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黄主席。黄文江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做的沙漠蝗的遥感监测,不光为中国的植被和农业做出了贡献,绿会也把相关数据传递到了GBIF,也就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可以供全球的科学家和有关方在研究病虫害防治的时候作重要的科学参考。
今天有幸来参加第二届植被病虫害遥感大会,我今天还是要做一个以我们为主的、对于病虫害遥感技术来说是一个“非主流”的发言,但是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跟大家分享我们的角度和立场。
先讲个故事。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任科委主任的宋健同志联系了我会的张佐双副理事长,在我会的植物园基地——北京植物园的樱桃沟,进行了病虫害防治。这是关于植被病虫害防治的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这张照片,是当时宋健同志与会并讲话的一张老照片。
那么,我们在樱头沟做了个什么实验呢?把刚刚出生的小麻雀脖子上套上软皮筋,控制它,不让它咽下去。大麻雀来了,喂了食之后,等大麻雀飞走了之后,我们的科学家就把小麻雀口中的食物掏出来,看看究竟是什么。结果发现,是虫卵,是害虫的虫卵。这些害虫一年要繁殖好几代的,一粒早春的虫卵,到了秋天的时候又会是无数、甚至是上万只害虫。用搭建麻雀的巢穴,和充分的给麻雀生存的空间,我们在当时就实践了、实现了植被的病虫害防治。旧事重提,我今天是想跟大家分享的病虫害的一种新的思想。
我们原来讲的植被,主要的是农业以外(农业是为了粮食)的林业和草原的植被。那么我们今天讲的植被,目的是什么?当然也包括草原的植被,畜牧业的价值作用,但是,森林的植被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每年增长的数亿吨的碳汇,都和我们全国范围内的植被密切相关。我们要完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双碳”目标的工作,植被的健康就很重要了。
虫子少了,算不算害?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大家知道,昆虫的急剧下降,是我们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损失,是一个“大害”。这可能和相关病虫害防治专家的立场和角度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这可不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考量?我今天希望跟大家来分享,请大家来考虑我提到的上述问题。
刚刚国际科技期刊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小哺乳动物的濒危问题。特别提到了食虫目动物濒危。食虫目动物在全球范围内约有76种濒临灭绝。我们如果把虫子全消灭了,食虫目动物就会一样被消灭了。这是我们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立场上去考虑的这个问题。
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这是生态文明思想中两个重要的工作。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和固碳都是具有直接的重大关系的。
前几天我们召开了2021年世界大象日国际研讨会,其中有一位科学家提到,他在一个科学家的团队发现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非洲将两个森林进行了对比,其中一个森林里面没有大象,而另外一个森林里有大象。有大象的森林中,大象就会吃掉很多的植物,很多灌木,很多草,树下面就比较东西就少。但是有大象的森林,它的固碳量远远高于没有大象的,为什么?因为大象迅速吃了那些植物之后,进行了排泄,一部分变成能量,很大一部分就变成了它的排泄物的固碳;同时它的排泄物,又促进了剩下的高大树木的乔木的生长。所以有大象的森林,生物的固碳效果好很多,固碳量大了很多。
我相信,不管是昆虫还是小型哺乳动物,还是其他森林中的动物,它们和植被的关系都是一个健康共生的关系,是一个对固碳会产生巨大贡献的关系。我们今天对植被问题的科学研究,是不是能够借鉴这样一个思路?
植被的固碳,每年增长的碳汇就是7~8亿吨。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但是,这个数字如果我们在虫子的问题、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问题上,来进行研究,有利于来引导我们实现当前的“双碳”目标——因为我们现在的“植被”和传统的“植被”目标是不一样的——传统的植被是我们要的工业原料,今天我们更主要的目标是固态碳汇、水土保持等等这些系列的目标,都和当年以前的目标不同了。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新目标下,我们怎么利用科学手段、科学技术,结合遥感技术推动我们的保护?有赖科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
不光是大象,小的微生物,在植被的固碳目标下也有重大的影响。比如,高原的鼠害。相关研究显示某些鼠兔对高原植被具有极重要的保护作用,一些地方没有大规模的投灭鼠药去消灭鼠兔,结果发现其草原植被反而因此不错。
当然,我现在讲的这些是“非主流”,我们并不是要去否定我们大规模的科学研究。那些研究都很重要。但是,我想说,我们现在应该注意到我们所处的时代目标变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双碳“,都是与“植被”这个议题相关的、非常重要的新目标。
这里还有更多的更切实际的案例(展示PPT上的两个例子)比如这个例子是宁夏、内蒙古等地出现的常年对于百灵鸟等鸟类的盗猎捕杀带来的生态失衡,导致蝗虫成灾、草原破坏等等,这些都是有一些证据的。
另外第二个例子,是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抗凝血灭鼠剂的环境影响,还尚未有充分认识。一些科学家开展了关于鼠药、灭鼠的一些新的研究,发现灭鼠药的大量投放,缺乏对于其风险的认识,威胁野生动物安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马里布,灭鼠药成为了当地常见的野生动植物杀手。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官员现已确认,圣塔莫尼卡山地区有5只大猫(大型猫科动物)被灭鼠药毒杀致死,而且该地区几乎所有被追踪的大猫们都发现了其体内有杀鼠剂。一篇2019年10月份报道显示,加州圣塔莫尼卡山脉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在追踪的两只山狮在误食了灭鼠药后,不幸死亡。其中一头雄狮(6岁龄)是于9月9日在托邦加州立公园发现死亡的,被证实死于鼠药中毒。在对另外一头4岁的雌狮的尸体进行解剖时发现,其肝脏中也有鼠药。第二代杀鼠剂不会立即杀死动物。它仍然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在那段时间里,患病的动物通常会消耗更多的毒药并表现出生病迹象,使其更容易成为食肉动物的目标。
