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认知神经科学:自我与社会智商

逻辑背景
国家职业健康管理师 创作方向和擅长:认知神经科学,筋膜学
收藏

自我与社会智商

——一个人有许多不同社会层面的自我,他人通过这些不同的自我来认识他。

——威廉 詹姆斯 1890年 《心理学原理》第一卷 294页

——人们总是喜欢用类比的思维来思考问题,然而忽略了事物背后最底层的原理。

——埃隆 马斯克

——大脑的基线功能就是参照,内部参照与外部参照。

——认知神经科学

——在我们惊叹于大脑的复杂性时不得不考虑环境对大脑的作用,因为再复杂的大脑也复杂不过它所要面对的环境。

——神经经济学

——智商可以分类为流体智商,即与知识经验无关的一般性智力;晶体智商,即心理词典的量;社会智商和情绪智商。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前言:

一直以来最让人疑惑的一个问题即“自我”是什么?它一度被提到了哲学的高度:我是谁,要到哪里去?我们在生后中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认知能力很高,但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却显得力不从心;别人认识的我们,与我们认识的自己可能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社会心理学家对于个体内部的自我加工及其人际关系心理加工的相互作用充满了兴趣,这其实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目标。

很多人天真的,理所当然的认为个人的主权是他人不能触碰的,而且不受他人影响的,就像某些人宣称的绝对自由。然后社会心理学却证明了:自我的发展和维持是被其所处的情景塑造的。几千年前的三字经中就阐述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择邻处。换句话说,人们一直以来都能意识到环境对个体发展和维持的重要性。

如果单纯的理解为环境塑造人,那么自我又可以在局部尺度上选择“环境”,那么关于自我和社会的关系更应该注重于整体环境的群体塑造,以及局部环境上的个人选择的重要性。换而言之,基于个人选择的自我成长以及基于政策的整体发展,环境塑造显得至关重要。

事实上,感知社会和世界是一种个人主观的,由当前个体的动机,情绪,认知以及个体稳定的个人特质(如个性,自我图式,信念和自我信念等)所塑造的过程。更极端的是哲学家尼采对社会知觉的诠释,他认为一个人对社会的看法(社会知觉)是其特质对世界的投射:“那些认为对我已经有所了解的人,仅仅是按照其自我形象,诠释了我的某些方面。”

那么文章的开篇我们明确了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即自我认知和社会知觉过程及其关系。自我认知和社会知觉是密不可分的,即环境塑造自我形成了自我认知和社会知觉。社会心理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强调不同社会认知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自我的多重属性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境,人会呈现不同方面的自我。因此,自我的神经机制在面对社会压力的时候,理应像自我行为和认知表达方式一样的灵活。

过去人们一直在研究幸福,然而人们对一生是否幸福是回顾性的,回顾性的情境记忆受到情感显著性的调节,即情绪对情境记忆尤为重要。那么良好的自我展现或者展现灵活的自我在不同社会情境中将会对幸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自我

人类大脑的腹内侧额叶皮层,对于社会认知和自我加工尤为重要。自我加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认知包括了认识自己和储存关于自己的个性,偏好以及经历的信息的能力。自我意识是指能够识别和反思自己当前的体验和行动的能力。自我控制是指战略上客服自己冲动和习惯的自我调整能力。

例如,我们知道自己的个性是爱思考的,喜欢独处的这是自我认知;我们察觉到自己现在是否开心或者悲伤,察觉到自己当前行为的影响即自我意识。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带来不好的结果,改变不良习惯的能力即为自我控制。

A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即一个人对自己个性,爱好和个人经历的认知,由于这些都是明显的主观的自我特征,所以自我认识是非常复杂的。别人认识的你和你自己认识的自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过去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的,而不是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而且我们也是这样认识别人的,即我们认识自己和别人都是通过外显的行为,而不考虑自己和别人内在属性集合的相互作用。但现代神经心理学证明,不是所有的自我认知都是经过外显行为产生的——很多患者他们没有对自己行为的记忆,他们新的行为也无法产生记忆,但他们依然可以更新自我认知。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自由选择一个与其信念,态度相反的行为时,足以改变他的信念和偏好,这个过程被称为“认知失调消减”。认知失调是一种心理困扰的状态,是人意识到行为和信念之间的矛盾,信念也是自我承诺水平,如果一个人的信念是要成功,但如果行为不匹配那么认知失调就产生了。但人们通常是通过改变信念来适应其行为,而不是改变行为来适应信念。换而言之,人们致力于通过合理化来保持自己眼中或周围人眼中自我形象的一致性。这也是人们信念经常弱化或者改变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他人认为你应该是一个某种属性的人,而你现在的行为并不匹配,那么你会改变自己的信念,这个信念会在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期望之间切换。

