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看汉朝数学家怎样解方程组: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 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图3-2)
这道题出自古代中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成书于汉朝。禾是稻子, 秉是“捆”“束”的意思,将上述文言翻成大白话,意思是这样的:
优质稻子3 捆,普通稻子2 捆,劣质稻子1 捆,能碾39 斗米;
优质稻子2 捆,普通稻子3 捆,劣质稻子1 捆,能碾34 斗米;
优质稻子1 捆,普通稻子2 捆,劣质稻子3 捆,能碾26 斗米。
如果有优质稻子、普通稻子、劣质稻子各1 捆,各能碾多少米呢?
让初中生解这道题,会用x、y、z 分别代表优质稻子、普通稻子、劣质稻子各1 捆所能碾出的稻米,然后列方程组如下:
这个方程组怎么解呢?需要逐个消元,各方程左右项分别乘以某个常数:
拿②减①,得到④ 5y+z=24。拿③减②,得到⑥:3y+15z=54。将5y+z=24 的左右项各乘以15,得到⑦:75y+15z=360。
拿⑦减⑥,得到 72y=306,求出 y=4.25。 再将 y 的值代入 5y+z=24,求出 z=2.75。 最后将 z 和 y 的值代入 x+2y+3z=26,求出 x=9.25。 x、y、z 分别是 9.25、4.25、2.75,说明 1 捆优质稻子能碾 9.25 斗米,1 捆普 通稻子能碾 4.25 斗米,1 捆劣质稻子能碾 2.75 斗米。 汉朝数学家解方程组,也要逐个消元,但是过程特别麻烦。他们必须用算筹 在地上摆出一个矩阵,该矩阵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下:
右边那列 3、2、1、39,表示 3 捆优质稻子、2 捆普通稻子、1 捆劣质稻子 能碾 39 斗米,相当于方程 3x+2y+z=39。 中间那列 2、3、1、34,表示 2 捆优质稻子、3 捆普通稻子、1 捆劣质稻子 能碾 34 斗米,相当于方程 2x+3y+z=34。 左边那列 1、2、3、26,表示 1 捆优质稻子、2 捆普通稻子、3 捆劣质稻子 能碾 26 斗米,相当于方程 x+2y+3z=26。 汉朝数学家通过变换矩阵来消元。《九章算术》里记载的第一步变换是“以 右行上禾,遍乘中行”,也就是用右列第一项的数字 3,去乘中间那列的每一项。 乘过以后,原始矩阵变换如下:
然后让中列每一项减去右列对应项的某个常数倍(这里取 2 倍),矩阵变 换成:
然后“又乘其次,亦以直除”,将左边那列也乘以某个常数(这里乘以3), 让左列减右列,得到:
然后“以中行中禾不尽者遍乘左行,而以直除”,让左列乘以中列未消去的中间项5,再减去中列各项的某个常数倍(这里取4 倍),得到:
经过以上四步变换,左列数字出现了两个零,相当于消去了两个未知数,只剩下36 和99,相当于36z=99。99 除以36,得到z=2.75。
沿用前面的变换方法继续消元,并代入求解,得到x=9.25,y=4.25,方程组被完整求解。
汉朝还没有小数,汉朝数学家只能用分数来表示小数。在《九章算术》里, 这道题的答案是“上禾一秉,九斗四分斗之一;中禾一秉,四斗四分斗之一;下禾一秉,二斗四分斗之三”。用现代话讲,优质稻子每捆碾米九又四分之一斗, 普通稻子每捆碾米四又四分之一斗,劣质稻子每捆碾米二又四分之三斗。
将方程组写成矩阵的形式,再用矩阵变换来消元,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这是汉朝数学家求解方程组的方法,也是过去两千年间古代中国绝大多数数学家求解方程组的经典方法(图3-3)。现代高中生或者大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线性代数时,遇到比较复杂的方程组,也要把方程组转化成矩阵,再用矩阵变换来消元。由此可见,古代中国数学家用矩阵求解方程组的方法实在是非常经典。
延伸阅读:《武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