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以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掀起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热潮,这也表明业界呼唤了四五年的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开始启幕了。据《流浪地球》官方微博2月26日发布的实时信息显示,这部电影票房突破了44亿元;同时北美地区票房也将近500万美元。
有人曾经说“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而今《流浪地球》则展示出中国的科幻电影具有了冲击国外科幻大片的能力。当然在电影热映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关于这部影片的剧情、科学性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意见相左的观点。而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在线下也召开一系列有关科幻电影发展的座谈会,其宗旨也不外乎总结经验,研讨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发展的方向,助推中国科幻电影的深入发展。
随着《流浪地球》的热映,我们也有必要静下来思考,这部电影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
和任何一部科幻大片一样,观影之后都会有严谨的科研工作者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星际穿越》如此,《火星救援》如此,《流浪地球》亦不能免俗。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观看科幻电影不一定或者说并不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至少有一些专家就曾表达过“科幻非科普,魅力在想象”的观点,既然有想象的成分,那其中也必然会有很多与科学有出入的地方。
《科幻剧场》节目曾有过这样一句广告词:“来自于科学真理的激动人心的电视剧……真了不起,因为它是科学!引人入胜,因为它是虚构的!”所以某些错的不太离谱的科学问题应该能够在科幻影片中做到“瑕不掩瑜”。当然也有一些科研工作者借此机会开展了科普,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比如中科院计算所王元卓研究员给女儿手绘的《流浪地球》讲解图,被《人民日报》等几十家媒体官宣,微博阅读过亿人次,有数万人评论;再比如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陈征,也应广大听众要求,在中国科技馆连做了两场有关《中的基础物理》科普报告。当然,即便无法溯及既往,我们也可以在未来的科幻电影制作中去完善或者说修补科学性存在不足的地方。
在2018年中国科幻大会期间,刘慈欣曾经表示,创作科幻小说需要深厚广博的科学知识、且紧随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和成果, “科学就是科幻小说的故事资源,科幻小说也不可能走到科学的前面。”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幻的发展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科幻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也离不开广大公众对科学认知程度和鉴赏能力的提升。而这些方面的发展则需要我们从更广泛的基础性工作上做起,包括正规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科学普及和科学文化的培育。
当前,科学尚未成为主流文化,科学与文化的交融还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长期以来,在让科学大众化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种观点就是要让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即所谓的education加entertainment),或者说寓教于乐,这样有利于激发起公众了解科学的热情,也能够有效地促进科学的传播与普及,进而促使公众主动自发地去从多种渠道获取个人感兴趣的科学知识。
当然,这一切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氛围的培养。在影视方面就有必要推动更多科学元素的注入,让科学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之中,这样会对科学的传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说《流浪地球》的热映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时机,让我们可以从多种视角去探讨如何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情,以及如何让科学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
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有益尝试也值得我们借鉴。举例来说,美国科学院设有科学与艺术交融项目,该项目的目标就是向影视作品推荐科学家,协助创作剧本,为艺术作品提供更多的科学性支撑。该项目设立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在《生活大爆炸》《寻骨识踪》等热播影视中,都可以看到科学的影子。这种把科学与某种艺术体裁结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把科学传播融入到大众文化之中。
从中影股份购买小说版权到电影《流浪地球》2019年初的正式上映,前后共经历了六七年时间。上映后,它不仅创下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最高票房记录,而且很多方面也创造了不少个“第一次”,这些“第一次”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科幻电影制作的一笔宝贵财富。这其中包括特效制作方面积累的经验,7000人幕后团队的磨练,以及未来科幻影片制作各个方面人才的培养等。待《流浪地球》热潮过去之后,这些沉淀下来的“资产”不会也不应该继续“流浪“,而应该让其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从各个方面继续助力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和壮大,培育具有中国文化自信的科幻土壤。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停下来思考和总结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我们期待着以《流浪地球》为开路先锋的中国科幻电影再启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