研究表明,就算人们做过的事情马上都忘记了,但是他们的自我认知马上随着这种行为改变了。这表明,自我知觉是自我认识的来源之一,人们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复杂的,有意识的复杂思考,自我的行为会自动反应到自我认知和自我信念之中,至少某些时候,它必然是更加自动化的自我观察结果。

B 神经认知过程

我们对自我认识最常见的激活区域包括楔前叶,内侧前额叶,外侧颞叶,目前神经科学正在对过去知之甚少的楔前叶功能进行研究,他们之间交互所执行的功能似乎与外显性知识加工相关。内侧前额叶皮层参与了对他人心理状态进行明确归因过程,因此同样也可以参与自我归因。位于顶叶的楔前叶在观点采择,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境记忆的提取等方面发挥作用。右侧颞下皮层和颞极可能在陈述性自我认知的存贮中发挥作用。

对于进行自我认识判断时最活跃的脑区功能的推测与17世纪哲学家约翰洛克关于外显思维和记忆过程在维护自我认识中的作用的说法相一致。洛克提出“我们的意识能够回想起的过去的行为或者想法,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换之,要是一个人无法回忆起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他如何能够回答自己总体上是怎样的人?在这个自我认识模型中,我们通过外显回忆和思考过去的典型行为来判断这些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某些特质(如慷慨)。在自我认知判断中楔前叶,内侧前额皮层和颞叶的激活,符合这个“基于证据”的自我认识加工模型。

神经影像学研究与研究一致,这基于以下两个假设:(1)人有多个自我认知系统;(2)个人在作出自我判断的时候需要获得基于证据的自我认知。当基于证据的自我认知的神经系统受损时,他们可以使用其他来源的自我认知。

C情境因素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基于证据的自我认知系统不是唯一一个在人体内运作的自我认识系统。但人们对另外一种自我认识的存在只能推测,他的本质还一无所知。似乎人们的经历会进行一种印刻。

最近的研究表明,另一种自我认知可能是基于直觉的神经机制。具体来说,在某个领域中经验的增长会促使人们从依赖基于证据的自我认知逐渐转变到依赖基于直觉的自我认识。当人们在自己经验较少的领域中进行自我判断时,使用了基于证据的自我认知;而在人们熟知的领域中,他们不会使用基于证据的自我认识。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那么他对这个领域其实是陌生的;而一个人在某领域拥有足够的经验和自信,那么他是基于直觉的。在个体熟悉的领域,他们的直觉和自信激活了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基底神经节伏隔核,杏仁核以及后顶叶。但研究不仅仅证明了自我认知是基于不同组成部分的多重脑网络,而且证明了这些脑网络具有本质不同的操作特征。未来研究会考量在不同的情境,动机,认知状态,目标,存在时,自我认知应用了什么样的脑网络。

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

如果将自我分为基于被参照的,评估总结的“客体我”和当下基于感觉的,体验的“主体我”。那么主体我将被分为两个部分: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当自我意识到需要调整时,自我控制就发生了。

A神经关联

如果疼痛时,人们从来不会考虑疼的是我还是别人,这就是基于体验的自我意识。而且,每当发生冲突的时候也会发生自我意识,例如要求人们左手写数字,右手写文字的时候也会引发自我关注,这是因为我们无法保持恒定的知觉。自我意识产生于大脑内面的扣带回。前扣带回的启动会引发自我意识,并且启动认知,行为和生理反应来尽可能的消除冲突。

如果前扣带回会引发自下而上的自我意识,那么后顶叶会启动一种间接的,自上而下的自我意识。后顶叶的损伤会影响患者体验和识别自身障碍。如果外在情境引发的冲突能经由扣带回提醒自我意识的自我关注,那么在非情境刺激下,后顶叶会提醒自我意识关注自身。

B神经认知过程

冲突中的自我意识和为了克服该冲突而进行的自我控制往往同时发生,彼此相辅相成。自我控制已经发现了前扣带回和前额叶皮层的激活。但有自我控制需求的时候前扣带回启动,而自我控制的实行前额叶皮层启动。后顶叶在自我意识中的作用正在逐渐被发现。后顶叶有两个典型的功能,其中之一是非执行性的保持工作记忆,另一个是进行空间加工的功能。

