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发会在国际工作、进行国际传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长期以来,绿会国际部活跃在各个国际舞台上,通过国际交流与传播、通过参与到各种层面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从社会组织、全国学会的角度,来助力推动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着。
2021年10月1日,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受英国报刊邀请谈论生态文明。COP15大会即将在云南昆明召开,一家英国报刊邀请周晋峰秘书长谈论中国语境下的生态文明,以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内涵及外延。绿会国际部特将此次采访内容整理如下与读者分享。
记者问:即将在昆明召开COP15大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担任主席国的角色,请问周博士生态文明的含义是什么呢?西方读者应该怎样理解生态文明?中国所做出的努力有哪些。
周晋峰:两年前我写了一封信给CBD,建议他们将“生态文明”作为COP15的主题,CBD采纳了我的建议并将信挂在了联合国官网上。生态文明意味着我们迈入另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其核心是要改变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在COP15大会上使用生态文明的概念,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观念,才能够拥抱生态文明。
过去我们从农耕文明步入工业文明,现在进入了生态文明,这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个新阶段。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我们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寻找新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
记者问: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对中国和世界分别意味着什么呢?中国语境下的生态文明与西方又有什么不同?
周晋峰:其实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要重视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改变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中国也在做出积极的改变,比如将珍稀保护动物从《中华药典》上除名,停止新建海外煤电厂等。“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思想以及双碳计划都标志着中国为迈入生态文明做出的努力。西方科学家提出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而我们提出了基于人本的解决方案(HbS),我们希望有更多个体参与进来保护环境,真正地行动起来。
记者问:您是否认为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意味着中国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了?
周晋峰:是的。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努力追赶上发达工业国家的步伐。在吸收工业文明带来的效率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现在中国提出生态文明,要打造美丽中国,说明了中国的发展整体上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吸收过去40年发展的经验,同时也需要做很多事情来保护环境,让发展可持续。
记者问:许多西方读者对中国的生态问题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一带一路政策是转移国内污染,您对此怎么看呢?
周晋峰:我们现在在提倡绿色一带一路。中国一直在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双碳目标。面对挑战和质疑,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做的事还有很多。我们愿意与世界合作,也一直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记者问:在你的生活经验中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哪些进展呢?
周晋峰:中国这么多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努力是非常显著的,比如今年的云南野象迁徙,全程无人工干涉,这是非常大的进步。我们机构也一直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今年7月在我们的呼吁下《中华药典》终于将穿山甲除名,2015年的新环保法允许NGO进行公益法律诉讼。我们的社交媒体的日浏览量也非常惊人。这些都是中国的进步和改变。
记者问:您觉得今年的COP15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实现《巴黎协定》的规定呢?
周晋峰:《巴黎协定》中的规定都非常有雄心,各国也做出了各自的承诺,进入生态文明,我们鼓励更多个体的参与,比如我们提出的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念(BCON)就是希望人们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身边的社区做起,而不仅仅只在保护区进行保护。希望在共识之上能够更好地实现《巴黎协定》。
记者:非常感谢您的回答。
更多最新消息将通过“绿会融媒”报道。绿会融媒是环境创变者和第一信息源,致力于分享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前沿、最新动态,供国内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和利益相关方参考。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核实)
文/Daisy 审/Linda