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一位麻醉科医生。前不久,由于嗓子干哑、异物感,他决定去做一个胃镜看看。
这时,有的朋友会纳闷:嗓子疼,你做胃镜干嘛?
这是因为,做胃镜检查,嗓子是必经之路。
在他看来,反正胃一直不好,顺便也做一个胃镜。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关于麻醉方面,他坚决选择了“有痛”胃镜。
有的人很纳闷:你一个麻醉科医生,为什么不选择无痛胃镜?
小李也解释说,他是想体验一下“有痛”胃镜是什么感觉。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体验一下的可能是有,但更多的是害怕。胃镜检查,势必要和麻醉医生争抢气道。而一旦麻醉医生失去对病人气道控制权,将会非常担心。如果被麻醉,也就意味着,他的气道控制权就得交给同事控制。一旦失去控制,势必非常危险。
都说“知道多了才害怕”,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是因为知道有这样的风险,因此他才坚决选择“有痛”胃镜。
所谓“有痛”,指的是清醒状态下、非全麻状态下实施胃镜检查。但并不是一点麻药都不用。
清醒状态下做胃镜,最难受的地方,就是咽喉部的恶心感觉。因此,检查的时候,要先进行咽喉部的表面麻醉。其过程是,通过含麻醉药的方式,使咽喉部的感觉下降。
他也非常清楚的是,这样做肯定还会有感觉,并且也会很难受。但是,为了安全,只能忍。
到了这里,他也终于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知识水平越高的病人,大多都胆子很小。
轮到他做胃镜检查的时候,腔镜室医生让他含了一支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局麻药。这种药,他一直给病人用,但从不知是何味道。这一次,他终于体验了。
刚开始含下去的时候,他感觉有一种莫名的味道,但尚可忍受。
过了一会,他感觉舌头尖有一些麻了。尽管他一直努力仰头、把麻药往后倒,但还是阻止不了些许麻药跑到舌尖的部位了。
过了几分钟后,腔镜室护士同事告诉他可以咽下去了。不放心的他,点头应允、但没有咽下去。按照他想,多麻一会,麻药能渗透更好一些。
躺在检查床上之前,他才把麻药都咽下去。
咽下去的瞬间,他觉察到哪里不对劲了:尽管咽下去了,但似乎有些费劲、又有些不完全,总感觉嗓子有东西。
带着一丝恐惧,他躺在检查床上等待胃镜检查。
尽管含了麻药,但粗大的胃镜还是让他难以忍受。如果不是碍于同事面子,也许就放弃了。
在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检查之后,他晃了晃头起来了。
那一刻,他感觉血压可能都上来了。
起来后,护士告诉他:两个小时不能吃饭不能喝水。
听到这样的嘱咐,他心里想:平时,都是自己告诉别人怎么禁食水;现在,却轮到别人指挥自己了。另外,关于为什么不能吃喝,自己知道原因、也能拿捏好。于是,他迅速返回科里继续工作了。
走在路上,他已经觉得麻药在逐渐散去了。
回到科里,不信邪的他,稍稍抿了一小口水。
令他没想到的是,水竟然完全不受控制的呛进了气管。
这时候他才真正体验到,什么叫不受控制。
很快,他在大脑里重新梳理了一下知识点:吞咽反射,并不是完全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大部分情况,都是人体的反射来控制的。比如,人的呼吸。你可以暂时憋气,但人体决不允许你长时间憋气。
对于吞咽来说,人的意识可以控制咀嚼以及吞咽的动作发起。甚至,人可以主动把食物送到咽喉部位。但是,食物一旦进入咽喉部位,就不受人的控制了。吞咽反射,会迅速封闭气道、推动食物进入食道。
有的人说,中途能不能停下来?
答案是,停不下来。这是因为,咽喉部位分布的神经是直接来源于颅内。一旦发动吞咽反射,人是不能自我控制的。
又过了一小会,他的吞咽反射回来了,他顺利喝了一大杯水。而护士让他两个小时以后再喝水,完全是出于安全考虑。考虑到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两个小时也足够所有人都恢复正常了。
到这里,大家知道为什么有这个“两个小时以后才能吃饭喝水”的规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