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互相讨厌的奥运与气候

脑极体
从技术协同到产业革命,从智能密钥到已知尽头
收藏

东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火如荼”不仅指代比赛激烈,还包含字面意义。无论是运动员、志愿者、媒体的发声,还是经常出现的中暑与高温影响比赛消息,都在传达着同样的声音:这是一届充分展示了全球变暖问题的奥运会。

除了在奥运赛场上,气候正在带给室外项目运动员以严酷考验。在全球各地,气候似乎也非常不喜欢这个奥运季。整个7月,美国西部高温引发大范围山火,欧洲陷入旷日持久的洪灾。河南暴雨和台风烟花给我们带来了切肤之痛。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正在提醒我们不只是奥运比赛才激烈。

这一届东京奥运会,其实一直都把绿色环保理念作为主题。主办方东京奥组委多次强调了奥运的3R理念,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回收”(Recycle)。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神奇操作,比如被反复提到的奥运村纸板床。

但尽管如此,奥运和气候之间的关系似乎依旧没有得到好转。商业化的全球体育赛事,与全球气候治理和降低碳排放之间,似乎始终是难以调和,彼此讨厌的关系。

对于这届奥运会,除了“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原则之外,还有更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东京,真的太太太热了

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射箭女子排名赛中,白俄罗斯奥委会代表队的选手斯维特兰娜·格姆博耶娃中暑晕倒。当时,射箭场馆气温达到34°。这对于穿着厚重比赛服,又来自北方国家的选手来说感受可想而知。

这并不是个别案例,仅仅在24日至28之间,东京奥运会就有20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中暑,数名运动员因高温影响了比赛。气温炎热加上东京独特的地形环境,带来了异常潮湿的气候环境,进而变成了带给选手的“双重暴击”,俄罗斯网球选手丹尼尔·梅德韦杰夫甚至表示自己由于过于潮湿而“无法正常呼吸”。

气候湿热的另一个影响发生在水里。奥运刚刚开赛就被热烈讨论的一件事,是铁人三项比赛中发生了很多参赛选手呕吐的情况。原因在于东京湾的水实在太脏太臭了。而原本具有比赛条件的东京湾之所以变成臭水塘。核心原因就在于天气过于湿热,导致水底排污上涌,同时水温过高导致微生物腐败。在水温接近30°,聚齐了脏、热、臭、湿四大难题的东京湾,选手还要奋力游泳,这可真的是难上加难。

其实,东京湾夏季的水质问题并不是突然出现,2019年在东京湾举办的水上比赛中就已经出现了运动员中暑接受治疗的问题。而东京的夏季高温逐年严重更是不争的事实。2020年夏天,东京有超过200人死于高温,刷新了历史纪录。今年东京奥运会马拉松等项目也改到了札幌举办,可见主办方也知道东京的夏季气候并不适合运动。

那么既然气候条件如此恶劣,为什么东京奥运会一定要在夏季举办呢?这就又牵扯出全球赛事的利益分配问题。要知道,1964年东京奥运会就是10月举办的,显然当时是考虑到7、8月高温难耐。但随着奥运转播权变成最大的收益来源,夏季奥运只能跟7、8月这个职业体育赛事空窗期牢牢绑定。否则一旦与各个国家主流联赛发生冲突,不仅各个体育组织的商业利益要受到削弱,转播收益更要遭受巨大挑战。

好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严峻,国际奥委会已经宣布此后奥运会举办将更多考虑气候灾难造成的影响。在下一届巴黎奥运会中,主办方肯定要花更多心思来应对气候的“敌意”。

今年嘛,大概就只能硬抗一下了。

冬奥和雪的微妙关系

夏季奥运会要面对极端天气和持续增长的全球高温,冬奥会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同样是面对全球变暖,冬奥会的苦恼在于:雪去哪了?

