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野生动物为何“出境率”变高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东北虎“完达山1号”从栖息的山林到老百姓家里,云南亚洲象一路北上进入昆明市域,野生“貉”在上海一些小区“落户”……面对野生动物出现在人类活动区域的频率变高的现象,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的区域,当地人的安全、生产生活是否会更容易受到影响?应该如何平衡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专题图片

过度开发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

“这些年保护野生动物的成绩是非常大的,种群数量的增加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8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规划编制组组长陈嘉文称,然而最近,一些野生动物频繁出现在人类活动的区域,出境率很高,主要原因有三点。

陈嘉文介绍说,一是野生动物野外种群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正常情况下,野生动物的家族或者种群都有依赖原有栖息地生存繁衍的习性,但是随着个体数量的增加,有的个体就需要寻找新的领地,有的家族需要更大范围的觅食,这样就会导致野生动物种群向外游荡和扩散。

二是目前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与完全自然演替形成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相比,目前的栖息地很多是经过森林采伐、农业开垦或者人工造林的,不是纯自然的,就导致这种栖息地承载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不像纯天然的承载力高。

三是栖息地完整性也不够。由于现在工农业的开发建设,导致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割裂,破碎化比较严重,很容易造成野生动物的扩散,它正常扩散迁徙,由于栖息地的不连续,出现在了人类活动的区域。

近自然改造提高野生动物种群承载力

就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问题。陈嘉文表示,首先要科学划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边界。针对一些大型、凶猛的野生动物,要设置防护设施和缓冲带,防止野生动物种群侵入人类的集中居住和活动区域。采取的一些措施主要是建设一些围网,种植一些隔离植物,或者设置一些缓冲地带。而对鸟类、蛇类这种小型动物,有时候也会对生产生活产生影响,主要侧重于做好安全防护的知识教育,适当开发一些防护器材。

其次,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进行近自然的改造。妥善解决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以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生境,提高野生动物种群的承载力。目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有很多人工因素在里面,我们要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生物学特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比如清理栖息地内的非原生植物,像大熊猫的栖息地,过去里面种植了一些人工林,不是大熊猫栖息地原生植被,近自然改造就要改造一些适合大熊猫栖息的树种,包括大熊猫吃的竹子。此外,还要完善野生动物的食物链结构,做好水源管理。

最后,要发挥政策的多渠道保障作用。主要是发挥补偿、保险、救济的作用,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依法建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和方式,并引进保险机制,把野生动物伤人的情况纳入到保险范围。同时,还要发挥民政救济的兜底保障作用,防止因为野生动物损害致贫返贫的现象。

加大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

“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推进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上,又将有哪些新措施?

科普时报记者了解到,在实施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上,对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东北虎、中华穿山甲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继续实施抢救性保护,划定并严格保护重要栖息地,联通生态廊道,重要栖息地面积增长10%。开展大熊猫、普氏野马、麋鹿等野生动物野化放归,加强野外救护基地和遗传资源基因库建设。

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方面,实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制修订分类管理、人工繁育等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建立多部门信息交流与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互联网犯罪监管执法。依托《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严格野生动物进出口管理,强化与国际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联盟成员单位合作。依法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和非法交易,严厉打击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防控。

在构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监测评估体系上,除了开展物种专项调查外,还将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特别是在鸟类迁徙路线要设立保护站点,开展鸟类环志和志愿者护飞行动。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防范和降低亚洲象、熊、野猪等野生动物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致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