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陶渊明善于写田园隐逸,却可能较少去关注他另一个孜孜不倦,一生书写的主题:劝农。
在《劝农诗》里,陶渊明说:“哲人伊何?时维后稷。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在他看来,真正的圣人、哲人,其实是教导百姓耕种的后稷。而他自己也秉承先贤教导,不断在诗文中规劝人们耕作的重要,自己也亲身实践“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在陶渊明的时代,“劝农”是一件家国大事,也是值得仁人君子为之付出岁月的高洁之举。即使在今天,“耕种”的理念、智慧和情怀已经可以在各行各业中沿用。
每年秋天的全联接大会,都是华为集中向外界展示成果、思考与推动力的时候。但与往年聚焦某项技术或者技术趋势相比,今年的全联接有些特别——华为聚焦了一个词汇“深耕”。
9月24日,华为全联接 2021 线上会议第二天,华为与业界重磅嘉宾同发表了“深耕数字化行业实践”的主题演讲。华为提出政企市场深耕数字化的三大方向,并面向政府、交通、金融、能源、制造五大行业客户发布 11 个创新场景化解决方案。
华为董事、企业 BG 总裁彭中阳表示:“华为通过场景深耕、模式深耕和伙伴深耕来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即数字技术“扎根”于企业场景,与业务流程融合,以‘咨询+集成+辅助运营’的合作模式,做到懂所需、践所想和达所望。同时,通过大力发展能力型伙伴,打造共生共创共赢的伙伴体系,共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
广阔的沃土,艰辛的劳作,豪情满怀的农人,这些元素今天在各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中一应俱全。这时,行业中或许需要一首《劝农诗》,来告诉大家数字化到底为何需要深耕?应该如何深耕?深耕的目标是什么?
今年的全联接大会,就像是这样一首陶渊明的诗。
关于深耕数字化,诗里有理性的思考,有智慧的归纳,也有一些壮怀激烈。
砂石之下,已见沃土
时间来到2021年,在疫情的反复中世界愈发清晰理解了数字化的必要性。如今,完全没有数字化能力的企业近乎没有,但能够深度从数字化趋势中获益的企业却很少,能够将数字化技术变成企业核心生产力依旧很难。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情况?
很大程度上来、看,是数字化技术普及过程中停留在表层,数字化技术缺乏与产业核心对接造成了这种“普及度高,深耕度低”的现状。
从供需模型上看,在产业需求端,数字化的企业应用共识已经凝结,发展数字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强烈的需求下,是企业对如何将数字化技术凝结到生产核心缺乏认知和路径,没有明确思路与方法论去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与持续深入。
在技术供给端,如今多种ICT技术的协同成熟下,技术价值的溢出现象已经十分明晰。但技术的快速溢出造成产片化、场景化、以及服务能力没有来得及跟上,数字化技术的供给与行业需求的接口不匹配。
试想一下,如果种子也很好,市场行情也很好,市面上的米却不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农人还没有完成“深耕”这个步骤。
所谓深耕数字化,是要重新匹配供需,让技术与产业相互衔接。这在今天需要解决三个核心挑战:
1、数字雷同:市场中大家的能力都很单一,企业和行业缺乏数字化的差异化建设能力。
2、数字扁平:大部分企业将数字技术停留在单纯的工具属性,缺乏将数字化应用于生产核心的路径与能力。
3、数字冗余:企业的数字化系统层套叠加,形成众多数据孤岛、数字废仓,缺乏能够实现技术协同、长期发展的方案。
深耕数字化,就是要打破以上限制,让数字技术真正能够提升企业的体验与效率,驱动企业生产力的持续增长。
华为认为,可以从三个方向上完成数字化的由表及里,冲破行业的数字化屏障。首先是数字化从辅助系统深入到核心系统,让数字化真正深入到企业的生产核心业务;其次数字化系统是从“领导驾驶舱”深入到作业场景的细节中,成为企业的一线作战能力;最后是数字化从局部深入到全场景覆盖,推动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包括综合利用技术协同机遇,将大数据 云 AI 物联网 5G等技术融入行业场景,帮助企业用户重构流程、提质增效增强体验、打造韧性。
数字化的沃土从未像今天一样肥沃。但需要劳作者拨开表面的砂石,真正找到土壤中的养分。接下来,就是一场深耕模式带来的数字之变。
数字之变,深耕此时
在讨论数字化进程时,很多人都喜欢夸大某种技术、某个机遇带来的瞬时变化,却容易忽略长期积累、循序渐进带来的深层变革。
在今年HC中,华为就是希望能够将持续积累的技术、产业力量汇聚起来,引导大家关注持续发生的数字化变革。如何应用这些持续力量,完成数字化深耕呢?华为在数字化产业生态中,提出了三个能够推动数字之变的三大深耕方向:
1、场景深耕:上文说过,让数字技术与业务流程融合,关键在于三个“深入”。而三个“深入”的驱动力在于数字化与行业结合进程中,不断累加场景、深耕场景,让企业和生态能够高效获得解决核心业务问题的数字化能力。结合自身产业实践与技术积累、行业经验,华为提出了深耕场景的一系列能力与方法。
华为董事、CIO 陶景文表示:“数字化转型要以支撑企业主业成功为目标,重构用户体验实现对象的精益协同,重构作业模式实现全业务数字仿真,重构运营模式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重构数字化战斗力构建统一的数字平台.”以此为基础,华为希望能够加速各行业的数字化场景融合,提升数字化三个“深入”的效率。
2、模式深耕:当数字化需求愈发复杂、多元,过去渠道化、扁平化的商业模式也就难以适配时代的发展。为了能够让企业获得立体、长期的数字化供给能力,华为希望推动业态模式的变革。通过打造“咨询+集成+辅助运营”的合作模式,华为希望打造以客户业务成功为目标的合作模式。未来五年,华为计划发布超过 300 个场景化服务解决方案、建立超过 200 个服务标准、助力发展 800 家以上的服务伙伴。
