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数拆分细细察,
总得素数两相加。
百年求证尽沉沙。
围点打援施妙计,
一加二最近珠花。
缅怀陈氏泪嘀嗒。
1978年1月的《人民文学》第1期刊载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1+1”的动人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鼓舞了无数的有志青年投身到科学研究上来。
1+1不是等于2吗?这陈景润之前1+1是不是等于其他呀?此1+1非彼1+1 。
德国一中学教师叫哥德巴赫,他在1742年6月7日给数学泰斗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偶数可以表示成1个素数和另1个素数之和”,简称“1+1”。二百多年过去了,无数天才的数学家都想给出完美的证明,但仍没有人能成功。由于证明太难,人们提出了很多证明的思路,其中最有突破感的是有点像“围点打援”的“殆素数a+b法”。所谓殆素数就是若干个素数的积,例如21就是一个有2个素因子的殆素数,因为21=3*7;。1771=7*11*13,9053=13*17*43,所以1771和9053都是含有3个素因子的殆素数……如此类推。
人们试图利用殆素数先证明一些较弱的命题:设N是偶数,A和B都是殆素数,其中a是A的素因子数,b是B的素因子数。用“a+b”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N都可表为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写成"1+1"。利用这种类似于围点打援的战术,近百年来,人们一步一步向着1+1发起冲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稍后证明了“3 + 3”和“2 + 3”。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5”,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1 + 2 ”,此后,再也没有新的突破。
有人称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报道里总是说陈景润离这颗璀璨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遥,其实这也许是另一个百年。当年徐迟的报告文学也许有很多因政治需要特意拨高陈景润地位的描写,所以对他的评价非常高。邓小平评价陈景润:他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不得了了!同行评议中,法国数学大师安德烈·韦伊说:“陈景润先生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危险,但是一旦成功,必定影响世人。”尽管如此,他将筛法用到了极致,在数学史上应该是有一定地位的。
1978年的夏天,当时陈景润刚参加完全国科学大会,感觉身体不适,便被送往医院。就在医院他与军医由昆相遇,很快成婚,当年陈景润是47岁,由昆29岁。
1984年4月的一天,陈景润从家中骑车到魏公村的新华书店买书,被一辆急行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当即昏迷,治疗中被诊断患上了帕金森氏综合症。几个月后,在乘公共汽车到友谊宾馆开会的时候,陈景润又被人从车上挤下,摔昏在地……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二年中,他是在医院度过的。2009年5月22日是陈景润生日,这天,Google的搜索框图标变成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