许多研究表明,后顶叶皮层的功能可能是将非符号化,平行的,离散性的表征转化为符号化的,线性的,局部的表征。也就是说,后顶叶表征了更为抽象的信息,例如人们讲离散的云朵具像化为有意义的图形。这些符号化的表征在隐形的,未被注意的背景上逐渐显现,被我们注意到,形成了意识流。例如人流中的某些人走着走着形成了一个图形,我们注意到图形就会意识化。

这个推论的重点在于:后顶叶皮层收到腹侧颞叶和枕叶的神经支配,后两个脑区的功能正好是视觉加工,枕叶里视觉信息可以在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中被解码为物体和类别。因此,在接收到位于潜意识和非潜意识的临界点刺激时,后顶叶会被提前激活,而该刺激则会被感知为有意义的存在。换句话说,顶叶在视觉和图形加工中有着非凡的意义关联和洞察力。

真正的符号化加工能力可能对观点采择能力至关重要。符号可用于那些外显表征实体间非对称关系的命题。观点采择取决于对不对称关系的表征,进行观点采择的人必须将自己的观点与目标任务的观点区分开来。在进行情境回忆时,人们是在试图从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提取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自我观点采择的形式。有趣的是,人们回忆关于自己过去的观点时,必须关闭加工现在的观点。

就如同我们必须从观点采择出发来重新找回过去的自我一样,我们也必须有意识地理解当前的自我来进行观点采择。我们很难直接估计自己的能力,但人们有一种神奇的能力:“我不确切的知道自己有多聪明,但我能清楚的判断他人有多聪明。”同样的,人们可能无法直接认识自己,却可以通过早已对自己下了判断的周围的人来做出自我判断。但应该谨慎的是,人们认识的是不同的自我,当我们通过别人的判断来认识自己时应该尽可能的保持谨慎,以此保持自我的多样性,换句话说,别人眼中的我们是不完整的,而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完整的认识自己以保持自我的完整性。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过程代表了自我认识的获取过程,它表明:(1)自我认识的产生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过程,这与大多数人所持的,幼稚的“内省获取”理论不同;(2)观点采择的神经关联应该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因为观点采择可以帮助我们产生或找回自我认识。

C情境因素

楔前叶是自我判断时最常被激活的区域。这种激活反映了一些自我观点采择以获取过去自我的信息与他人对自己的重要评价的组合。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观点采择的过程是结合在一起的,将自我加工和社会加工分离开几乎是不可能的。

自我控制

各种神经心理障碍表明,自我控制,即在克服自身冲动时发挥自身作用的能力,与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基底神经节相关。如果前楔叶和扣带回激活了自我意识,那么基底神经节参与了由习惯逐步建立的,更加自动的自我控制,前额叶皮层则主要参与了需要努力的自我控制。

A神经认知过程

外侧额叶皮层在参与需要努力的自我控制时至少发挥三种神经认知功能。外侧前额叶与工作记忆和语言加工有关,这两个过程的共同作用使人类能从一系列符号表征中形成新的命题,并把它们记住。这种规划能力时人类能够想象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考虑冲动带来的后果。

尽管我们可以克服冲动,采取其他灵活性控制性的社会行为和策略,但显然它时要付出代价的。令人振奋的是前额叶的能力有着许多类似外周运动系统的控制特性:随着时间推移,自我控制能力会因为一直在使用而加强,但在短期内,他们则会因为过度使用而变的疲劳,甚至消耗尽矣,短时间内自我控制的爆发性使用往往会导致越来越糟糕的结果。

前额叶皮层的激活通过三种不同的计算机制引发自我控制。首先前额叶活动的产物——以结论和行为意图的形式——可以直接激活运动系统,控制个体的动作行为远离偏自动化的神经过程的控制。但自动化控制对行为的直接指导在新的环境中是极为灵活和有用的,但当他持续地作用在行为上,就一直需要努力和专注。此外,仅仅靠前额叶皮层形成的判断和逻辑而得出的结论是远远不够完善的,往往会使问题更糟糕。

