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药,临床常用于白血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其抗肿瘤的机理为抑制DHFR(二氢叶酸还原酶)而使DHF(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THF(四氢叶酸),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DNA合成期)。
但该药毒性太大,在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骨髓、肝、肺、肾毒性;长期用药可导致肝毒性。且甲氨蝶呤在肾功能损害及腹腔、胸腔积液患者体内的清除率较低,故以上患者用药需密切监测其血药浓度,必要时停药。
由于甲氨蝶呤的毒性较大,特别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后[1],为了防止肝肾毒性,其毒性作用可用甲酰四氢叶酸钙(亚叶酸钙)解救。但亚叶酸钙[2]是前体药物,它进入体内,先转化为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再经过MTHFR作用,转化为5-甲基四氢叶酸,才能起作用。
在体内生成四氢叶酸THF的叶酸循环,有两条途径,一条竟有二氢叶酸DHF途径,另一条经由5-甲基四氢叶酸(MTHFR)途径。当DHF途径被MTX阻断后,仅剩MTHFR途径。此时,若伴有MTHFR基因突变,活性减少,则叶酸循环基本全部被抑制,生成THF的量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导致嘧啶、嘌呤从头合成原料缺乏,蛋氨酸合成减少。当MTHFR酶活性低于20%,我们可以预判,体内叶酸循环严重障碍,将出现严重毒副作用。此时,若补充叶酸或用亚叶酸钙解救,则需要联系给药,并给予较高剂量。
但如果MTHFR基因突变,则用亚叶酸钙对抗MTX的中枢毒性作用时,由于不能生成足够多的5-甲基四氢叶酸,可能导致中枢毒性缓解不够,此时,可使用蛋氨酸对抗,同时,使用磷脂酰丝氨酸,可能有助于神经营养和辅助蛋氨酸循环。但长期使用蛋氨酸,应关注同型半胱氨酸是否升高,若升高,则用丝氨酸配合VB6,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虽然有不同的给药剂量,但亚叶酸钙应连续给药,直到甲氨蝶呤浓度低于5 x 10−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