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早产儿出院后的再入院问题

达医晓护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 1775 篇文章

佳佳是个32周的早产儿,出生以后在新生儿NICU住院了一个月,今天护士阿姨通知佳佳爸爸妈妈说,宝宝可以出院了。家长可高兴坏了,这么多天的焦急等待终于等到宝宝出院了,但是又有点担心,怕自己照护不周,宝宝二进宫再住院可怎么办呀?

1559390526359375.jpg

是的,据医学家统计,早产儿出院后第一年内的再住院率在22至52%。这其中主要包括:早产儿分娩时的风险水平,父母的养育意识和照护能力以及社会因素。近年来,由于对产妇的越来越重视和婴儿健康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率,但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同时必然会导致再入院发病率的增加。

早产儿本身的风险因素

通过专业的评估工具可以发现高风险再入院的早产儿。从NICU出院回家后2周是发生早产儿出院后再住院的最高发时间段。出院后3个月内约30%的早产儿由于各种健康问题发生再住院。因此各位爸爸妈妈需要在早产宝宝出院后3个月对宝宝尤其关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申请产假至宝宝出院后3个月。

与父母相关的风险因素

目前虽然由于父母和社会问题而造成早产儿重新入院的比例相对比较少,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父母相关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母亲孕期吸烟、父母缺乏知识和照护技能、对于婴儿的医疗状况缺少相应的支持护理系统。从社会因素上来说,父母对婴儿养育的不利因素包括:国内条件、低社会经济地位、青少年育儿、无法获取社交来源和专业支持、在养育子女的角色中明显感觉压力和焦虑、甚至抑郁。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婴儿出院后的健康问题,并最终重新入院。

医疗健康系统相关的风险因素

早产儿出院的重要标准包括

(1)健康状况稳定;

(2)父母可以有能力进行早产儿照护;

(3)在情感上已做好了为人父母的准备;

(4)为婴儿提供持续的家庭护理服务;

(5)父母有足够的收入来源和社会支持。

早产儿的早期出院有时是可以降低医院成本,提供更高效的病床周转,避免医院交叉感染风险,缩短父母与婴儿分离的时间,但早期出院也可能意味着婴儿有未解决的健康问题和早产儿的父母没有时间获得在家照顾婴儿的足够的婴儿知识,技能和资源。这些原因也可能导致早产儿出院后的再入院。

目前研究显示,造成早产儿出院后再入院的常见疾病包括肺炎,急性细支气管炎,呼吸暂停,尿路感染,败血症,脑膜炎,腹泻病和缺铁性贫血等。有一部分早产儿出院后再入院是由于需要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视网膜病变等,这些往往是由于早产等引起的,较难预防。但是,早产儿器官功能的娇嫩、免疫系统的不成熟和照护者对早产儿护理知识的缺乏也可以造成早产儿肺炎,急性细支气管炎,脱水和高胆红素血症等的发生。对于这部分评估高风险的早产儿,在出院前可以建议父母:保护婴儿感染、让婴儿远离吸烟区、注意喂养、鼓励父母进行母乳喂养、奶瓶喂养时婴儿应处于半抬高的侧卧位,并使用特殊的奶嘴,从而降低这些疾病的产生,降低再入院的发生率。

早产儿出院时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评估,推迟中度和高度早产儿的出院时间,同时加强父母的照护教育;可以通过电话咨询,频繁观察和家庭护理支持帮助预防和减少早产儿出院后再入院的发生率;给予早产儿父母更全面的关怀和出院前后的支持是减少早产儿出院后再入院的关键环节。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陈菲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