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爷爷奶奶看书或者看手机的时候,眼睛离的越来越远,这是什么原因呐?
一、老视的概念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眼睛调节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出现视近困难等症状,以至于在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其屈光不正矫正的基础上附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的近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通常称之为“老花”或者“老花眼”。
二、老视的发生发展
1、年龄与调节
老视的实质是眼调节能力的减退,年龄则是影响调节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调节即视近物时眼球屈光力的增加,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悬韧带的松弛和晶状体的塑形、变凸来实现的。
晶状体在一生中不断增大,因为赤道区上皮细胞不断形成新纤维,不断向晶状体两侧添加新的皮质,并把老纤维挤向核区。于是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密度逐渐增加,弹性逐渐下降,变得越来越僵硬而导致其调节能力随着年龄增加而呈现绝对性下降趋势。
晶状体失去弹性,睫状肌力量减弱
在人生的早期,人眼的调节能力是很大的,约为15.00-25.00D;随着年龄的增大调节力也在逐渐下降,每年大约减少0.25-0.40D。
到了40岁左右,眼的调节力已经不足以舒适地完成近距离工作,“老花”在这些人中开始出现。到了50岁左右,调节力更低,大部分都需要进行老视矫正了。
当人们视近所使用的调节小于调节幅度的一半以下时,才觉得舒适并能持久注视;若所需要的调节大于调节幅度的一半时,则很有可能会出现老视症状。
随年龄而下降的调节幅度示意图
2、老视发生发展相关的其他因素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人,老视的发生也会有的人早一些,有的人迟一些,这说明除了和上述的调节幅度密切相关外,老视的发生和发展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1)原有的屈光不正状态。
(2)用眼习惯。调节需求直接与工作距离有关,工作距离越近则其调节需求越大。因此,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容易出现老视症状,他们比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出现老视要早。
(3)身高。个子较高的人则相应手臂更长,因此他们可以把阅读物放的更远以提供更大的工作距离,这是一种减少调节需求的方法,因此高个子的人出现老视症状要晚一些。
(4)地理位置。由于温度对晶状体的影响,生活在气温较高地区的人们会较早的出现老视症状。
(5)药物的影响。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忧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痉挛药和利尿药等患者,由于药物对睫状肌的作用,会较早的出现老视。
三、老视的矫正
佩戴框架眼镜以补偿调节力的不足,是最经典有效的矫正老视的方法,根据镜片的设计不同,框架眼镜又分为单光镜、双光镜和渐进多焦镜三种基本类型。
1、框架眼镜
(1)单光镜:适用于近距离工作。一般用于正视,同时视远、视近切换率低的老视者使用。
(2)双光镜:佩戴双光镜省去了老视者频繁切换远用、近用眼镜的不便;同时,由于镜片的两个区域存在陡然不同的屈光力,所以双光镜片不可避免的存在像跳和像位移的光学缺陷。
(3)渐进多焦点镜:在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均可提供清晰的视觉,镜片外表比较美观。
2、接触镜
用于老视的接触镜有两种矫正方式:同时视型和单眼视型。同时视型接触镜的验配,视远屈光度数正常的佩戴者成功率较高;单眼视又称为“一远一近视力”,该方法将一眼矫正视力用于看远,另一眼矫正视力用于看近。
3、手术治疗
老视的手术治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矫正老视为目的而开展的手术,包括角膜激光手术、射频传导性热角膜形成术和巩膜扩张术;另一类是在进行老年性白内障或其他眼内屈光手术时,利用晶体技术同时达到改善老视的目的,包括调节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和非调节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
儿童视力健康科普馆
儿童视力保健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专注儿童视力健康与你一起护航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