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一直都是很多网友熬夜也要追的直播,这次的东京奥运会也不例外,大家的热情并未减弱。只是这次的东京奥运会带给大家的除了惊吓外更多的是让人大跌眼镜,开幕式的造型就不提了,裁判的显失公平一度让大家异常愤怒。但是,跨性别举重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这件事情让大家的愤怒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极点,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跨性别举重运动员为何如此让人愤怒!
01,跨性别举重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
————————————————
43岁的新西兰举重运动员劳雷尔·哈伯德(Laurel Hubbard)首次参加女子重量级比赛,她代表新西兰参加女子87公斤以上级角逐。
哈伯德出生时是男性,在变性之前也曾作为男子运动员参加过比赛,十几年前退役。但在2013年,哈伯德开始接受激素疗法以转变性别,意图重新投入举重比赛。这次,她将成为首位参加奥运会的公开身份的跨性别女性运动员。
02,如此操作对其他运动员将意味着什么?
—————————————————
男性女性存在客观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我一直反对在平权上忽视男女性别差异的问题。
事实上,这种数据随手可见,就以我国一个非常大规模的数据来看,2009年6月2日由卫生部正式公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可有略见一端。
基本上,二者呈现了明显的差异,这是基于非常大规模的群体研究结果。
我做个曲线图,蓝线是男性,橙线是女性
上面是1岁以内的按月分布情况,可以看到这条曲线差异一直在。
而即便是发展到1-7岁之间,这个差距一直存在。
至于进入青少年到成年,更是如此……
基本上在所有大规模群体数据中,男性都要比女性总体体重更高一些。
而对于举重这种对体重要求十分高的,甚至用体重来定级的,那么是十分不公平的。
所以,这种以牺牲其他群体正常利益为代价的保障“公平”,不要也罢。
03,男女在各项力量方面的客观差异
———————————————
男女在各项力量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比如大学生体育测试里面指标就可以看出对男女性的要求差异存在。
————————————————
说到这里,大家都已经非常明确了,男性女性存在的客观差异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说,跨性别举重,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开端。
长此以往,那以后是不是“心理上”的性别认同也可以作为判断性别的标准了?
甚至,在某一阶段的性别认同?甚至是激素使用都可以作为标准了?
这样下去,女性会被排除出运动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