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我们首先提醒大家的是,此处为的糟牙,并非“后槽牙”的“槽”。
这个糟牙,实在让我们伤了一下脑筋。
上周,我们做了一台鼻中隔肿物的手术。由于鼻中隔已经严重狭窄、变形,气管插管只能由口腔进行。
但是,这个老大爷的牙非常不好,可以用“一口糟牙”来形容。确切的说,应该是几颗糟牙。只不过,这老大爷仅剩的几颗牙却分布于何处,因此不得不用“满口”来形容。
头面部手术,尤其是涉及呼吸道的手术,尤其让我们麻醉科“紧张”。这是因为,在病人手术过程中,呼吸道是不容有失的。
目前,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的麻醉意外,都是呼吸道出的问题。以目前麻醉学科的发展状态,如果做好呼吸和循环两大系统的稳定,患者出问题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正因为此,主任刻意把这台老年且涉及呼吸道的手术安排给了我。
看到排台之后,我并未多想。作为高年资医生,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各类疑难问题。
然而,当我去病房访视这个患者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犯了难。
我难的,并不是他的年龄大,也不是他有一些高血压的问题。而是,他的牙非常的糟。
有人说,就一个牙的问题,有什么纠结的呀?
这是因为,在实施全麻的时候,我们麻醉医师要在患者口腔内插入一根塑料管进入肺部。这根塑料管,就是患者的生命通道。
在建立这个安全气道的时候,几乎都会用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插管设备。而在这个过程中,很难避免接触牙齿。
老大爷的这几颗牙,目测过去,几乎都是小细根那种。问他活不活动?他也没掖着藏着,直接说都活动、快掉了。
和他儿子沟通的时候,儿子的意见很明确:掉了就掉了。但在征求他本人意见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尽量别弄掉”。
一句“尽量”,我的压力陡增。
回到科室后,我反复琢磨:该用哪种插管工具呢?
目前,大部分都用直视喉镜或者可视喉镜。但是,这两种都很难完全避开这几颗、尤其是前面的那两颗。
纤支镜插管,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纤支镜的操作时间相对会长一点。关键一点,用完的纤支镜需要清洗和消毒。而这个活,都是要自己来完成。
光棒插管,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不需要把患者的口腔打开很大、又没有很大的动作,就可以完成插管。关键的是,几乎就可以在糟牙露出的缝隙中插入光棒、完成插管。
插管方案已定,我放心下班了。
第二天,我准备麻醉的时候,发现还有两台需要使用光棒的手术。
作为高年资医生,只能有风度的把光棒让给了科里的年轻同事。
考虑到自己对气道解剖掌握不错,又曾经多次实施徒手插管的情况,我很快决定要尝试一下徒手插管。徒手插管,更不需要担心牙齿脱落的问题了。
准备就绪,我刻意把纤支镜也放在了旁边。一旦徒手插管失败,立即使用纤支镜插管。
幸运的是,一次成功。
放听到肺部呼吸音完全正常后,我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在这里,顺便说一句实在话:徒手操作,也有很多缺陷。尤其是对口咽部解剖不够熟悉的朋友,不要轻易尝试。即便是非常有经验的麻醉医师,也要做好插管失败的应急预案。比如,将可视喉镜或者纤支镜放在手边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