?
很快我就发现,那些大沙蟹跑到海里,并没有随水而去。它们趁着海浪涌上来、把沙子弄松的时候,就赶忙压低身体,在沙上刨个浅坑卧下去,这样就可以瞬间“隐身”;等第二个浪头来袭时,快速起身,在白色泡沫的掩护下,随波逐流漂移到几米外,重新上岸。
角眼沙蟹会成群结队地在潮线附近“干饭”:海浪退下去的瞬间,它们迅速滤沙觅食,海浪再次袭来,它们就快速移动躲开,好像生怕被海水打湿“脚尖”。跑得太快,腿都出现了残影。
看穿了隐身术,抓沙蟹就容易多了:我只需在它跑下海的时候疾步追上;锁定它刨坑浅藏之处;趁第二个浪头来之前,把抄网在那个位置一扣,连沙带蟹猛地抄起来——几乎每次都能成功捉到,而且都是超级大个儿!
嘿,这不就逮着了吗!
后来有一晚路过一片泥沙混和的滩涂,居然也发现了大量角眼沙蟹。深夜时分,这些家伙都跑到离巢很远的泥滩上觅食。在这里抓就更容易了。
我靠近时,它们会快速跑出一条弧线。但因为“离家”太远,只能临时找个浅水坑,扒拉两下躲起来。我只要用手电一直照射那个位置,过去把它摁住就行。
总之,沙蟹跑得好快,估计它心里不怎么快乐,但我追得好快乐!
那晚我们抓了小半筒沙蟹,有角眼沙蟹,也有中华沙蟹。仔细检查后,把个儿小的、抱卵的母蟹都放掉,剩下的带了回去。想知道这些沙蟹结局如何,请看《博物》杂志8月刊~
嘿嘿,小沙蟹跑不掉了!
这次可不止老唐去追沙蟹,《博物》整个编辑部都去赶海了!!!
今年我们选择去海南万宁、陵水赶海,在8月新刊中,给大家分享了看到的各种海边生物,苏编辑还自制了很多渔具去海边钓鱼,还有水下摄影师张帆给大家分享了万宁周边的黑水拍摄……
撰文、摄影 | 唐志远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
来源 | 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