决策方面的研究表明,在决策中明确的意图往往会系统的忽略掉关键信息,即使在信息触手的时候也会这样。

前额叶引发自我控制的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促进较弱的加工过程和表征的激活,使它们能偶遇更自动的加工过程表征竞争。换句话说,前额叶把注意力引导到较弱的过程上。前额叶皮层还可以帮助个体确定从非常规角度呈现的对象身份。

前额叶发挥控制作用的最后一种方式是抑制不确定的冲动和表征。覆盖原有的联想冲动的能力依赖于外侧眶额皮层。试图抑制占优行为的反应会激活腹外侧前额叶。这一结果被扩展到了情绪的自我调节领域。抑制强烈的情绪时,腹外侧额叶皮层激活,这对压力调节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一个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事件,要求被试进行重新评估,并且重构事件的意义,从而减少负面情绪,这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有证据表明,当一个事件对一个人的意义发生变化时,那么相应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杏仁核与恐惧相关的激活在“关注”条件下更为显著,而腹外侧前额叶的激活会抑制杏仁核的情绪反应。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在决策时腹外侧前额叶激活降低,这表了这些患者在狂躁状态中变得越来越冲动的原因之一是腹外侧前额叶无法抑制这些冲动。

安慰剂效应和自我暗示的方式进行的自我调节也与腹外侧前额叶相关。自我控制上的努力尝试与腹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相关,但参与自我控制的主要脑区可能自发的引发自我调节。换句话说,在前人的研究中,人们是有意识的参与到自我控制中的,而这似乎受到腹外侧前额叶的调节。如果腹外侧额叶可以抑制杏仁核和其他脑区中不必要的冲动,那么仅仅激活腹外侧前额叶就足以抑制自发的情感冲动,即使当前情感状态不受自我控制。

社会知觉

有时,社会认知和社会知觉几乎是同义词。了解他人的个性,意图,信念和身份可能是人类参与社会活动最重要的知觉形式。近几十年的社会认知研究大部分最常强调的是这些过程所引发的常见错误。归因和形成刻板印象的过程都涉及个体对他人个性,态度,意图和道德的判断,其中归因侧重于行为,刻板印象侧重于群体。识别他人与归因或形成刻板印象有关,对他人情感表达的解码是社会知觉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归因

归因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理解他人意图,信念,欲望和稳定的心理特质的能力。我们很容易推断出最积极的学生好学,我们很容易推断出一个悲伤的人遇到了艰难困苦。社会心理学理论描述了从观察到的行为中推断他人心境和特质的规律。例如一个随地吐痰的人的某些特质和稳定性格。但在一定程度上人的行为是由环境规范引发的,因此把规范和内部潜在的性格分开是不可能的,图书馆中安静的学生,我们很难归因是环境规范,还是其性格造成的安静。但如果违反规范的行为,我们就很容易产生归因。

健康成人频繁的错误归因他人的行为是其性格导致的结果,而自闭症则是一种推断他人心境能力不断下降的发展性障碍。一种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它们的智商和认知能力甚至远超健康成人,但它们对他人的心境推断存在障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社会智商和其他智商显示出双分离。

换而言之,相比个体是因为处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下而以某种方式行事,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她会以某种特定方式行事是因为他拥有某种稳定的人格品质——对于药物滥用者也就是所谓的吸毒者,人们总是习惯于归因为这个人的品质有问题,就算我们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好人,人们依然认为吸毒是因为这个人的意志力不坚强。然而就像前面提到的,规范和性格是无法分开的,在逻辑上不因为不吸毒人格品质是好的,而也不能认为因为吸毒就是人格品质有问题。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开篇提到的,个体的发展和维持是环境塑造的结果,实际上个体的行事更有可能是环境塑造的结果而非其人格品质的影响。

我们总是愿意相信文章作者写的内容代表了他的思想,就算是有人告诉我们作者是被逼而写的观点,我们依然会认为那是他的思想。我们更愿意相信穷人的穷困是其不努力的结果,而不愿意相信是他经历的环境造成了穷苦。这种归因能力甚至会延伸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忽略了环境对自我的塑造力,而总是在指责自己不够努力。

这种现象被称为对应偏见或者基本归因偏差。它是指人们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结为其性格倾向,而低估了已知情境因素在行为中起到的作用。如果说自闭症患者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欠发达,那么,健康成年人推断他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是过度发达的,而且健康成年人的偏见没有那么容易被减弱。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对应偏差会导致我们总是将事情的责任归因在个人身上,哪怕它们可能仅仅是环境的受害者。例如美国的大麻合法化,人们总是倾向于归因为某些政策制定者的“卑劣决策”。

