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个美好的日子,牛郎织女这对跨物种异地恋在今天终于得以团圆。值此爱侣团圆时刻,不如一起来看看茫茫深海中,一类特别的鱼类情侣为了永久脱单而做出的那些惊人举动。
在我馆的生存智慧展区、上海故事展区,就展示着这样一类神奇的鱼。它们大多没有矫健的身形、鲜艳的鳞片,还奇丑无比、行动缓慢,一些生活在深海的类型,还将背鳍上的一根棘刺特化成了可以发出生物光的“灯笼”。
你猜到这是什么鱼了吗?鮟鱇鱼,也叫灯笼鱼。
善于捕食的它
鮟鱇鱼,泛指鮟鱇目Lophiiformes鱼类,其下可分为5个亚目,18个科,约376个物种(数据来源于Fishbase)。
这是一群高度多样化的海洋鱼类,在全球海洋中都有分布。有些类型在浅海底栖生活,腹鳍通常特化成手掌状,方便爬行,通常体态扁平,仿佛被从天而降的五指山拍扁了似的,比如具有食用价值的黄鮟鱇Lophius litulon。有些类型甚至能待在2500米的海洋深处,比如角鮟鱇亚目的成员。
蕾鮟鱇Lophius budegassa
图源:https://www.reeflex.net
当然啦,并不是所有的鮟鱇都长的那么随便,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浅水海域的躄(bì)鱼科长相就很斑斓,常潜伏于海湾滩涂、浅海岩礁、海藻丛生处和珊瑚丛中。它们的胸鳍延长具柄,前端呈趾状,就像是青蛙的脚一样,可以支撑身体。所以又叫青蛙鱼(frogfish)。
浅海珊瑚礁底栖的白斑蹩鱼
Antennarius pictus
图源:参考文献3
庞大的嘴巴张开,能看到参差不齐的尖细牙齿,背部的一根棘刺或发光、或拟态其他小动物,是引诱猎物上门的重要钓具。
角鮟鱇亚目的“钓系美鱼”
图源:参考文献1
那些底栖生活的类型喜欢懒洋洋地趴在海床上,凭借泥沙般暗淡的体色,在昏暗的深海隐身。它们一天的口粮全靠头顶的钓竿,时不时舞动着,吸引不明真相的鱼虾前来。待到猎物上门,鮟鱇鱼瞬间五脏庙洞开,迅速地把猎物一口吞入腹中。果然,想宅家办公,还得有些真本事啊。
死了都要“爱”
神奇的鮟鱇鱼不仅身怀捕食绝技,一些深海类型还有独特的恋爱方式。而这其实是为了应对杳无“鱼”烟的深海环境。深海角鮟鱇是如何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呢?
当角鮟鱇出生以后,他们便踏上了寻找“爱情”的旅程。有意思的是,雌、雄角鮟鱇的体型相当悬殊,雄鱼体型可能不足雌鱼的十分之一。最极端的情况下,雌性体长是雄性的60倍,体重是雄鱼的50万倍。
科学家发现角鮟鱇亚目下的弱棘鮟鱇Leptacanthichthys gracilispinis和棘头光棒鮟鱇Photocorynus spiniceps的寄生性雄鱼体长7mm左右,如果科学家发现的雄鱼为成年个体的话,这将是目前为止体型最小的脊椎动物。
为了增加“邂逅”机会,雄鱼通常长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硕大的鼻孔。
新西兰树须鱼 Linophryne arborifera 雄性
体长1.85cm
图源:参考文献2
而雌鱼则会释放出信息素、通过钓竿发出生物光来吸引对方。等雄鱼找到心仪的小姐姐后,便会咬住雌鱼的身体侧下方来表示心意。
雄鱼和雌鱼从此便绑定在一起,先是表皮层、然后是真皮层,再是组织,两条“相爱”的角鮟鱇会逐渐相通、融合。之后,娇小的雄鱼便会开始依靠雌鱼供给的营养过活。
异梦鮟鱇Bertella idiomorpha
雄性性寄生在雌鱼身上
图源:参考文献2
如果你以为雄性角鮟鱇就是个吃软饭的家伙,那可就小看他了。此后,雄鱼身体内的器官开始慢慢地退化和消失,仅剩下用于繁殖的精巢。
最终,雄鱼会变成雌鱼身上的肉突,完成自己延续后代的重任。科学家把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性寄生,有了精巢所提供的精子,雌鱼便能随时随地给卵子受精,产生下一代,俨然是个雌雄同体。为“爱”牺牲的角鮟鱇小汉子真有勇气呢!
当然,并不是所有角鮟鱇都爱的如此难舍难分,有些类型只在繁殖期发生雄性依附雌性的情况。也不是所有角鮟鱇都一夫一妻,科学家就曾经发现过1雌8雄的情况。
一妻多夫的角鮟鱇物种
独树须鱼 Haplophryne mollis
图源:参考文献2
番外篇
如果角鮟鱇小汉子一直没有遇到心仪的对象,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越长越大,终有一天会发生性转,成为一条“钓系美女”。
参考文献:
1、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Deep-sea Anglerfishes of the Suborder Ceratioidei (Teleostei Lophiiformes) Based on Morphology
2、 Dimorphism, parasitism, and sex revisited: modes of reproductionamong deep-sea ceratioid anglerfishes (Teleostei: Lophiiformes)
3、 http://tolweb.org/Lophiiformes/21989
科学审核:
郦珊 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
编辑:一星期
END
本文来源:“上海自然博物馆”(ID:snh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