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雨晴(学生) 科学指导:范志红
妊娠糖尿病是一种对妈妈和宝宝都有不良影响的疾病,
对于「糖妈妈」来说,妊娠糖尿病会增加妊娠高血压和子痫患病率,更有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对于宝宝来说,如果妈妈患有妊娠糖尿病,则有可能出现巨大儿、早产、难产、新生儿黄疸等情况,甚至会增加宝宝今后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患有妊娠糖尿病的「糖妈妈」们需要严格控制孕期的血糖!不仅空腹血糖要管理,餐后血糖也同样重要。
除了用于临床的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外,饮食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控制血糖措施。而在控血糖饮食当中,降低主食的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是一个关键的措施。
血糖指数是一个衡量不同食物对血糖影响的指标。例如,
白米饭和土豆泥是高GI食物,因为它们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随后急剧下降,血糖波动特别大。
相反,淀粉豆类、全谷物和酸奶被认为是低GI食物,因为它们虽然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但消化速度缓慢,不会引起餐后血糖的剧烈波动。
一项研究纳入了140名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中国孕妇,研究者将她们主食中的米饭替换为了等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低血糖指数食物,发现餐后血糖显著降低了。
另一项马来西亚学者的研究纳入了294名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妇,调查她们的饮食后发现,高血糖指数膳食(高GI)与已确定的糖尿病危险因素相关。高能量,高精白碳水化合物摄入,以及低膳食纤维摄入都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营养素计算表明,摄入高GI膳食的人,其膳食营养质量通常较差,这对于胎宝宝的生长发育是非常不利的。
简单来说,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多摄入低GI、高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控制血糖,同时也要注重膳食的营养质量。
下面就具体讲一下,「糖妈妈」应该在饮食上应当避免哪些误区。
- 控制血糖 ≠ 饿肚子
准妈妈们应该为胎儿的正常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因此不建议严格限制热量摄入,控制饮食习惯即可,否则可能出现酮症,对胎儿造成危害。
在怀孕前3个月无需刻意多吃,不必追求体重增加;孕前较为瘦弱的准妈妈们可以吃一些水果、酸奶、主食等,避免因为早孕反应而体重下降太多。在孕中期每天增加300千卡,即250g酸奶和1个鸡蛋。孕晚期每天增加450千卡,注意控制体重上升的速度。
- 慢消化 ≠ 食物油腻
主食消化速度慢,有利于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那些升血糖速度较慢的天然食材,通常也是高营养质量的食物,如全谷、豆类、奶类等。但是,有些食物虽然消化速度慢,餐后当时升血糖也比较慢,但营养质量却比较低,比如油炸油煎食物,不适合准妈妈经常吃。
高脂肪膳食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所以「糖妈妈」要尽量避免油腻菜肴,油条、油饼、炸年糕、炸薯条之类的高脂肪主食均不应食用。还要注意在炒菜时尽量少放油,少过油。
- 充足主食 ≠ 精米白面
准妈妈要吃到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才能避免酮症,以免影响胎宝宝的智力发育。但是,同时又不能任性吃大量精白主食造成血糖过高。要解决这个矛盾,
建议将原有精米白面主食的一半替换为全谷杂豆,如燕麦、藜麦、红小豆等都是很好的杂粮饭食材选择。
也可以用紫薯、山药等代替少部分主食,既能增加维生素供应,又能增加饱腹感。
- 多吃蔬菜 ≠ 不吃鱼肉
中国孕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孕妇每天摄入蔬菜300-500g,对于「糖妈妈」来说建议每天至少摄入一斤(生重)蔬菜来满足营养所需,并且要注意多吃深色蔬菜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避免甜食 ≠ 不吃水果
糖妈妈可以少量食用升血糖较慢的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樱桃、蓝莓、草莓等,但要控制总能量摄入不超标,每天吃200-350克水果为好。
菠萝、西瓜、甜瓜等水果血糖指数偏高,在流行病学中表现出不利于糖尿病预防的轻微效应,不建议糖妈妈们经常食用。
- 含糖酸奶 ≠ 高GI食物
糖妈妈们可以喝一小杯原味酸奶。酸奶能补充蛋白质、钙、B族维生素等胎宝宝需要的重要营养素,其中所含的乳蛋白、乳酸等成分有利血糖控制,即便含有少量添加糖(碳水化合物含量在9-11克/100克),餐后血糖上升速度也不会很快,无糖酸奶则是更加适合糖妈妈食用。有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可能会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 「无糖」、「低 GI 」≠ 有利母子健康
一些甜饮料和甜点虽然号称低GI,但热量高而饱腹感低,营养价值又差,对血糖控制没有任何好处,糖妈妈们一定要远离这类食物。
还有一些超市售卖「无糖」甜味食品,如无糖点心、无糖麦片、无糖面包等,其中不是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就是含有大量糊精或精白淀粉,对控制血糖没有任何益处。其中加入的甜味剂,虽然不会直接升高血糖,却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饱腹感。最新研究发现它们可能还会扰乱肠道菌群。糖妈妈们千万不要指望吃这些甜味食物来控制血糖。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对照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陷入这些误区?一定要提升孕期的饮食质量,控好孕期的血糖水平,这样才能生出健康聪明的宝宝,自己也能成为苗条又活力的辣妈呀!
微博 / 公众号: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头条号签约作者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