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举办第二期线上培训

北京科技报社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挖“新鲜事” 练“新闻眼”,“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成功举办第二期线上培训。

9月27日,由房山区委宣传部、区科协、区教委、区文旅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1“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第二期线上培训成功举办。邀请北京科技报全媒体部主任刘昭带来讲座《挖掘科学新鲜事儿》来自房山区南尚乐完全小学的学生,以及来自科学加APP、一直播、新浪微博等平台的3.7万名观众,在线观看了直播。刘昭是北京科技报社全媒体部主任,从业多年以来,具有丰富的一线新闻采编、选题策划以及统筹管理能力,他从“如何挖掘新闻”和“如何提高新闻敏感性”两个方面展开讲座内容。

挖掘新闻点、寻找新闻性是每个记者的基本功,但也是不少新入行记者最为头疼的部分,如何快速找到有价值的新闻选题?刘昭表示“找新闻选题就像期末考试时,老师给我们圈定重点,不是漫无目的,恰恰需要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这需要每个记者养成一双‘新闻眼’”。

“新闻眼”来源于主观能动性,但从客观事实上,挖掘新闻其实有据可依。接下来,刘昭从“重大性”“新奇性”“有趣性”“贴近性”“时效性”五个维度,分析了好新闻具备的属性,也为小记者们指明了新闻价值判断的方法。

除了练就“新闻眼”以外,提高新闻敏感性,也是成为一名合格记者的必修课。讲座的第二部分,刘昭结合具体选题策划案例,阐述了提高新闻敏感性等职业技能的方法。

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日常生活当中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有很多,但究竟哪些是有价值的消息?哪些又有成为选题的潜质呢?刘昭建议小记者们从3个角度进行思考。其中包括“关注身边的大事小事,优秀的记者都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杂家”“从场馆中挖掘与策划、挖出展项背后的乐趣”“将想法落地,把思考付诸行动,把好奇心记录下来”。

此外,刘昭还结合《北京科技报》“外来物种入侵”“中国核动力”等封面文章选题,为小记者们讲解了真正的记者编辑,是如何将头脑当中的选题,通过策划、采访、编辑等多种手段,一步步变为封面文章,并进行传播的。

在互动提问环节,刘昭和小记者们就“新闻价值判断的五个特性”“吃维C有没有治疗感冒作用”“哪种小动物让国家多部门联合防控”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问题设置紧贴课程主题,结合生活实际,对课程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今年的“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活动,由三期线上活动和七期线下活动组成。三期线上培训内容分别聚焦“短视频创作”“新闻内容挖掘”和“新闻标题创作”内容,第三期课程也将于近日播出。干货满满,将极大的为科学小记者综合素质提升助力。

撰文/记者 赵天宇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