A神经认知过程

人们对归因的过程可以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行为分类,性格表征,校正。例如一个上课睡觉的学生,人们先对上课睡觉的行为进行规范性分类,这不合适,然后归因性格表征,这个学生不重视课堂纪律,不喜欢学习,最后会进行校正,是否是昨晚复习太晚了,压力过大睡不好导致课堂上无法坚持。

校正是这个模型的关键。它比前两个阶段会调动更多的认知资源和能量,如果认知通道堵塞,知识不够,情绪化,疲劳繁忙,思维惯性,认知固着,或者其他原因,校正将会失败。换句话说,个体需要精神上的努力和对准确性的渴望,才能将情境因素考虑在内。因为这些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缺失,所以人们常常表现出对应偏差。在认知负荷的情况下,前两个阶段的分类和归因并不受影响,但是会出现校正困难,因此完整的考虑情境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我们需要降低认知负荷,良好的情绪控制,更多的知识经验,更灵活的认知方法。

在社会认识神经科学模型中,校正阶段取决于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因为外侧额叶皮层与心智努力和使用命题逻辑有关。人们会赋予一个没有生命的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性格,并且推测其性格和意图,人们在使用概括的表征来进行非命题式的推测,并且模糊行为者目前的行为与其性格的行为倾向之间的区别。换句话说,对于一个人的行为和行为者的关联是模糊的,人们会进行强行归因,而强行归因就会产生对应偏差。

B 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可以改变归因过程。比起他人的消极行为,人们更容易将自己的消极行为归因于情境。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会将自己的问题归因于环境因素,而将他人的问题归因为性格,自我服务偏差可以产生积极幻想,即我总是比别人要好。

基底神经节参与了自动化的积极情绪加工和自动化的自我认识加工。研究发现,相比同族成员,他族成员的消极行为更容易被认为是由于它们内在的性格造成的。自我服务偏差能够超越躯体的自我,延伸到与自我处于同一群体的成员或者是个体发生共情的他人身上。换句话讲,我们会认为同族或者与自己共情的人的消极行为是由环境造成的,而他族或者陌生人的消极行为则是他们自己性格的问题或者他们自己的责任。

共情是社会智商的关键性情境因素,它能够调节归因过程。共情的前提是能识别对方的情绪,并且感同身受。认知神经科学对共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但已经证明了情绪系统存在和运动系统镜像神经元相似的神经机制——我们可以模拟他人的情绪。哲学和社会心理学对共情却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它是产生亲社会行为与认知的关键因素。

最近研究发现需要共情参与的任务和对宽恕的判断,都能够诱发楔前叶的激活,而其他社会判断则不能。而楔前叶和整个顶叶对于潜意识和意识在基于意义的产生的临界点上会被激活,在逻辑上这是讲得通的,同为人类的社会行为的基础是建立在共情以及共情之后产生的意义之上的。

另外自我认识是基于他人立场的评价,那么我们对于自己认识依赖于他人如何对待我们的自我,并且我们是否有能力理解他们的这种观点。楔前叶在大多数关于自我认识的研究中被激活,它参与了观点采择过程,而观点采择正是共情的先决条件。通过自我共情他人,从而对他行为背后的意图有更加正性和宽容的归因。

虽然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是不同的过程,但是它们深深的缠绕彼此。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缺少了一个,另一个就不能被很好的理解。在技能领域,只有成功了才能将其视为能力,因为能力被视为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失败则可能是许多情境因素造成的。在道德归因上与其他类型的意向归因不同,人们认为一个人因为某些事情违背道德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无缘无故的违背道德就会被归因为个人品质问题。因此道德归因会被其他脑区调节,比如眶额皮层。