2019年成立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自成立起,就携手华为开展数字化转型,并确定了“数字化让国家管网与众不同”的愿景。国家管网集团副总经理刘中云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数字平台和数据是国家管网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也是深耕数字化的基础。国家管网携手华为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资源共享化、架构标准化、数据融合化、能力服务化、应用场景化”,助力国家管网高质量发展。”
国家管网的数字化发展成果,以及与华为合作将数字化技术深入核心系统,正好是模式深耕的有力证言,向外界展示了数字化业态模式的变革必要性。
3、伙伴深耕:数字化深耕是一场宏大的变革,机会巨大的同时挑战艰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出现大量能力强,技术强,对行业场景深入理解的合作伙伴。为此华为提出了赋能能力型伙伴的发展战略,以共赢思维全面升级伙伴体系,做能力型伙伴成长的“黑土地”。
作为华为全球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郭为分享了神州数码与华为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成长与收获:“在数字化的今天,新基建出现,就是要通过云、网络,把全世界联接在一起,构造一个云原生、元宇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的使命。未来,神州数码希望联合华为及生态伙伴一起持续深耕数字化,赋能行业转型,共创共赢数字化的未来。”
在华为看来,深耕不是简单地持续做、慢慢做,而是在继承长期数字化产业发展基础上,适时完成变革与飞跃,与合作伙伴一起准确捕捉数字化沃土中的机遇,用深耕的方式全面成就用户的数字化价值。
激活企业与生态的“数字化瓦拉赫效应”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瓦拉赫效应”,其来源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的故事。瓦拉赫从小学了很多东西,都不得其门而入。在大家以为他资质平庸的时候,他却在化学领域一飞冲天。
“瓦拉赫效应”的含义是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能极大提升自身价值的机会、领域、选择。前提是你必须准确遇到他。
深耕数字化的目标,其实就是要在已经足够复杂、多元、具备包容性的ICT技术、数字化机遇中,准确帮助每家企业都触发自己的“瓦拉赫效应”。而这就需要有适配的场景,有完整的服务能力,以及能够把握机会成就客户的服务商。
推动数字化深耕的长期意义,就是通过场景、模式、伙伴能力的变革与发展,让整个数字化生态中的不同角色,都找到独属自身的价值空间与生产力释放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用场景为支点,找到自己结合核心系统、生产系统的数字化方案,极大提升企业竞争力。
数字化产业链可以融入各个行业,读懂深度的特定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能力,完善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成为数字技术与数字化产业需求之间的匹配链条。
而华为的数字化同路人、生态合作伙伴,可以在深耕的过程中获得多元化、持续创新,以自身为圆点组织生态的能力,持续完成企业升级,在成就客户的过程中收获价值飞跃。
我们可以在一些案例中,看到“数字化瓦拉赫效应”的实现。比如交通银行提出了“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的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在实践中交通银行发现了数据分析路径长,实时应用场景支撑不足,数据处理时效性差等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交行通过 FusionInsight 的湖仓融合、实时计算等能力,重塑营销、风控、运营等生产核心业务场景,挖掘、释放数据潜力,以业务创新驱动经营,实现了一体化数字风险管控和全渠道客户运营覆盖。通过有效的金融场景数字化能力,以及生态支撑,交通银行践行了“立而不破”的理念,实现了提升海量数据供给时效,加速数字化新交行战略的落地。
站在“深耕”数字化的起点,华为发布了覆盖政府、能源、金融、交通、制造等五大行业的 11 个创新场景化解决方案,积极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耕式”创新。
在政府与公共事业领域,华为发布一网统管、辅助运营和零信任安全三大方案的最新版本,
持续助力政府的业务和流程变革;在能源领域,华为发布智慧电厂和智慧加油站两大方案,持续助力能源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构建安全高效的零碳智慧能源体系;在金融领域,华为发布移动支付平台和分布式新核心两大方案,持续助力金融机构成为更好的数字化生态型企业;在交通领域,华为发布智慧机场最新版本、智慧空管、综合交通解决方案,持续助力交通行业客户“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数字化转型成功;在制造领域,华为发布智慧车企最新解决方案,助力制造行业提升效率和体验,驱动创新。
在数字技术溢出与行业需求持续拓展的大背景下,数字化产业需要一个被准确打开的接口,完成面向供需两侧的虹吸效应。在这场虹吸的发生过程中,企业会发现数字技术不仅是IT系统、云系统以及几种数字工具,而是众多可能性的集合。从生产一线到核心系统,从组织层到决策层,数字化可以重构企业的方方面面。而这一切都以企业为核心去发生、改变和创造。
想要实现这些长期目标,就需要数字化生态首先去改变自己,因需而供。这就需要精耕细作自身的产品、解决方案甚至商业模型、组织架构。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虽然华为在秋天写下这篇致数字化世界的《劝农诗》,但长远来看今天依旧是智能世界的春天。
春景正好,维当勤勉。
《正字通》里对“耕”字的解释是——“凡致力不怠,谓之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