综上,希望大家从目标上、从方向上、从科技手段上能够了解这些不同的研究。作为对植被的保护、植被病虫害防治的新的思考。
作为生态的恢复,特别是在沙漠周边地区的植树造林工作,我们曾经提出了4个原则,简单的大规模密集的人工造林不一定总是好的。我们认为应该坚持这样四个原则,节约的原则,自然的原则(因地制宜、以及本地的树种、要留给自然恢复与充分的空间),以及有限的原则、宏观的原则。
从工业文明习以为常的需求和方向,到今天生态文明时代的需求和方向,是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的。希望在植被病虫害工作上也都能够充分的去研究、去思考新这种变化。
最近海岸带、近海植被,包括近海湿地的海底海草的植被(海草床),这些的生态改造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我们发现还是有一些可商榷的地方。
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案例,南苑湿地的例子。北京的南苑正在建森林湿地公园,首先他们为这个工程进行论证和背书的有关科学家告诉我们,说南苑的草树中没有濒危和珍稀的植物,所以就可以除掉了,可以去建湿地公园。在做环评的时候,他们给了肯定的、积极的答复。他们认为,因为这个植物没有濒危的,都可以除掉,可以把土都除掉,可以新建公园。
但是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建设好的整齐的树林和草坪这边有3~5种鸟,没有建设的这边,大家看看这组对比的照片(展示PPT),这边的所谓“荒草”中有几种鸟?结果发现有40~50种鸟,而且其中还有多种濒危的鸟。对于那些似乎是野草的植被来说,传统的工业文明,认为这些草是杂草,是荒草,是可以全部除掉的,是可以用草坪和我们整齐种的树代替的。但是,事实上,一个铁的事实摆在这里:荒草它是自然的,它们为包括濒危的鸟类在内的野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这种在生态建设在植被建设过程之中需要被认识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分歧点。
如何对待自然?我们要的不是征服自然,也不是改造自然,我们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北京的“自然”是很有限的。中国的自然、地球的自然,现在也是越来越少,因为人口的急剧增加。“自然”不管它是濒危的、还是不濒危的,它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是我们人类唯一的栖息地,就连海草床也是这样。渤海我们做了调查,传统的渤海下边的海草床现在基本上是丧失了,只有极少部分存在。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海草床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的基础,大量的鱼在这里产卵,海洋生命依赖于海草床,同时海草床也是固碳的主力军,近海的滩涂、海草以及海洋藻类都是固碳的重要的力量。
最近开这个会之前,我们多次接到大连志愿者的意见,反映城市的飞防喷药问题。这个问题在各个城市也都非常普遍。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进入了第6次生物大灭绝,根据最新的IPBES发布的报告数据,未来有100万个物种濒临灭绝。而今天我们面临的森林覆盖问题,我们面临的植被问题,都是非常严峻的。我们对于植被的保护,是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因素。
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叫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英文是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Our Neighborhood(BCON)。
为什么要提出BCON?以前,做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家都以为是保护区的事情,但是实际上从90年代全球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之后,包括后来履行联合国千年计划,中国政府2015年给出的答卷是: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放缓这个奋斗目标,我们的答案是没有完成。我们并不是要“生物多样性增加”;我们也不是要“生物多样性保持”,国际社会希望达成的是,让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放缓,这都没有做到。为什么?因为我们只在保护区里进行自然保护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开启人民参与的保护、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什么是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我们在全国的植被(包括农田)都要做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此我们才能够保护我们的栖息地。
那么,怎么办?以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我们有很多实践的案例。(展示PPT)这是我们BCON的一些生态农场的案例,还有一些藕田中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生计的案例,这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随着经济发展,现在有了足够的经济力量大规模的开展各种工程建设。比如北京要在沙河建新的生态公园、湿地公园。沙河的自然,是比东北虎、比大熊猫还要珍贵得多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建议,提出在害虫的防治中,要充分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纳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建立切实有效的多元监督和参与机制,减少垃圾污染,并保障公众知情权、公众监督和公众参与。我们建议,应该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物多样性”写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的总则;建议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写入条文。
刚才提到的黄老师他们做的工作,这些工作不只是对我们是重要的,对全球也是重要的。我们的这些发言,只是非主流。毫无疑问,基于遥感技术的病虫害防治,对于我们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我期待以上的非主流分享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思考。再次感谢大会邀请,谢谢。
(发言稿根据周晋峰博士视频整理,未经本人核实)
整理/Linda 审/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