大家开始关注冬奥会冰雪项目没有雪,是在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上。当时索契冬奥会的投入超过了500亿美元,数倍于此前预算,甚至高过了此前所有冬奥会的总和。那这些钱花在哪了呢?其中比较明确的一个高额花费,就是造雪。

索契冬奥会最终部署了450台造雪机,把87000立方米的水变成了雪。除此之外,那一届冬奥会还广泛应用了留雪、存雪技术,把大巴积攒下来的雪投入到了雪上项目中,最终才确保索契这个夏季避暑天堂,没有在冬奥会期间遇上巨大尴尬。

这种“缺雪症”到了平昌冬奥会也没好转,韩国不仅为提前几年开始存雪,建立了规模庞大的仓库,并且还进口了上百台造雪机,花费了巨大的造雪成本。平昌冬奥会的预算本来是7万亿韩元,最终却花费了28万亿韩元,超支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存雪和造雪。

事实上,开展大规模全球性的冬季奥运会,尤其是雪上项目奥运会正在变成愈发艰难的一件事。有研究表明,1924年以来举办过冬奥会的21个城市,其中有8个将随着全球变暖在2050年再也不具备举办冬奥会的可能。伴随气候变暖,雪线上升,更现实的问题是雪上项目的学习、训练、商业比赛变得愈发艰难而昂贵。这将从参赛者的角度影响冬奥会的持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在存雪、造雪的基础上,大规模使用室内滑雪场馆,改变雪上项目对环境和气候的高度依赖。并且北京冬奥会还将引入目前最环保节能的制冷技术,确保冬奥会的环境适配性。

整体而言,冬奥会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愈发紧张。也许科技是缓和这种紧张的唯一办法——至少是暂时的办法。

臃肿的全球赛事,不堪重负的飞机

这届奥运会是空场举办,虽然少了很多氛围,但在防疫方面确实显得非常必要。而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声音十分支持空场比赛:全球观众不用大老远飞到岛国日本,对降低碳排放实在太友好了。

虽说全球变暖给奥运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但奥运、世界杯为代表的全球性体育赛事,其实也给气候带来了不小麻烦。当一项比赛需要在短时间内聚集来自全球的运动员、工作人员、裁判、媒体、赞助商,以及成千上万的观众,直接造成的影响是在短期内形成航班饱和,进而形成数值爆表的碳排放。

如今国际性赛事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负担巨型赛事变得愈发不可能。比如东京奥运会就要将部分赛事分散到日本其他地区举办。这其中有城市承载能力的限制,比如交通和物资调配的极限;也有气候环境方面的考量,比如举办地气候并不适合所有比赛。而更多的,是利益分配与成本压力上的问题。一个城市、国家单独举办大型赛事经常让举办地不堪重负,陷入经济危机,但也有很多地方希望能够承担一部分赛事,以此提升地区形象,振兴旅游经济。

这种情况让联合办赛、多地举行不断变成新常态。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就是刚刚结束的欧锦赛,在整个欧洲12座城市举办。这其中当然主要是疫情的影响,但这种把比赛变得越来越“臃肿”的思路,正在不断被认同甚至强化。

多地举办赛事,让运动员、工作人员,以及无数爱好者必须来回飞行来跟上快节奏比赛的进度。比如刚刚这届欧洲杯,如果你是某支球队的死忠,那可能要在20天内飞行数座城市,横跨上万公里来追随球队。这造成的碳排放负担可想而知,尤其这种能源消耗总让人感觉有点不是滋味。

2026年的世界杯,将由加拿大、美国、墨西哥联合举行,期间很可能产生多达360万吨的二氧化碳。

彼时赛场里,略显疲惫却异常兴奋的球迷,可能将诉说某种人类对于气候的真实态度。

商业体育的另一面

奥运精神代表着很多人类宝贵的美德,其中就被注入了绿色、环保、节能的这一种。但如果我们仔细掰扯,会发现商业体育在很多时候是跟环保、节能背道而驰的,并且这种背离的趋势很难得到调和。

比如说,商业资本的驱动下主办方必然希望赛事更加激烈、参赛队伍水平更高、关注用户不断增加,这就造成了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界杯,都在想办法整出一些新花样。奥运会中,五花八门的新项目上马,更多运动员加入进来。而世界杯开始了义无反顾的扩军进程。我们无需评论这些发展的好坏。单就气候来说,不断扩大的全球性赛事必然导致碳排放持续增加,并且给地区环境带来巨大考验。

另一方面,气候因素给体育带来的影响,也并不是由人类来共同承担。那些掌握着商业权力的资本、体育协会与俱乐部,其实很难被气候问题造成任何影响。但某个偏远地区的足球场受灾,毁灭的可能就是这个小镇的足球梦。

体育总是在宣扬绿色环保,我们想起体育时也会想到那些美好、本真的东西。但大规模,商业化的体育却可能事与愿违。

全球化赛事和硕大的商业利益,是有可能让体育出界的,就像桥本大辉的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