刻板印象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常常会运用成员分类来指引下一步行为。用中国文化词汇描述就是人们习惯于把其他人分为三六九等,这就是刻板印象的神经心理基础。人们并不会对回形针和灯泡产生刻板印象,这是因为人们不会对物品产生情绪激活,但人们会对产于欧洲的灯泡和产于非洲的灯泡在属性之后的身份加工产生情绪。然而,刻板印象最大潜在伤害是对自己,因为存在对其他群体刻板印象的人同样有可能对自己形成刻板印象。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备受责难的群体会对自己形成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往往涉及对群体成员的智力,能力和道德品质的消极概括。也就是说,种族,性别,年龄和性取向的刻板印象,通常涉及情绪成分,而情绪成分不存在于对物品的印象中。而且与物品不同,人类可以对加在自己身上的刻板印象予以反击。被烙印了某种标签的群体往往公开反对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刻板印象。然而,不幸的是,这些备受非难的群体成员(例如药物滥用者也就是所谓的吸毒者,非裔,亚裔,阿拉伯裔)在被指责或者被“定义”之后,他们会形成自我怀疑然后产生对自己的刻板印象,这种自我意识实际上会导致预言的自我实现,并且最终反而证明了那些原本并不真实的刻板印象。

例如,一个备受责难的吸毒者很有可能产生自我怀疑而后自暴自弃的去面对本应其艰难应对的生活,这时候情绪会导致其不理智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进一步会“验证”了他人的预期和预言。换而言之,人类的两种基础思维方式分别是:陈述性思维和规则性思维,即如果某人陈述吸毒者有偷窃的毛病,那么人们会自动寻找这种描述是否正确,然而这种描述是有偏差的,但其验证结果却是符合描述的,某些吸毒者确实有偷窃的毛病,但肯定不是全部。一旦人们验证了“吸毒者偷窃这个事实”那么就会产生第二个思维,即基于规则的思维,这个规则就是“吸毒者一定会偷窃”因为他们用一个点概括了一个群体,这样的思维方式比较省力。但基于规则的思维一旦产生后果就是:如果要证明吸毒者是好人,除非整个吸毒者的群体全部不偷窃。否则人们认为命题不成立。更为不幸的是,吸毒者自身往往不把自己变得完美之前,是会一直否定自己的,变成完美既然不可能,那么他们往往会陷入不断的自我否定之中,这形成了一个思维方式引起的怪圈,吸毒者就算戒毒以后依然逃不过他人和自己的刻板印象——就像那些“聪明人”描述的,除非他们一直到死,否则他们终生都是吸毒者。

在自由社会里,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些负面的社会化的概括信息是很不讨喜的,因此在公开场合人们会不承认自己的偏见,就像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说自己偏见吸毒者。而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人们在认知和行为中还是存在着消极的刻板印象的。因此,自我调节带有偏见的行为需要大量的努力。总而言之,刻板印象是如此的普遍,持平等观点的人即使没有有意识地持有刻板印象,也可能会表露出内隐的刻板印象。内隐的刻板印象在某些方面危害更大,因为它可以不用受抑制,也就是说,黑暗的内心之所以黑暗,是因为它可以不受这个世界反馈的抑制而在内心野蛮生长。

研究显示,黑人和白人在观看黑人的照片时,都引起了杏仁核的更大激活,而杏仁核的激活和内隐刻板印象的行为数据有关。关键是,内隐刻板的形成可能是备受非难的群体在学校,媒体和其他地方多次消极表现的结果,换句话说消极表现并不会引起他人的深究,而是会进行归因和刻板印象的形成。

更为有趣的是,当人们意识到情绪会干扰对人们的信息正常加工时,当人们发现自己对自己有偏见时,当人们抑郁时,都会用额叶皮层去抑制情绪反应和偏见观点,这种额叶皮层的调用会占用额叶皮层正常工作的进程,让额叶皮层的信息通道变得拥挤,这种进程的占用会影响后续加工的损耗。因此偏见和情绪都会影响大脑正常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图式可以被描述为内隐性的自我刻板印象。

小结

没有社会知觉,就可能没有自我加工,社会知觉和获取他人看法的能力不仅是自我形成的开始,也是在不同时期及时构建自我和维持自我的关键。自我是一个稳定的客体。趋势,不仅科学家这么认为,全人类中任何一个有自我知觉和意识独立的人都认同这一观点。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自我为适应情境和人际关系而改变,至少有一部分在重建。

社会知觉也会随着个体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化,不同于某些类型的知觉,社会知觉具有很强的动机性。社会刺激往往是模棱两可的,我们对它的解释也经常受到自我服务偏差的影响。

评论
科普622cc4e476789
秀才级
——在我们惊叹于大脑的复杂性时不得不考虑环境对大脑的作用,因为再复杂的大脑也复杂不过它所要面对的环境。——神经经济学 总结:人的主观能动性
2022-03-13
科普633c2bb156eb9
进士级
已阅
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